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质检工作手册 质量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
- ISBN:978750263733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质量检验-中国-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质检工作手册 质量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知识篇3
第1章 质量管理及其发展3
1.1 质量管理的重要概念3
1.11 质量的含义3
1.1.2 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4
1.2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4
1.2.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4
1.2.2 领导作用6
1.2.3 全员参与7
1.2.4 过程方法8
1.2.5 管理的系统方法9
1.2.6 持续改进10
1.2.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11
1.2.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11
1.3 质量管理的演变12
1.3.1 质量检验阶段12
1.3.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3
1.3.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4
第2章 ISO 9000族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18
2.1 ISO 9000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18
2.1.1 ISO 9000族标准的产生18
2.1.2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修订和发展19
2.1.3 我国采用ISO 9000族国际标准的情况20
2.2 ISO 9000族标准的构成和特点21
2.2.1 ISO 9000族标准的构成21
2.2.2 ISO 9000族标准的特点23
2.2.3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简介24
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26
2.3.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与意义26
2.3.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与步骤27
2.3.3 企业推行ISO 9000族标准的一般步骤28
2.3.4 企业实施ISO 9000族标准应注意的问题32
第3章 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37
3.1 老七种工具37
3.1.1 调查表37
3.1.2 分层法38
3.1.3 直方图38
3.1.4 控制图41
3.1.5 排列图42
3.1.6 因果图44
3.1.7 散布图45
3.2 新七种工具46
3.2.1 关联图46
3.2.2 亲和图47
3.2.3 系统图49
3.2.4 矩阵图49
3.2.5 矩阵数据分析法52
3.2.6 过程决策程序图52
3.2.7 网络图53
3.3 质量管理方法55
3.3.1 零缺陷质量管理55
3.3.2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58
3.3.3 精益生产管理64
第4章 我国政府质量工作71
4.1 建国初到1978年71
4.2 从1978年到1988年74
4.3 从1988年到2001年75
4.4 2001年以后政府质量工作76
4.5 我国政府质量管理机构沿革80
4.5.1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职能的历史沿革80
4.5.2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的质量管理职能81
4.5.3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主要职责和机构设置81
工作实务篇85
第5章 质量兴省(市)85
5.1 质量兴省(市)活动发展历程85
5.2 部分质量兴省(市)典型介绍86
5.2.1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若干意见86
5.2.2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提升产品质量的意见90
5.2.3 广东质量强省活动方案92
5.3 质量兴省(市)绩效考核指南95
第6章 质量激励制度104
6.1 发达国家质量激励制度实施情况104
6.1.1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简介104
6.1.2 欧洲质量奖简介105
6.1.3 日本质量奖简介106
6.2 我国质量激励制度实施情况107
6.2.1 实施质量激励制度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107
6.2.2 我国设立国家质量奖励制度有充分的法律依据107
6.2.3 我国设立国家质量奖励制度已经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108
6.2.4 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开展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工作情况简介108
6.2.5 中央批准设立中国质量奖111
第7章 质量统计分析116
7.1 综合统计116
7.1.1 机构和人员116
7.1.2 经费117
7.1.3 国有资产118
7.1.4 法制工作118
7.1.5 行政执法情况119
7.1.6 质量管理119
7.1.7 质量监督119
7.1.8 标准制修订120
7.1.9 计量120
7.1.10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121
7.1.11 纤维检验122
7.1.12 职工教育122
7.1.13 科技项目管理122
7.1.14 食品122
7.2 质量竞争力测评工作123
7.2.1 质量竞争力测评工作简介123
7.2.2 发展历程131
7.2.3 实施现状132
7.2.4 未来展望133
7.3 工业产品质量指标134
7.3.1 工业产品质量指标统计工作背景介绍134
7.3.2 工业产品质量指标解释134
7.3.3 工业产品质量指标统计工作实施现状139
7.3.4 工业产品质量指标统计工作的未来展望146
7.4 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147
7.4.1 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工作简介147
7.4.2 实施现状150
7.4.3 未来展望151
第8章 质量诚信体系建设152
8.1 信用相关基础知识152
8.1.1 信用的基本概念152
8.1.2 诚信的基本概念152
8.1.3 质量诚信的基本概念152
8.1.4 质量信用的基本概念152
8.1.5 信用缺失的理论根源152
8.2 国外信用体系发展概况153
8.2.1 国外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153
8.2.2 主要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政府职能154
8.2.3 主要发达国家的信用评级机构156
8.2.4 主要发达国家的征信信息来源156
8.2.5 主要发达国家的信用档案管理157
8.2.6 主要发达国家的不良信用惩戒机制157
8.2.7 主要发达国家有关隐私保护的规定158
8.2.8 国外信用标准化组织158
8.3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159
8.3.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59
8.3.2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159
8.3.3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160
8.3.4 我国社会信用标准管理161
8.3.5 我国主要社会信用标准简介163
8.4 我国质量诚信体系建设166
8.4.1 我国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167
8.4.2 我国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167
8.4.3 我国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措施169
8.4.4 全国企业质量信用档案169
8.4.5 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171
第9章 品牌建设174
9.1 中国名牌制度实施情况174
9.1.1 名牌战略全方位推进174
9.1.2 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75
9.1.3 中国优秀品牌的国际化实践177
9.2 国家对品牌建设有关要求178
9.3 国家质检总局品牌建设有关工作180
9.3.1 研究制定新时期加强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180
9.3.2 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182
9.3.3 开展品牌价值测算试点184
9.4 顾客满意度测评185
9.4.1 顾客满意度测评工作简介185
9.4.2 发展历程186
9.4.3 实施现状187
9.4.4 未来展望191
第10章 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192
10.1 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概述192
10.1.1 产品质量瑕疵的概念192
10.1.2 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192
10.1.3 产品质量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192
10.1.4 产品质量违约责任适用的法律193
10.2 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的内容193
10.2.1 产品质量违约责任的责任主体193
10.2.2 承担产品质量违约责任的条件193
10.2.3 产品质量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194
10.2.4 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的追偿权194
10.2.5 产品质量违约责任的诉讼时效194
10.3 我国对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的管理195
10.3.1 对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管理的法律规定及其意义195
10.3.2 我国现行的“三包”制度195
10.4 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的立法发展200
10.4.1 确立现行的“三包”制度的法律地位的必要性200
10.4.2 《产品质量担保责任条例》(草案)的主要内容介绍200
10.4.3 关于产品质量担保的方式203
10.4.4 关于无理由退货(冷静期或后悔期)的规定204
10.4.5 关于产品质量担保的期限204
10.4.6 关于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产品质量担保的监督204
第11章 群众性质量活动206
11.1 群众性质量活动简介206
11.1.1 国际QC小组活动情况206
11.1.2 中国的QC小组活动206
11.1.3 QC小组活动的基本程序206
11.2 我国“质量月”活动总体情况简介207
11.3 历年质量月情况介绍208
第12章 设备监理215
12.1 设备监理制度215
12.1.1 设备监理的概念215
12.1.2 我国设备监理制度管理体制215
12.1.3 设备监理单位216
12.1.4 设备监理工程师217
12.2 设备监理单位行政核准程序217
12.2.1 设立依据217
12.2.2 许可条件217
12.2.3 审批程序218
12.2.4 审批时间220
12.2.5 申请格式220
12.3 地方、行业和企业经验220
12.3.1 地方经验220
12.3.2 行业经验222
12.3.3 企业经验227
第13章 产品防伪监督管理234
13.1 产品防伪基本知识234
13.1.1 产品防伪一般概念234
13.1.2 防伪技术产品分类和特点234
13.1.3 我国防伪技术产品的发展235
13.1.4 产品防伪的作用和应用领域236
13.1.5 我国产品防伪监督管理的发展过程236
13.1.6 我国产品防伪监督管理的范围和原则237
13.1.7 实施产品防伪监督管理的意义与发展过程238
13.2 生产许可证管理239
13.2.1 生产许可证的申请239
13.2.2 生产许可证受理、审查、检验程序240
13.2.3 生产许可证的审定、颁发及公告244
13.2.4 生产许可证的换证、变更、补领和年审245
13.2.5 获证企业应当遵守的规定247
13.2.6 生产许可证申办费用及有效期247
13.3 防伪注册登记管理247
13.3.1 实行防伪注册登记管理的必要性247
13.3.2 防伪注册登记条件248
13.3.3 防伪注册登记应当提交的材料248
13.3.4 申请受理249
13.3.5 审核程序249
13.3.6 产品质量检验250
13.3.7 《防伪注册登记证》的颁发和公告250
13.4 防伪技术评审254
13.4.1 防伪技术评审的意义254
13.4.2 防伪技术评审的主要内容254
13.4.3 申请防伪技术评审的条件254
13.4.4 防伪技术评审申请材料254
13.4.5 防伪技术评审的程序255
13.4.6 增项申请和重新申请256
13.4.7 防伪技术评审应当遵循的原则256
13.5 机构确认管理与专家注册管理259
13.5.1 机构确认管理259
13.5.2 防伪技术专家的注册管理262
13 6 防伪技术产品使用备案272
13.6.1 防伪技术产品使用备案272
13.6.2 防伪技术产品使用推广机构备案273
13.7 防伪技术产品统一使用的招标管理276
13.7.1 招标管理的作用276
13.7.2 工作程序276
13.7.3 备案手续277
13.8 日常监督管理277
13.8.1 监督抽查277
13.8.2 无证查处279
13.8.3 失效管理279
法规标准篇283
第14章 规章283
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283
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办法287
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291
设备监理管理暂行办法294
设备监理单位资格管理办法297
注册设备监理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302
注册设备监理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306
关于重新核定设备监理单位资格评审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308
注册设备监理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309
注册设备监理师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办法311
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315
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319
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328
固定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332
微型计算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336
家用视听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345
职业素养篇357
第15章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357
15.1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概述357
15.1.1 制度的主要规定357
15.1.2 制度实施的主要依据358
15.1.3 制度实施情况359
15.2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实施360
15.2.1 报名360
15.2.2 考试大纲、用书及试题审定361
15.2.3 考试361
15.2.4 成绩公布及证书发放362
15.2.5 注册登记362
15.2.6 继续教育363
15.2.7 工作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364
第16章 设备监理执业资格365
16.1 制度概况365
16.1.1 背景365
16.1.2 注册设备监理师定义365
16.1.3 注册设备监理师执业范围365
16.1.4 职责与分工365
16.2 注册设备监理师执业资格考试366
16.2.1 依据及组织形式366
16.2.2 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考试成绩366
16.2.3 报考条件367
16.2.4 报名、考试收费367
16.2.5 培训教材367
16.2.6 考前培训367
16.2.7 资格证书367
16.3 注册设备监理师执业资格注册管理367
16.3.1 依据367
16.3.2 职责与分工367
16.3.3 注册申请及应具备的条件368
16.3.4 证书废止、违规处罚及注销注册368
16.3.5 注册管理系统369
16.4 注册设备监理师继续教育369
16.4.1 依据369
16.4.2 组织实施369
16.4.3 继续教育学时、内容及方式370
16.4.4 继续教育课程370
第17章 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371
17.1 制度概况371
17.1.1 关于制度建立的背景371
17.1.2 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定义371
17.1.3 组织与实施371
17.1.4 制度筹建重要事项记录372
17.1.5 主要政策法规(目录)372
17.1.6 专家委员会372
17.2 考试372
17.2.1 考试设置依据、组织形式372
17.2.2 考试科目、考试方式、考试时间373
17.2.3 报考条件373
17.2.4 报名办法373
17.2.5 考试收费373
17.2.6 港澳台地区居民参加考试规定374
17.2.7 执业资格证书374
17.3 注册管理374
17.3.1 注册制度374
17.3.2 注册管理374
17.3.3 注册分类和注册条件374
17.3.4 注册证书(样本、编号)375
17.3.5 港澳台地区人员注册375
17.3.6 继续教育制度375
17.4 队伍发展现状375
附录379
一、质量工作相关法律目录379
二、质量工作相关行政法规目录379
三、国务院质量工作相关文件目录379
四、质量工作相关规章目录379
五、有关部门质量工作重要文件目录380
六、质量工作相关标准目录381
热门推荐
- 3587017.html
- 2010861.html
- 859789.html
- 1451007.html
- 1411386.html
- 3313093.html
- 1650839.html
- 2522754.html
- 1174162.html
- 1294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4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3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7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1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0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95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93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3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7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