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森林遗传资源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森林遗传资源学概论
  • 顾万春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2382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森林遗传资源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植物遗传资源的保存1

第二节森林遗传(种质)资源保存2

第三节我国森林遗传资源保存任重道远4

第四节对森林遗传(种质)资源保存的一般认识5

第五节亟待建立森林遗传资源学理论10

第二章森林遗传资源学的概念13

第一节森林遗传资源学的使命13

第二节遗传多样性是森林遗传资源学的核心研究内容16

第三节森林遗传资源保存的样本策略20

第四节遗传多样性与林木育种26

第五节研究与保护森林遗传资源是长期任务32

第三章森林遗传资源保存的应用理论36

第一节树种、群体与分布36

第二节群体结构与群体模型38

第三节距离、群体有效大小和群体剖分43

第四节交配系统与群体结构的评价46

第五节林木群体的基因流49

第六节生态龛和生态地理规则52

第七节林木的生态地理规划54

第四章遗传多样性的参数57

第一节遗传多样度的参数57

第二节杂合度的参数58

第三节遗传距离与(遗传)分化的参数61

第四节GsT和FsT63

第五节DNA的信息参数64

第五章森林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评价67

第一节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评价67

第二节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回顾69

第三节DNA水平的评价技术73

第四节遗传标记在林木遗传多样性评价中的应用76

第五节林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81

第六章森林遗传资源分布及其特点91

第一节森林遗传资源与生物多样性91

第二节中国森林遗传资源的集群性94

第三节中国森林遗传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103

第四节森林遗传资源丢失和遗传侵蚀104

第七章森林遗传资源保存概述106

第一节林木遗传资源保存策略的出发点106

第二节原地保存策略和技术109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与森林遗传资源保存112

第四节异地保存和设备保存的策略与技术114

第五节设置异地保存林的技术要点118

第六节高新技术在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121

第八章森林遗传资源保存的全球性行动123

第一节倍受国际关注的命题123

第二节森林遗传资源保存的国际机构125

第三节森林遗传资源保存的国家和地区性机构129

第四节关于森林遗传资源保存与利用的全球性计划133

第五节关于森林遗传资源保存与利用的全球性方案139

第九章中国林木遗传(种质)资源保存策略144

第一节现状与概念144

第二节保存策略与原则146

第三节遗传资源保存的地区分层策略149

第四节树种分层保存策略和保存中心库建设155

第五节保存方式和基本技术要点156

第十章已经实施的重要树种种质资源库保存技术170

第一节“八五”计划的背景和使命170

第二节研究计划174

第三节保存材料收集与样本176

第四节种质材料繁殖与保存设计179

第五节保存管理、观测与实施181

第十一章重要树种种质资源库保存技术研究进展186

第一节建成的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库)186

第二节种质资源样本策略与保存模式的研究成果192

第三节种质资源测定和保存策略的研究成果197

第四节附录—遗传标记用于林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200

第十二章林木遗传(种质)资源保存与评价的样本策略研究206

第一节大配子体或无性系的样本206

第二节家系的样本207

第三节群体的样本209

第四节群体有效大小和子群体样本容量211

第五节“瓶颈效应”的定量模型214

附录一数量性状与随机样本容量219

附录二群体有效大小与瓶颈效应220

附录三群体剖分与近交系数222

附录四两个树种遗传标记及其样本策略227

第十三章在林木种苗生产中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229

第一节保存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在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中的地位229

第二节林分群体利用与保存233

第三节林木个体保存与利用236

第四节测定林保存利用与种质资源库238

第一节珍稀濒危树种的概念及遗传(种质)资源保存的意义242

第十四章珍稀濒危树种遗传资源保存242

第二节珍稀濒危树种种质丢失与保存现状244

第三节珍稀濒危树种的遗传资源保存策略与措施245

第四节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的繁殖保存(一)248

第五节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的繁殖保存(二)253

第十五章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信息库及特征评价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258

第一节系统目标258

第二节控制结构与系统结构259

第三节林木种质资源信息处理规范265

第四节信息填写规范及结构说明266

第五节林木种质资源信息库统一编码说明268

主要参考文献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