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循环经济 学理基础与促进机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雪峰,王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9904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资源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循环经济 学理基础与促进机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现状1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4
参考文献5
第二章 理解循环经济:起源、本质和规律6
第一节 循环经济探源6
一、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6
二、循环经济定义8
三、循环经济的内涵9
第二节 从经济循环到循环经济11
一、经济循环和循环经济的关系12
二、资源节约包含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的节约13
三、循环经济的理论边界及其创新着力点13
第三节 循环经济的本质和规律14
一、循环经济的主导逻辑:系统性资源效率14
二、循环经济的生态本质:减物质化和非物质化20
三、循环经济的经济本质:功能经济24
四、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要求26
第四节 循环经济的实践定位与理论方向28
一、为循环经济定位28
二、循环经济的理论方向29
三、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任务30
四、循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0
参考文献31
第三章 循环经济的经济逻辑:制度、价值与市场32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32
一、制度失灵与资源配置扭曲32
二、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理论33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价值运动分析34
一、原生资源价值确认与再生资源价格发现34
二、循环型产品价值实现35
三、循环经济的价值运动过程36
第三节 循环经济的市场化与规模化38
一、循环经济的市场化38
二、循环经济与企业规模经济40
三、循环经济与地域规模经济43
参考文献45
第四章 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要素、结构与功能46
第一节 循环经济系统的含义46
一、循环经济研究的多学科理论尝试46
二、循环经济的分析方法比较与整合48
三、循环经济系统的内涵及特征49
四、循环经济系统的基本要素51
第二节 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3
一、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53
二、循环经济系统的功能53
第三节 循环经济系统的动力机制55
一、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的循环转化55
二、信息流与价值流的动态匹配56
三、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协同56
四、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的统一57
参考文献57
第五章 循环经济的微观组织:形态与模式58
第一节 循环型企业58
一、循环型企业的内涵58
二、循环型企业的特征58
三、企业生产流程的生态化59
第二节 循环型产业链61
一、循环型产业链定义61
二、产业链理论概述61
三、循环经济产业链与普通产业链的区别63
四、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类型与发展策略63
五、循环型产业链的构建65
第三节 循环型产业网络65
一、循环型产业网络概述65
二、循环型产业网络与普通的产业网络和产业集群的关系66
三、循环型产业网络的运作模式66
参考文献70
第六章 循环型产业网络的演化:动力机制与演进机理71
第一节 基于网络范式的循环经济产业组织71
一、网络范式对循环经济产业组织研究的意义71
二、循环型产业网络的相关概念解析71
三、循环型产业网络的生态经济效应72
第二节 循环经济产业网络的形成机理74
一、循环型产业网络演化的基本原理74
二、循环型产业网络形成的逻辑过程75
三、循环型产业网络形成的动因75
第三节 循环型产业网络的演进路径与治理策略76
一、循环型产业网络的演进路径76
二、循环型产业网络的治理策略78
参考文献79
第七章 循环再生产业价值链:合作机制与重构机理80
第一节 循环再生产业链合作机制的博弈分析80
一、循环再生产业链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80
二、工业废弃物的经济属性与资源价值81
三、基于生态产业链的企业合作形式82
四、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的博弈分析83
第二节 循环经济模式下价值链的运行机理87
一、传统价值链与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区别87
二、循环经济运行的价值条件:产业价值链增值90
第三节 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重构机理91
一、循环再生产业链的关系机理91
二、循环再生产业价值链重构92
参考文献95
第八章 循环再生产品的市场实现:信号博弈和协调博弈96
第一节 再生产业与再生产品市场关系研究概述96
一、市场实现对资源再生产业的重要意义96
二、资源再生产业系统构成98
三、再生产品市场实现机制构成99
第二节 基于信号博弈的再生产品市场实现机制100
一、信号博弈方法与精炼贝叶斯均衡的条件100
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定义101
三、再生产品市场的信号博弈模型101
第三节 基于协调博弈的再生产品市场实现机制103
一、再生产品市场的特征103
二、再生产品市场的协调博弈分析104
三、再生产品市场消费者社会学习机制与策略选择105
四、生产者策略、互补性与再生产品市场演化106
参考文献108
第九章 产业共生体系的系统经济分析:结构与功能109
第一节 产业共生系统的构成109
一、产业共生系统的构成及形态109
二、产业共生系统的形态109
第二节 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结构分析110
一、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结构研究综述110
二、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结构因素:基于企业可控性角度112
三、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结构因素:基于企业交易性角度114
第三节 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功能分析115
一、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价值流分析115
二、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信息流分析116
第四节 产业生态系统的空间形式117
一、生态工业园概述117
二、循环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路径118
三、生态工业园优势的经济分析119
参考文献120
第十章 循环型产业:结构、模式与产业化机制121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121
一、循环经济的产业技术分析121
二、循环经济与产业体系的关系123
三、循环经济的产业支撑体系构成125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126
一、循环型工业模式126
二、循环型农业模式128
三、循环型旅游产业模式130
第三节 基于声誉模型的循环经济产业化机制分析133
一、循环经济产业化内涵133
二、循环经济产业化的动力与路径134
三、声誉模型与循环经济产业化136
参考文献138
第十一章 促进资源循环再生的倒逼机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139
第一节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运行机制139
一、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概述139
二、EPR的责任主体与责任分配141
三、EPR的运行机制143
第二节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组织形式与政策手段144
一、EPR的组织形式与实施方式144
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政策手段148
三、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政策评价149
第三节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经典模式评析150
一、经典模式:德国双元回收系统(DSD)概况150
二、DSD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52
三、EPR模式的多样化158
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国际比较162
参考文献164
第十二章 循环经济的资源配置机制:多样性与互补性165
第一节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下资源配置机制比较165
一、传统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机制及其缺陷165
二、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66
三、循环经济资源配置机制的提出166
第二节 面向循环经济的经济调节机制:共享契约168
一、循环经济调节方式的多样化168
二、循环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方式169
三、共享契约的表达形式:“虚拟交换前置”170
四、实例分析:Interface的常青树租赁计划172
第三节 循环经济的社会调控机制173
一、从环境管制、环境治理到环境善治173
二、环境善治与循环型社会建设175
三、循环经济的社会调节手段之一:企业自愿协议176
四、循环经济的社会调节手段之二:公众参与177
参考文献179
第十三章 循环经济的效率评价180
第一节 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概述180
一、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的目的和意义180
二、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的依据181
三、建立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185
四、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的主要方法187
第二节 企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192
一、企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的主要指标192
二、企业循环经济效率分析方法与实例193
第三节 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效率评价196
一、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效率评价主要指标196
二、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方法与实例197
第四节 城市循环经济效率评价204
一、城市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的主要指标204
二、城市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方法与案例206
第五节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207
一、区域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的主要指标207
二、区域循环型农业效率评价方法与案例208
第六节 案例分析:石家庄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210
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释义210
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方法212
三、石家庄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分析结果214
参考文献216
热门推荐
- 2552213.html
- 1395339.html
- 473510.html
- 2061325.html
- 3653185.html
- 824570.html
- 1217351.html
- 3441253.html
- 3236835.html
- 450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55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8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4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6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1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9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0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7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