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国时期安徽文化与社会研究 1912-1937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国时期安徽文化与社会研究 1912-1937
  • 王生怀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203337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1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30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研究-安徽省-1912~1937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国时期安徽文化与社会研究 1912-193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状况15

三、研究史料的选择23

四、研究的思路与框架26

五、研究的价值29

第一章 民国时期安徽文化的历史考察32

第一节 皖文化与皖文化传统32

一、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32

(一)传统文化32

(二)文化传统34

二、皖文化与皖文化传统37

(一)皖文化及其特点37

(二)皖文化传统44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皖文化的转型51

(一)群己关系的变革53

(二)从改良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57

(三)皖文化的鲜明时代精神67

(四)皖文化的转型与社会81

第二章 政治文化的多元性与社会动荡83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多元性84

一、政治文化85

二、民国时期安徽政治文化的主要现状88

第二节 民国安徽政治文化与社会的互动99

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与安徽社会的互动99

(一)省政府方面:军政首脑频繁变动101

(二)县政府方面:县长更动无常112

(三)乡村方面:有效的乡村社会动员无法实现120

二、封建主义政治文化与安徽社会的互动129

(一)封建政治秩序的重建与军阀倪嗣冲129

(二)家族主义的盛行是封建政治文化整合安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131

三、无产阶级政治文化与安徽社会的互动138

第三节 三种政治文化相互激荡与安徽社会民主化的进程148

一、北洋军阀时期的安徽社会民主的发展148

(一)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发展149

(二)无产阶级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发展153

(三)民主运动的蓬勃兴起156

(四)安徽的第一次国共合作166

二、国民政府时期的安徽社会民主化进程171

(一)封建主义政治文化仍有其活跃的市场172

(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治文化与无产阶级政治文化的两极对峙176

第四节 多元政治文化对安徽社会的负面影响186

一、政府自身作为能力的削弱186

(一)保一方平安的能力187

(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95

(三)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201

二、政府提升社会发展的能力丧失202

(一)财政上的“贫”及其影响205

(二)财政上的“乱”及其后果230

第五节 多元政治文化与安徽社会互动的动力群体分析233

一、新市民的形成与农村社会成分的分化234

(一)新市民的形成234

(二)农村社会成分变化240

二、崛起的三大精英阶层引领安徽社会转型241

第三章 经济文化的传统性与社会变迁247

第一节 经济文化的传统性247

一、经济文化247

二、经济文化传统性251

(一)保守性251

(二)平均主义252

(三)封闭性254

(四)抵御商品经济的特殊坚固性255

(五)重本抑末观258

(六)经验思维260

第二节 经济文化传统性制约了先进生产方式的产生及发展261

一、农村经济状况的变迁261

(一)农村土地占有状况的新变化261

(二)地租状况的新发展278

(三)农村经济的新气象293

(四)农村集镇的较快发展306

(五)农村金融市场的活跃319

(六)经济文化传统性的制约作用341

二、工商业的运作状况343

(一)工业开而未发343

(二)商业步履蹒跚356

(三)经济文化传统性的制约364

第三节 经济文化传统性与认识新事物的模式:抗拒—认同—参与366

第四章 习俗文化与社会行为373

第一节 生育文化与人口发展376

一、生育文化376

(一)生育文化377

(二)传统的生育文化377

二、生育文化与人口发展380

(一)对人口数量的影响381

(二)对男女性别比的影响388

(三)对家庭结构的影响392

第二节 流民文化与人口移动396

一、流民文化与社会396

(一)流民是一种文化现象396

(二)民国流民的属性401

二、流民文化与土匪王国402

第五章 安徽文化与机遇的错失413

第一节 有利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和机遇414

一、北洋政府时期414

(一)北京政府颁布有利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414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机遇424

二、国民政府时期436

(一)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436

(二)保护及提倡国货437

(三)制定工商业法规438

(四)制定与工商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440

第二节 机遇错失的原因分析449

一、文化先导作用微弱449

二、文化使动力群体内耗与流失严重457

(一)动力群体的内耗457

(二)动力群体的流失460

三、其他的社会因素466

结论 历史的省思——文化改造是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479

主要参考文献494

后记5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