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血液病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血液病理学
  • 浦权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7121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49页
  • 文件大小:164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血液-病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血液病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正常骨髓结构和骨髓形态3

第一节 骨髓结构3

一、概论3

二、骨质及相关结构3

第二节 骨髓形态6

一、概论6

二、切片内的血细胞定位7

第二章 骨髓造血10

第一节 造血的一般特点10

第二节 造血组织的发育10

第三节 造血组织的调控11

一、红细胞生成素11

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1

三、血小板生成素12

四、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2

五、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2

六、白介素-113

七、白介素313

八、白介素-413

九、白介素514

十、白介素614

十一、白介素714

十二、白介素-1114

十三、α-肿瘤坏死因子和β-肿瘤坏死因子15

十四、δ-样蛋白15

十五、HOX同源异形盒基因15

十六、GATA-1和GATA-2转录因子15

十七、干细胞白血病基因15

第四节 造血微环境16

一、血管系统16

二、基质细胞17

三、脂肪细胞17

四、内皮细胞18

五、网状细胞18

六、网状巨噬细胞实体18

七、细胞外基质19

八、神经纤维20

九、网硬蛋白纤维和原纤维细胞20

第三章 造血细胞形态21

第一节 涂片与切片内血细胞形态的比较21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21

第三节 粒细胞系细胞22

一、中性粒细胞23

二、嗜酸粒细胞29

三、嗜碱粒细胞29

四、肥大细胞29

第四节 红细胞系细胞31

第五节 巨核细胞系细胞34

第六节 淋巴细胞系细胞37

第七节 浆细胞系细胞39

第八节 单核-巨噬细胞系细胞41

第四章 骨髓检查43

第一节 概论43

第二节 骨髓活检44

一、骨髓环钻活检技术的历史回顾44

二、骨髓活检切片制备技术47

三、血液病骨髓活检指征50

四、骨髓活检标本制备过程的几个问题51

第三节 骨髓抽吸涂片、活组织印片和血液涂片52

第四节 血液病理报告53

一、概论53

二、骨髓活检报告55

第五章 骨髓组织形态的检查59

第一节 骨髓组织形态测量技术59

一、活检切片中单位面积的计算方法59

二、Chalkley计点法60

三、网形测微器计点法60

四、骨髓增生程度的判定61

第二节 骨髓活检切片中血细胞的分类计数法62

一、概述62

二、分类计数技术63

第三节 骨髓可染铁的检查64

一、骨髓储铁概况64

二、骨髓切片内铁染色的形态64

第四节 骨髓纤维组织增生的检查65

第六章 骨髓辅助检查67

第一节 细胞化学67

第二节 免疫表型67

一、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68

二、慢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72

三、浆细胞病的免疫表型78

第三节 流式细胞仪81

第四节 免疫组织化学81

一、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81

二、Hemapun948(1号)塑胶冷-真空包埋切片免疫标记技术85

三、Hemapun948(2号)塑胶包埋切片免疫标记技术(改良Burgio法)87

四、简易Hemapun959塑胶包埋切片免疫标记技术89

五、Hemapun998新一代塑胶包埋方法91

第五节 分子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92

第二篇 体质性血液病97

第七章 体质性造血系统疾病97

第一节 体质性骨髓衰竭综合征97

一、软骨-毛发发育不良98

二、戴-布贫血98

三、先天性角化不良98

四、范可尼贫血99

五、格里塞利综合征100

六、舒-戴综合征100

第二节 体质性红细胞病100

一、体质性红细胞增多症101

二、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102

三、体质性巨幼细胞性贫血103

四、体质性铁代谢异常性贫血104

五、先天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105

第三节 红细胞膜构架异常相关疾病107

一、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107

二、遗传性热性异形红细胞症108

三、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109

四、脱水性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110

五、水分过多性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111

六、东南亚卵圆形细胞增多症111

七、植物甾醇血症111

第四节 红细胞酶病112

一、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112

二、丙酮酸激酶缺乏113

三、腺苷酸环化激酶缺乏114

四、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缺乏114

五、谷胱苷肽合成酶缺乏115

六、己糖激酶缺乏115

七、磷酸果糖激酶缺乏115

八、磷酸甘油酸激酶缺乏116

九、嘧啶5′核苷酸酶1型缺乏116

十、磷酸丙酮异构酶1缺乏116

十一、2,3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缺乏117

十二、UDP-葡糖苷酸转移酶1A1缺乏117

第五节 异常血红蛋白病117

一、血红蛋白C病117

二、血红蛋白E病118

三、血红蛋白E-β-海洋性贫血119

四、血红蛋白S病119

五、血红蛋白S与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的联合120

六、氧亲和力增高的血红蛋白病121

第六节 珠蛋白链生成障碍性贫血122

一、α-海洋性贫血122

二、β-海洋性贫血123

第七节 体质性粒细胞病124

一、肌动蛋白包涵体125

二、奥-莱异常125

三、巴尔特综合征125

四、良性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25

五、谢迪亚克-东综合征126

六、慢性肉芽肿病126

七、先天性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27

八、糖原贮积病1b型128

九、遗传性巨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128

十、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129

十一、约旦异常129

十二、科斯曼综合征129

十三、白细胞黏附缺陷130

十四、髓过氧化物酶缺乏131

十五、MYH9-相关病131

十六、中性粒细胞-特异性颗粒缺乏132

十七、佩-许异常133

十八、重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33

十九、WHIM综合征和先天性骨髓衰变134

二十、X-联高IgM综合征134

二十一、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遗传性异常135

第八节 体质性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病135

一、体质性血小板增多症136

二、伴桡骨-尺骨骨性连接的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136

三、常染色体显性血小板减少症137

四、伯-苏综合征137

五、染色体11q终端缺失相关病137

六、先天性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138

七、先天性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138

八、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家族性血小板病139

九、GATA 1相关病139

十、格兰茨曼血小板功能不全140

十一、灰色血小板综合征140

十二、海-普综合征141

十三、伴巨大血小板的血小板减少症141

十四、MYH9相关病142

十五、植物甾醇血症142

十六、血小板储存池病142

十七、司可特综合征143

十八、血小板减少伴桡骨缺失综合征143

十九、白色血小板综合征143

二十、威-奥综合征和X-连锁伴微小血小板的血小板减少症144

二十一、其他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病144

第三篇 反应性血液病147

第八章 红细胞疾病147

第一节 红细胞形态学147

一、红细胞大小147

二、红细胞形状148

三、红细胞包涵体149

四、红细胞分布150

第二节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50

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51

二、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52

三、药源性溶血性贫血152

第三节 其他溶血性贫血153

一、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53

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54

第四节 小细胞增多症和小细胞性贫血155

一、铁代谢简介156

二、缺铁性贫血156

三、铁粒幼细胞性贫血158

四、慢性病和炎症相关性贫血160

五、铅中毒161

第五节 大细胞增多症和大细胞性贫血161

一、概论161

二、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163

三、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其他原因166

第六节 红细胞系增生减退166

一、儿童一过性幼红细胞减少症166

二、微小病毒-相关幼红细胞减少症167

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症168

四、三系细胞增生减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168

第七节 红细胞系增生活跃和红细胞增多症172

一、红细胞系增生活跃172

二、红细胞增多症概论173

三、反应性红细胞增多症174

四、特发性红细胞增多症174

五、同期性造血作用175

第八节 铁负荷过度175

一、原发性铁负荷过度175

二、继发性铁负荷过度176

第九章 中性粒细胞疾病177

第一节 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病177

一、获得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77

二、获得性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79

三、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80

四、反应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180

五、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182

六、幼白-幼红细胞增多症183

七、假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184

第二节 骨髓中性粒细胞异常184

一、中性粒细胞性增生减退和纯白细胞再生障碍症185

二、中性粒细胞性增生活跃185

三、中性粒细胞性成熟阻滞186

第三节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187

一、中性粒细胞包涵体187

二、中性粒细胞其他形态异常187

第十章 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疾病189

第一节 嗜酸粒细胞的反应性异常189

一、嗜酸粒细胞减少症189

二、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89

三、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192

四、嗜酸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193

五、反应性嗜酸粒细胞性增生活跃193

第二节 嗜碱粒细胞的反应性异常194

一、嗜碱粒细胞减少症194

二、反应性嗜碱粒细胞增多症194

三、反应性嗜碱粒细胞性增生活跃196

第十一章 单核细胞和组织细胞疾病197

第一节 单核细胞疾病197

一、单核细胞减少症197

二、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98

二、单核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199

第二节 组织细胞疾病199

一、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199

二、噬血细胞综合征199

三、家族性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202

四、噬细胞组织细胞性脂膜炎204

五、伴巨大淋巴结肿的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205

第十二章 贮积病206

第一节 体质性贮积病206

一、α-甘露糖贮积病207

二、天冬氨酰基-氨基葡萄糖尿症207

三、谢迪亚克东综合征207

四、胆固醇酯贮积病和渥尔曼病207

五、α-半乳糖贮积病208

六、β-半乳糖贮积病208

七、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208

八、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208

九、法伯脂肪肉芽肿病209

十、半乳糖唾液酸贮积病209

十一、戈谢病209

十二、变异戈谢病211

十三、糖原贮积病Ⅰb型211

十四、糖原贮积病Ⅱ型211

十五、海-普综合征211

十六、黏脂贮积病Ⅱ型和ⅢA型212

十七、黏多糖贮积病Ⅰ型212

十八、黏多糖贮积病Ⅱ型212

十九、黏多糖贮积病Ⅲ型213

二十、黏多糖贮积病ⅣA型213

二十一、黏多糖贮积病Ⅵ型214

二十二、黏多糖贮积病Ⅶ型214

二十三、多硫酸酯酶缺乏症214

二十四、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214

二十五、尼曼-皮克病215

二十六、唾液酸贮积病216

二十七、丹吉尔病217

第二节 获得性贮积病217

一、引起获得性贮积病的常见疾病和原因218

二、结晶-贮积组织细胞增生症218

三、脂褐质219

第十三章 血小板和巨核细胞疾病220

第一节 血小板减少症220

一、获得性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220

二、持久性血小板减少症221

三、假性血小板减少症221

第二节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223

一、一过性血小板增多症223

二、持久性血小板增多症223

三、假性血小板增多症224

第三节 巨核细胞增生减退224

第四节 反应性巨核细胞增生活跃225

第十四章 肥大细胞疾病227

一、体质性肥大细胞增生症227

二、儿童期肥大细胞增生症227

三、反应性肥大细胞增生症228

第十五章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230

第一节 淋巴细胞减少症230

一、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症230

二、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231

第二节 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症231

一、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症231

二、淋巴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234

三、骨髓反应性淋巴细胞系增生活跃235

四、前体细胞B细胞增生活跃236

第三节 淋巴细胞的形态学异常237

一、淋巴细胞中的异常胞浆颗粒237

二、空泡变淋巴细胞237

第四节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237

一、外周血浆细胞增多症238

二、骨髓浆细胞增多症239

三、骨髓浆细胞铁240

第十六章 骨髓基质组织和细胞外间腔的疾病241

第一节 脂肪组织241

一、脂肪坏死241

二、浆液性脂肪萎缩241

三、脂膜多囊性骨发育异常241

第二节 纤维组织242

一、体质性骨髓纤维化242

二、婴儿和儿童骨髓纤维化242

三、反应性骨髓纤维化243

四、纤维性肿瘤244

第三节 血管系统244

一、反应性血管损害244

二、血管肿瘤244

第四节 骨小梁异常245

一、成骨细胞增多症245

二、骨溶解245

三、骨软化症245

四、骨坏死247

五、骨质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247

六、骨质石化病248

七、骨硬化症249

八、骨佩吉特病249

九、异常骨重建250

第五节 细胞外间腔250

一、淀粉样变250

二、钙化性骨髓炎251

三、骨髓水肿252

四、纤维性骨髓炎252

五、胶状变性252

六、硬化性黏液性水肿253

第十七章 传染性疾病254

第一节 细菌感染255

第二节 真菌感染261

第三节 病毒感染262

第四节 原虫感染269

第五节 蠕虫感染271

第六节 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271

第七节 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273

第八节 骨髓肉芽肿273

一、概论273

二、脂肪肉芽肿275

三、肉样瘤病276

四、上皮细胞样肉芽肿277

第十八章 系统性疾病278

第一节 内分泌病278

一、垂体功能不全278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278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279

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79

五、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79

六、肾上腺功能减退280

七、性腺功能减退280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280

第三节 免疫和相关疾病281

一、常见可变型免疫缺陷281

二、结缔组织病281

三、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282

四、多中心卡斯尔玛病282

第四节 体重异常283

一、体重过高283

二、体重过低283

第五节 某些物质滥用283

一、乙醇滥用283

二、吸烟285

三、药物滥用285

第十九章 治疗对骨髓的影响286

第一节 细胞毒化疗286

第二节 几种急、慢性白血病治疗后的骨髓改变288

一、急性白血病288

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89

三、慢性髓细胞白血病290

第三节 促分化治疗290

一、全反式维甲酸290

二、三氧化二砷291

第四节 造血生长因子291

一、红细胞生成素292

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92

三、血小板生成素293

第五节 其他治疗293

一、放射治疗293

二、抗-CD20单抗293

三、硫唑嘌呤293

四、环孢素294

五、甲磺酸伊马替尼294

六、α-干扰素294

七、白介素295

八、他克莫司295

第六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295

第二十章 其他非赘生性疾病296

第一节 获得性非克隆性骨髓增生异常症296

第二节 骨髓坏死298

第三节 有机结晶300

第四节 矿物质沉积301

第四篇 克隆性血液病305

第二十一章 诱致造血系统肿瘤的危险因素305

第一节 体质性危险因素305

一、性别、种族和家庭因素305

二、遗传异常、突变和多态性306

三、体质性造血系统疾病306

四、畸形综合征307

第二节 获得性危险因素307

一、年龄307

二、体重307

三、环境因素307

四、食物、药品和其他摄入物质308

五、感染308

六、父母、妊娠和分娩相关因素309

七、治疗-相关性造血系肿瘤309

八、其他获得性危险因素310

第二十二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12

第一节 概论312

一、定义和分类312

二、临床经过314

三、MDS的细胞形态学315

四、血液和骨髓检查318

五、细胞化学324

六、免疫表型325

七、细胞遗传学异常325

八、髓外病变325

九、鉴别诊断325

第二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型诊断326

一、伴单系病态造血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326

二、伴环形铁粒幼细胞的难治性贫血327

三、伴多系病态造血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328

四、原始细胞过多的难治性贫血328

五、5q-综合征329

六、不能分类的MDS330

第三节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骨髓增殖肿瘤混合型330

一、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330

二、BCR-ABL1阴性的不典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332

三、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333

四、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的难治性贫血334

五、不能分类的MDS/MPN335

第四节 伴特殊形态学特点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35

一、伴中性粒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35

二、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36

三、伴嗜碱粒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36

四、伴肥大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37

五、伴血小板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37

第五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边缘型337

一、增生减退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37

二、纤维增生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38

三、治疗相关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40

第六节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40

第七节 获得性非克隆性骨髓增生异常症341

第八节 伴铁过载的铁粒幼细胞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43

一、全身性铁过载343

二、线粒体铁过载344

第二十三章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47

第一节 概论347

一、命名347

二、定义和分类347

三、临床病程和预后351

四、外周血所见和原始细胞形态351

五、骨髓检查352

六、细胞化学352

七、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表型353

八、经组织化学检测免疫表型355

九、细胞遗传学355

十、鉴别诊断356

第二节 形态学亚型和免疫表型357

一、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低分化型357

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358

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成熟型359

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61

五、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363

六、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365

七、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365

八、急性红细胞系白血病366

九、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368

十、急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371

十一、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372

十二、肥大细胞白血病372

十三、伴多系病态造血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73

十四、治疗相关性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74

十五、伴骨髓纤维化的急性全骨髓增生症374

十六、髓细胞肉瘤375

十七、急性双表型白血病376

十八、急性未分化白血病378

十九、表型转换急性白血病378

第三节 遗传学亚型379

一、伴t(1;22)(p13;q13)(RMB15/MKLI)异常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79

二、伴inv(3)(q21;q26)或t(3;3)(q21;q26)(RPN1/MDS1)异常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79

三、伴t(6;9)(p22.3;q34)(DEK/CAN)和(DEK/SET)异常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80

四、伴t(8;16)(p11;p13)(MYST3/CREBBP)异常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80

五、伴t(8;21)(q22;q22)(RUNXITI/RUNXI)异常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80

六、伴t(9;22)(q34;q11)(BCR/ABL)异常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81

七、伴染色体11q23和(或)MLL异常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81

八、伴t(15;17)(q22;q12)(PML/RARα)异常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82

九、伴inv(16)(p13;q32)或t(16;16)(p13;q22)(CBFB/MYHⅡ)异常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83

十、伴t(16;21)(p11;q22)(FUS/ERG)异常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84

十一、伴17p综合征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84

十二、伴体质性三体21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85

第二十四章 前体细胞淋巴细胞系肿瘤386

第一节 概论386

一、命名386

二、定义和分类386

三、病因学387

四、病程和预后387

五、类再生障碍性贫血388

六、外周血象和原始细胞形态388

七、骨髓检查388

八、细胞化学390

九、免疫表型390

十、遗传型392

十一、髓外病变393

十二、鉴别诊断393

第二节 形态学亚型394

一、伴单形性原始细胞的ALL394

二、伴多形性原始细胞的ALL395

三、伴Burkitt形态的ALL396

四、形态学变异型397

第三节 免疫表型亚型398

一、前体细胞B细胞表型ALL398

二、前体细胞T细胞表型ALL399

三、成熟B细胞表型ALL400

四、自身杀伤细胞表型ALL400

第四节 遗传学亚型401

一、低二倍体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01

二、超二倍体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01

三、伴t(1;19)(q23;p13.2)(PBX1/E2A)异常的ALL401

四、伴t(8;14)(q24;q32)(MYC/IGH@)异常的ALL401

五、伴t(9;22)(q34;q11.2)(BCR/ABL)异常的ALL402

六、伴t(V;11q23)和(或)MLL重排的ALL402

七、伴t(12;21)(p13;q22)(ETV6/RUNX1)异常的ALL403

八、伴t(14;18)(q32;q21)(IGH@/BCL2)异常的ALL403

九、伴体质性三体21的ALL403

第二十五章 骨髓增殖性肿瘤及其相关肿瘤405

第一节 概论405

一、定义和分类405

二、临床经过406

三、外周血和骨髓检查406

四、免疫表型406

五、遗传学检查407

六、髓外病变407

七、鉴别诊断407

第二节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408

第三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415

第四节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419

第五节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422

第六节 伴t(9;22)(q34;q11)异常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BCR/ABL1,P190)428

第七节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428

第八节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430

第九节 慢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432

第十节 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432

第十一节 伴FGFRI异常的髓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肿瘤434

第十二节 伴PDGFRB异常的髓细胞系肿瘤434

第十三节 肥大细胞增生症435

第二十六章 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肿瘤438

第一节 树突细胞肿瘤438

一、CD4+/CD56+-血液皮肤肿瘤438

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439

三、朗格汉斯细胞肉瘤441

四、树突细胞肉瘤441

第二节 组织细胞肿瘤442

一、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442

二、组织细胞肉瘤444

三、全身性黄色肉芽肿病445

四、黄瘤病445

第二十七章 B细胞肿瘤447

第一节 概论447

第二节 B细胞原淋巴细胞淋巴瘤449

第三节 成熟B细胞肿瘤450

一、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450

二、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455

三、滤泡性淋巴瘤457

四、毛细胞白血病460

五、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464

六、斗篷细胞淋巴瘤467

七、边缘区淋巴瘤469

八、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471

第四节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472

一、ALK1+大B细胞淋巴瘤472

二、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472

三、高度B细胞淋巴瘤473

四、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74

五、其他大B细胞淋巴瘤477

六、伯基特淋巴瘤和伯基特样淋巴瘤477

第二十八章 霍奇金淋巴瘤480

一、概论480

二、临床和病理学所见481

三、霍奇金淋巴瘤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484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484

第二十九章 浆细胞和相关肿瘤486

第一节 浆细胞和相关B细胞肿瘤487

一、重链病487

二、轻链病490

三、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490

四、浆细胞骨髓瘤492

五、原浆细胞性淋巴瘤500

六、浆细胞白血病500

七、孤立性浆细胞瘤501

第二节 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502

一、重链淀粉样变性502

二、轻链淀粉样变性503

三、重链沉积病504

四、轻链沉积病504

第三节 临床病理综合征505

一、POEMS综合征505

二、Schnitzler综合征505

第三十章 T细胞肿瘤506

第一节 前体细胞T细胞肿瘤——T细胞原淋巴细胞淋巴瘤506

第二节 成熟T细胞肿瘤507

一、成年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507

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509

第三节 血管原免疫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511

第四节 其他CD4+T细胞淋巴瘤513

一、T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13

二、CD4+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513

第五节 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514

第六节 肝、脾T细胞淋巴瘤及相关疾病515

一、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515

二、肝脾T细胞淋巴瘤515

三、淋巴样丘疹病516

四、蕈样霉菌病和赛塞利综合征516

五、外周T细胞淋巴瘤518

六、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519

七、CD20+T细胞淋巴瘤520

第三十一章 自然杀伤细胞肿瘤521

第一节 前体细胞肿瘤521

一、原始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521

二、NK细胞急性白血病522

第二节 成熟NK细胞肿瘤522

一、NK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522

二、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523

三、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524

四、其他NK细胞淋巴瘤524

第三十二章 非血液淋巴系肿瘤——转移性病变525

第一节 概论525

第二节 外周血与非血液淋巴系肿瘤528

第三节 骨髓与非血液淋巴系肿瘤529

参考文献537

附录 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WHO(2008,2009)分类544

一、骨髓增殖性肿瘤(MPV)544

二、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B或FGFR1重排的髓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肿瘤544

三、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544

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45

五、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其相关前体细胞肿瘤545

六、系列不明急性白血病546

七、前体细胞淋巴细胞肿瘤546

八、成熟B细胞肿瘤546

九、成熟T细胞和NK细胞肿瘤548

十、霍奇金淋巴瘤548

十一、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肿瘤549

十二、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5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