图书介绍

中国烟草栽培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烟草栽培学
  • 苏德成主编;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8182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41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671页
  • 主题词:烟草-栽培-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烟草栽培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烟草的起源与栽培历史1

第一节 烟草的起源与演变1

一、烟草种的起源1

目录1

二、烟草种的演变2

第二节 烟草的传布2

一、世界烟草的传布2

二、我国烟草栽培简史3

第三节 烟草的类型5

一、烤烟6

二、晒烟6

三、晾烟6

六、黄花烟7

四、白肋烟7

五、香料烟7

七、野生烟8

第二章 烟草的形态结构与生理9

第一节 种子及幼苗9

一、种子的形态与结构9

二、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成11

三、种子的休眠、后熟与贮藏14

四、种子鉴定14

第二节 根15

一、根的形态与构造15

二、根系的生长和侧根、不定根的发生19

二、茎的形态22

一、芽的形态、构造和茎的形成22

第三节 茎22

三、根的生理机能22

三、茎的构造23

四、茎的生长及腋芽的发生30

五、茎的生理机能31

第四节 叶31

一、叶的分化与形成31

二、叶的形态33

三、叶的构造34

四、叶的生长41

五、叶的生理机能43

六、叶的品质要素49

一、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54

第五节 花及果实54

二、花及花序的分化与形成55

三、花的形态与构造56

四、开花习性60

五、胚胎发育62

第三章 烟草的主要化学成分66

第一节 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66

一、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66

二、氨基酸、蛋白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69

三、植物碱和其他含氮杂环化合物70

四、酶类71

五、有机酸72

六、酚类化合物73

七、色素74

八、石油醚提取物75

九、矿物质76

第二节 烟气的主要化学成分77

一、烟气的组成78

二、主要香味成分78

三、烟气中的主要有害成分80

第三节 不同类型烟草的主要化学成分83

一、不同类型烟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比较83

二、不同产地烤烟及晒晾烟主要化学成分比较84

三、烤烟不同部位叶片主要化学成分比较85

第四章 烟叶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关系87

第一节 烟叶化学成分与外观质量的关系87

一、成熟度与化学成分的关系87

四、颜色、光泽与化学成分的关系88

五、组织结构、厚度与化学成分的关系88

三、烟叶着生部位与化学成分的关系88

二、油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88

第二节 烟叶化学成分与内在质量的关系89

一、香气与化学成分的关系89

二、吃味与化学成分的关系90

三、生理强度(劲头)与化学成分的关系91

四、刺激性与化学成分的关系91

五、燃烧性与化学成分的关系91

第三节 烟叶的化学品质指标92

一、主要化学成分指标92

二、化学成分之间相互关系指标(比值)92

第四节 吸烟与健康94

一、吸烟与健康研究的主要内容94

三、烟草类型安全性比较95

二、农药残留95

四、降低烟叶有害物质的农业技术措施96

第五章 烟草产量与质量的关系98

第一节 烟草产量、质量的构成98

一、烟草产量的构成98

二、烟草质量的构成99

第二节 烟草产量和质量的矛盾101

一、低产水平下的烟叶质量101

二、高产水平下的烟叶质量102

第三节 烟草的优质适产104

一、优质适产的涵义104

二、优质适产的理论依据105

三、适宜的产量范围107

一、保证个体和群体的协调发展108

第四节 优质适产栽培的途径108

二、促进各部位叶片的均衡生长110

三、强化生长发育过程的动态调控111

第六章 我国烟区的生态条件和区划113

第一节 烟草对生态条件的要求113

一、气候条件113

二、土地条件115

第二节 烟草适宜生态类型的划分标准119

第三节 我国烟草种植区域的划分120

一、区域划分的原则和命名120

二、各烟区概况122

第七章 烟草育种136

第一节 我国烟草育种的历史沿革136

一、制定育种目标的依据137

第二节 烟草育种目标137

二、烤烟育种目标138

三、晒、晾烟育种目标141

四、育种途径与方法142

第三节 烟草主要性状及其遗传143

一、烟叶品质性状遗传143

二、烟叶产量性状遗传147

三、烟草抗病性遗传150

第四节 烟草的引种与系统育种154

一、烟草引种154

二、烟草系统育种157

第五节 烟草杂交育种159

一、杂交育种程序159

二、杂种优势利用165

第六节 烟草抗病育种167

一、烟草抗病育种的概况、进展及其作用167

二、烟草抗病性的来源及其利用169

三、烟草抗病育种的策略与途径178

第七节 烟草诱变育种182

一、烟草诱变育种成就183

二、烟草诱变育种技术183

三、诱变在烟草育种中的应用187

四、诱变新技术的应用188

第八节 烟草生物技术育种189

一、烟草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190

二、烟草原生质体培养192

三、烟草原生质体融合与体细胞杂交193

四、烟草基因工程技术197

五、分子标记技术201

第九节 烟草抗虫育种202

一、烟草抗虫育种的意义203

二、烟草抗虫资源及其抗性机制203

三、烟草抗虫育种的策略和途径207

第八章 烟草良种及其繁育210

第一节 烟草品种210

一、烤烟品种210

二、地方晒晾烟品种219

三、白肋烟品种222

四、香料烟品种223

五、马里兰烟品种224

六、黄花烟品种225

一、烟草原种的繁育226

第二节 烟草良种繁育与品种保纯226

二、烟草良种的繁育227

三、烟草杂交种的配制228

四、烟草品种的保纯229

第三节 烟草种子加工、包装与储藏232

一、烟草种子加工232

二、种子包装233

三、烟草种子贮藏234

第四节 烟草种子的检验239

一、烟草种子质量标准239

二、田间纯度检验239

三、烟草种子质量检验241

四、烟草包衣丸化种子检测244

五、种子检验证书245

六、烟草种子检疫246

第九章 烟草栽培制度248

第一节 烟草栽培制度的含义与功能248

一、栽培制度的含义248

二、栽培制度的功能249

第二节 烟草种植制度249

一、作物布局250

二、轮作换茬252

三、复种257

四、间作与套种260

第三节 烟田的土壤耕作263

一、土壤耕作的任务和作用263

二、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264

三、土壤耕作措施265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烟草栽培制度的改革265

一、可持续发展及其战略265

二、烟草栽培制度改革的方向268

第十章 烟草育苗273

第一节 育苗方式的演变及主要育苗技术273

一、育苗方式的演变273

二、主要育苗技术274

三、壮苗的基本特征与标准278

第二节 普通育苗279

一、苗床准备与制作279

二、播种280

三、塑料薄膜覆盖280

四、苗期管理281

五、营养袋(钵)假植282

六、锻(炼)苗技术283

第三节 托盘育苗技术284

一、托盘育苗的作用284

二、育苗设施285

三、营养土的制备286

四、播种与假植288

五、托盘育苗的苗期管理289

第四节 漂浮育苗技术290

一、烟草漂浮育苗的发展及其特点291

二、烟草漂浮育苗技术体系291

第一节 烟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要求299

一、土壤质地299

第十一章 植烟土壤299

二、土壤水分302

三、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303

四、土壤温度304

五、植烟土壤的地形地貌对烟草品质的影响304

第二节 烟草与土壤化学性状305

一、土壤酸碱度305

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与土壤盐基饱和度307

三、植烟土壤的钾素供应特征308

四、土壤有机质308

第三节 我国主要植烟土壤311

一、南方各烟区的主要植烟土壤312

二、北方主要植烟土壤316

一、营养元素的作用319

第十二章 烟草的营养与施肥319

第一节 烟草的营养特性319

二、营养元素的诊断326

三、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分布规律327

四、影响烟株对营养元素吸收的因素332

第二节 烟草肥料的种类及特性333

一、化学肥料333

二、有机肥料336

三、有机-无机复(混)肥料339

四、控释缓释肥料339

五、叶面肥料339

六、微生物肥料340

第三节 烟草科学施肥技术340

一、烟草科学施肥的理论依据与意义340

二、烟草科学施肥的基本原则342

三、烟草的施肥方法344

四、烟草的主要施肥技术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345

第十三章 烤烟栽培技术347

第一节 烟田选地与土壤管理347

一、土壤选择347

二、整地349

三、起垄352

四、中耕353

五、培土354

六、烟田免耕和少耕355

第二节 移栽356

一、移栽的适宜时期356

二、栽植密度358

三、栽植方式363

四、移栽方法364

五、提高移栽质量的主要措施365

第三节 水分管理366

一、水分与烟草的关系366

二、烤烟的需水规律368

三、烟田灌溉设施369

四、烟田节水灌溉技术370

五、烟田排水372

第四节 调控技术373

一、打顶373

二、抹杈375

三、化控抗旱技术378

第五节 非正常烟田管理379

四、叶面施肥379

一、早花380

二、底烘382

三、返青383

四、氮素营养失调烟田管理384

第十四章 烟草覆盖栽培386

第一节 地膜覆盖栽培概述386

一、我国覆盖栽培的历史386

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产生与发展387

三、烟草地膜覆盖的起源与发展388

第二节 烟草地膜覆盖栽培的效应390

一、地膜覆盖栽培的温度效应391

二、地膜覆盖栽培的水分效应393

四、地膜覆盖栽培的光效应396

三、地膜覆盖栽培的土壤肥力效应396

五、地膜覆盖栽培对病、虫、草害的影响397

六、地膜覆盖栽培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398

七、地膜覆盖栽培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398

第三节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399

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适用的范围400

二、整地与施肥401

三、覆盖地膜406

四、移栽409

五、废膜回收409

第四节 烟田秸秆覆盖410

一、秸秆覆盖在改善烟田土壤环境中的作用410

二、秸秆覆盖对烟株生长的影响411

三、秸秆覆盖对烟草产量和产值的影响411

一、烟草炭疽病413

第十五章 烟草主要病害、草害及其防治413

第一节 真菌病害413

二、烟草黑胫病415

三、烟草赤星病418

四、烟草根黑腐病421

五、烟草白粉病422

六、烟草蛙眼病424

第二节 病毒病害426

一、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简称TMV)426

二、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ucumber mosaic virus,简称CMV)428

三、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otato virus Y,简称PVY)430

四、烟草蚀纹病毒病(tobacco etch virus,简称TEV)432

一、烟草青枯病433

第三节 细菌病害433

二、烟草野火病和角斑病435

第四节 烟草线虫病害437

第五节 不适宜气候引起的病害440

第六节 烟田主要杂草及其防治442

一、烟田杂草种类442

二、烟田杂草的防治技术442

第十六章 烟草主要害虫及其防治446

第一节 地下害虫446

一、蝼蛄类446

二、地老虎类448

第二节 刺吸性害虫454

一、烟蚜454

二、斑须蝽458

三、烟粉虱461

第三节 食(蛀)叶性害虫466

一、烟夜蛾466

二、烟潜叶蛾472

三、烟蛀茎蛾476

四、美洲斑潜蝇477

五、野蛞蝓479

第十七章 烤烟调制设备482

第一节 烤房的基本类型482

一、自然通风气流上升式烤房482

二、自然通风气流下降式烤房483

三、密集烤房484

四、连续化作业烤房486

第二节 普通烤房的设计487

一、基本要求487

二、烤房规格488

三、房体设计与建造488

第三节 普通烤房的加热设备490

一、火炉490

二、火管494

三、烟囱495

第四节 普通烤房的排湿设备495

一、进风和排湿面积的计算496

二、地洞的设置497

三、天窗498

四、热风循环499

第五节 密集烘烤设备500

一、基本结构500

二、土木结构密集烤房的建造501

第十八章 烤烟的采收与调制503

第一节 烟叶的成熟和成熟度503

一、烟叶成熟期划分503

二、烟叶的成熟和成熟度概念504

第二节 烟叶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506

一、生物学特性的变化506

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508

三、主要化学组成的变化511

四、鲜烟叶成熟度与烘烤质量513

二、烟叶成熟的主要影响因素517

一、烟叶成熟的判断517

第三节 烟叶成熟采收与烤前整理517

三、烟叶采收与编烟装烟519

第四节 烟叶烘烤基本原理520

一、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基本变化520

二、烟叶烘烤干燥的理论基础521

三、主要生理生化变化523

四、烘烤条件与烟叶香气品质526

五、棕色化反应与烟叶品质527

六、烟叶在烘烤调制过程中的变黄规律529

第五节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531

一、烟叶烘烤特性及其判断531

二、三段式烘烤基本技术532

三、三段式烘烤工艺应用的原则534

四、特殊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535

五、烟叶烤坏的原因分析536

第六节 烟叶回潮与下架538

第十九章 烤烟分级540

第一节 烤烟分级标准沿革概况540

第二节 烟叶分级标准制(修)订的原则和依据542

一、分级标准制(修)订的原则542

二、分级标准的技术依据543

第三节 烤烟分组543

一、分组的意义和原则544

二、组别划分545

第四节 烟叶分级550

一、分级的意义及原则550

二、分级因素551

三、烤烟国标的设置及代号555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烤烟》(GB 2635—92)介绍556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556

二、引用标准556

三、术语和代号556

四、分组分级557

五、技术要求558

六、验收规则561

七、检验方法562

八、检验规则563

九、实物标样563

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564

十一、附加说明564

第六节 烤烟国家标准中验收规则的有关条款解释565

第七节 验收规格567

一、烟叶水分检验567

二、砂土率569

三、烟叶扎把569

第二十章 晾晒烟的栽培与调制分级570

第一节 白肋烟570

一、白肋烟的起源与发展570

二、白肋烟主要特点及质量要求571

三、白肋烟的生长发育特性与环境条件573

四、白肋烟营养与施肥575

五、白肋烟种植环境与移栽578

六、白肋烟大田管理580

七、白肋烟收获与成熟度582

八、白肋烟调制583

九、白肋烟分级589

第二节 香料烟591

一、香料烟的起源与发展591

二、香料烟的类型591

三、栽培技术592

四、采收与调制技术596

五、香料烟分级598

第三节 地方晒红烟603

一、蛟河晒红烟603

二、凤凰晒红烟605

三、松阳晒红烟607

第四节 地方晒黄烟608

一、南雄晒黄烟608

三、广丰晒黄烟610

二、黄冈晒黄烟610

四、宁乡晒黄烟611

五、蒙自刀烟613

第五节 其他晾烟614

一、马里兰烟614

二、雪茄烟616

三、武鸣晾烟618

第六节 黄花烟619

一、概述619

二、栽培技术620

三、采收和调制620

四、黄花烟分级621

主要参考文献6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