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学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植物学 第3版
  • 李扬汉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8502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植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植物界的多种多样和祖国的植物资源1

二、植物学的简史和分科概述3

三、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4

第一篇 被子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6

第一章 种子和幼苗6

第一节 种子的组成部分6

一、胚6

二、胚乳7

三、种皮7

第二节 种子的主要类型7

一、有胚乳种子7

二、无胚乳种子9

第三节 种子的萌发10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11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13

第四节 幼苗的类型15

一、子叶出土的幼苗15

二、子叶留土的幼苗17

第二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20

第一节 植物细胞20

一、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21

二、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23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7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49

五、植物细胞的分裂52

六、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56

第二节 植物组织58

一、植物组织的概念58

二、植物组织的分类59

第三章 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83

第一节 根83

一、根的发生、类型和生理功能83

二、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84

三、根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85

四、根的结构91

五、侧根的发生100

六、根瘤和菌根102

第二节 茎107

一、茎的主要生理功能107

二、茎的基本形态107

三、芽和分枝109

四、茎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112

五、茎的结构116

第三节 叶132

一、叶的主要生理功能132

二、叶的基本形态132

三、叶的发生和生长134

四、叶的解剖结构134

五、叶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与生态条件的关系144

六、离层和落叶147

第四节 营养器官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148

一、根、茎、叶之间维管系统的联系148

二、营养器官之间主要生理功能的相互联系150

第五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154

一、根的变态154

二、茎的变态161

三、叶的变态166

四、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的概念167

第四章 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68

第一节 花的组成和发生169

一、花的概念、组成和类型169

二、花芽分化172

第二节 雄蕊的发育及其结构176

一、雄蕊的发育176

二、花药的发育和结构176

三、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179

四、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184

五、花粉粒的形态和结构188

六、花粉的生活力190

七、花粉植物191

八、雄性不育植物雄蕊的形态结构特征192

第三节 雌蕊的发育及其结构193

一、雌蕊的发育193

二、胚珠的组成和发育196

三、胚囊的发育和结构198

第四节 开花、传粉和受精202

一、开花202

二、传粉203

三、受精206

四、外界环境条件对传粉、受精的影响213

第五节 种子的发育过程214

一、胚的发育214

二、胚乳的发育220

三、种皮的发育222

四、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224

第六节 果实的发育、结构和传播225

一、果实的发育和结构225

二、单性结实227

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228

第七节 被子植物生活史的概述228

第二篇 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231

第五章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231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232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232

第三节 植物的命名法则233

第四节 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234

第六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236

第一节 低等植物237

一、藻类植物237

二、菌类植物249

三、地衣植物259

第二节 高等植物260

一、苔藓植物260

二、蕨类植物265

三、裸子植物269

四、被子植物273

第七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274

第一节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274

一、茎274

二、叶275

三、花279

四、果实285

第二节 双子叶植物纲288

一、木兰科288

二、毛茛科289

三、十字花科289

四、石竹科291

五、蓼科292

六、藜科292

七、苋科293

八、亚麻科294

九、葫芦科295

十、山茶科296

十一、番木瓜科297

十二、椴树科298

十三、锦葵科298

十四、大戟科300

十五、蔷薇科301

十六、豆科304

十七、杨柳科307

十八、壳斗科308

十九、桑科309

二十、荨麻科309

二十一、大麻科310

二十二、鼠李科311

二十三、葡萄科311

二十四、芸香科312

二十五、无患子科313

二十六、胡桃科314

二十七、伞形花科315

二十八、柿树科316

二十九、菊科316

三十、茄科317

三十一、旋花科319

三十二、胡麻科319

三十三、唇形科320

第三节 单子叶植物纲321

一、泽泻科321

二、凤梨科321

三、芭蕉科322

四、百合科323

五、天南星科324

六、石蒜科324

七、兰科325

八、莎草科326

九、禾本科328

第四节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333

一、恩格勒系统333

二、哈钦松系统334

三、塔赫他间系统334

第三篇 植物生态、群落和植被336

第八章 植物生态336

第一节 生态条件336

一、生态条件与生态环境的概念336

二、水条件336

三、温度条件339

四、光条件341

五、空气和风343

六、土壤条件345

七、地形条件347

八、生物条件348

九、人类的影响349

十、生态条件的综合作用349

第二节 植物的生活型与生态型349

一、生活型349

二、生态型350

第九章 植物群落352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概念352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特征352

一、种类成分352

二、成层现象及层片353

三、多度、盖度353

四、频度354

五、群集度355

六、生活强度355

七、种的作用及优势种356

八、物候期356

九、季相和季相演替356

十、样地357

第三节 植物群落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及植物群落的内部联系357

一、植物群落与外界环境的联系357

二、植物群落的内部联系358

第四节 植物群落的发展359

一、演替的原因359

二、演替的趋向和速度360

第五节 植物群落的分类361

一、植物群落分类的原则及意义361

二、中国植被分类简介361

第十章 自然植物群落的类型及中国植被的分区364

第一节 自然植物群落的主要类型和分布364

一、常雨林和红树林364

二、阔叶常绿林365

三、竹林366

四、硬叶林366

五、季雨林和稀树草原367

六、夏绿阔叶林367

七、针叶林367

八、干草原和草甸367

九、荒漠368

十、冻原369

十一、沼泽植被369

十二、水生植被369

第二节 中国植被的分区370

一、寒温带针叶林区域370

二、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区域371

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371

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372

五、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374

六、温带草原区域375

七、温带荒漠区域375

八、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376

第三节 植被研究的展望377

一、自然植被的充分和合理的利用378

二、栽培植物群落和经济植物生态学特性的实验研究378

三、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验研究379

附录 英汉植物名词对照380

主要参考文献393

编后记3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