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民的嬗变 东莞亚市民现象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肖锦全,李洪君,漆志平等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05813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农民阶级-研究-东莞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民的嬗变 东莞亚市民现象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民市民化问题的背景研究1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3
一、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3
二、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内涵10
三、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5
第二节 城市化模式的国际比较22
一、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及比较22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及比较30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化41
一、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42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44
第四节 东莞城市化发展和农民市民化49
一、东莞城市化的历史进程49
二、东莞城市化的主要特征52
三、东莞城市化发展迫切要求农民市民化55
第二章 剪断脐带:传统农民向亚市民的转换59
第一节 工业化理论及东莞工业化的国内背景61
一、工业化与资本的原始积累:两个理论的介绍63
二、中国工业化起步的物质前提考察:以资金为视角64
三、两难中的工业化资金解决方案及其实施67
四、中国工业化进程对东莞工业化的启示69
第二节 农民离别土地的过程:农村工业化71
一、东莞农村工业化的背景71
二、东莞工业化的发展阶段74
第三节 失地农民的职业分析83
一、选择职业分析范式的考虑84
二、东莞农民职业变迁路径85
第四节 失地农民的经济来源分析92
一、失地农民收入的构成92
二、农民经济来源的理论分析95
第三章 艰难的转变:角色的迷茫103
第一节 职业多元化与农民角色105
一、职业多元化的客观必然性105
二、东莞农民的职业分化106
三、东莞农民职业多元化的特点109
四、职业多元化与农民角色矛盾的多重展现111
第二节 农民就业形势及其原因分析116
一、农民就业情况的新变化117
二、农民就业形势的严峻性119
三、就业形势严峻性的社会原因121
四、就业形势严峻性与农民主体性障碍124
第三节 边缘化的角色131
一、农民工边缘化角色的一般凸现与成因131
二、东莞农民边缘化角色的特征135
第四章 寻求精神支点:亚市民的精神状态141
第一节 农民还是市民:亚市民现象分析143
一、调研手记:对一个村的实证分析143
二、亚市民及其特征152
第二节 亚市民意识的形成159
一、亚市民意识的形成条件159
二、亚市民意识:传统与现代价值取向撞击的衍生物166
第三节 亚市民意识的特点169
一、传统农民观念的裂变169
二、交往和行为的失范173
第四节 心灵的依归:寻找精神支点174
一、城市精神和市民精神174
二、积极寻找精神支点180
第五章 生活的裂变:亚市民的生活方式185
第一节 生活的裂变187
一、生活环境变化187
二、生活条件优越191
三、生活内容与方式丰富197
第二节 亚市民社会生活的失范200
一、亚市民经济生活的失范200
二、亚市民文化道德生活的失范202
三、亚市民公共生活的失范203
第三节 亚市民生活方式的转型206
一、亚市民生活态度与行为分析206
二、促进亚市民生活方式转型209
第六章 市民化与政府责任217
第一节 现代性的获得与政府引导219
一、亚市民现代性的获得:以流动和接触城市为视角219
二、引导亚市民通过就业接触城市221
三、引导亚市民经历流动229
第二节 发展基层民主231
一、扩大村(居)民有序参与232
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民主权利233
第三节 着力改善民生235
一、继续完善社会保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36
二、关注老年群体,探索养老新模式238
三、重视住宅问题,引导人们集中居住238
四、改善社会治安,建设平安东莞242
第四节 推进新莞人市民化245
一、放宽新莞人入户政策246
二、切实保障新莞人权益247
三、全面清理不适宜的制度和习惯做法252
参考文献254
后记261
丛书后记263
热门推荐
- 2704665.html
- 2725167.html
- 2609416.html
- 2614371.html
- 3760371.html
- 2899421.html
- 3180371.html
- 2398368.html
- 470081.html
- 1178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0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7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4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4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9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6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3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0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0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