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龋病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樊明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ISBN:780584205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龃齿(学科: 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龋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龋病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1
第一章 龋病过程、临床特征及病因学说1
第一节 早期釉质龋1
一、釉质龋的组织学特征2
二、釉质龋的化学变化5
第二节 牙本质龋9
第三节 牙骨质龋11
第四节 龋病的临床特征11
第五节 龋病分类12
一、形态学分类13
二、根据龋病过程严重性和进展速度分类13
三、根据年龄分类15
第六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16
一、临床表现16
二、诊断方法17
第七节 龋病病因学说——早期理论和现代概念17
一、早期理论17
三、外源性理论18
二、内源性理论18
四、蛋白溶解学说20
五、蛋白溶解——螯合学说20
六、其他龋病病因学理论21
七、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21
第二章 龋病流行病学24
第一节 概述24
一、流行病学概念24
二、现代人龋病流行的全球性比较25
四、我国龋病流行情况26
三、龋病流行趋势26
第二节 龋病的评价方法28
一、流行病学方法28
二、测量龋病所使用的指数29
三、检查方法31
第三节 影响龋病发病的因素31
一、年龄与龋病31
二、性别与龋病32
三、种族与龋病32
五、地理变化与龋病流行33
四、家族、遗传与龋病33
六、饮食、营养与龋病35
第四节 龋病活性试验37
一、乳杆菌计数38
二、Snyder试验39
三、还原酶试验39
六、Dewar试验40
七、变形链球菌筛选试验40
五、Fosdick钙溶解试验40
四、缓冲能力试验40
八、用过去的龋病经历预测龋病活性42
九、试验与致龋因素的关系42
十、试验对控制龋病的价值45
第三章 唾液46
第一节 概述46
一、物理与化学性状46
二、唾液分泌47
第二节 唾液的无机成分48
一、钠、钾和氯48
二、钙和磷50
三、重碳酸盐52
四、氟53
五、牙结石54
第三节 唾液中的有机成分54
一、唾液蛋白质55
二、低分子量有机成分63
第四章 口腔菌群和龋病微生物学64
第一节 口腔菌群的分布64
一、粘漠微生物群64
四、牙面菌群65
二、舌面微生物65
三、唾液微生物65
第二节 口腔天然菌群66
一、革兰氏阳性球菌67
二、革兰氏阳性杆菌和丝状菌70
三、革兰氏阴性球菌71
四、革兰氏阴性杆菌和丝状菌71
五、其他口腔微生物72
一、微生物参与龋病活动的证据73
第三节 龋病微生物学73
二、人类龋77
第四节 龋病相关菌群在牙面的分布83
一、裂沟龋83
二、根部龋84
三、平滑牙面龋85
四、深部牙本质龋85
第一节 获得性膜的形成和作用86
一、获得性膜的形成86
第五章 获得性膜与牙菌斑86
二、形成速率和厚度87
三、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87
四、获得性膜的成分88
五、获得性膜的功能88
第二节 牙菌斑89
一、细菌附着89
二、口腔细菌附着的分子基础90
三、平滑牙面微生物沉积物的超微结构93
四、平滑牙面微生物沉积95
五、裂沟菌斑97
六、菌斑中主要的细菌类型98
第三节 口腔细菌的代谢活动98
一、糖代谢99
二、氮源性成分的代谢112
三、糖和菌斑113
第六章 饮食和龋病115
一、流行病学观察115
二、人类研究116
三、食品致龋能力评价116
四、蔗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的致龋性119
五、其他饮食成分和龋病的关系122
六、进食频率和龋病形成123
第七章 龋病免疫学125
第一节 口腔免疫系统125
一、唾液免疫球蛋白125
二、免疫球蛋白功能与龋病的关系126
第二节 免疫抗龋的动物试验研究127
一、动物模型127
三、啮齿动物的免疫试验128
二、被动免疫与主动免疫128
四、灵长目动物的免疫试验129
五、变链菌的蛋白抗体130
六、龋病免疫过程中的抗体作用130
七、结论133
第三节 人类龋病免疫134
一、非特异性免疫134
二、特异性免疫134
一、抗原138
第四节 防龋疫苗138
二、免疫途径139
三、人类防龋疫苗140
第五节 变形链球菌免疫及其他研究近况140
一、变形链球菌细胞壁表面蛋白与龋病141
二、葡糖基转移酶与龋病144
第八章 龋病的病理148
一、釉质基本结构148
二、评价脱矿的原则148
三、釉质表面形态及表层结构149
四、釉质对牙菌斑的反应152
五、初萌牙釉质的改变153
六、白色龋斑病变153
七、龋病对釉质有机质的作用158
八、牙本质对进展龋的反应158
九、牙髓反应160
十、窝沟龋160
十一、根面龋160
第一节 饮食对龋病的影响163
第九章 饮食调节163
第二篇 龋病预防163
第二节 调节人类饮食预防龋病166
一、限制蔗糖的摄取166
二、糖代用品168
三、食物中加入具防龋作用的添加剂172
第十章 氟化物的代谢和抗龋机制174
第一节 氟化物的来源174
一、天然来源174
二、氟的吸收178
一、日摄氟量的估计178
二、人工来源178
第二节 氟化物的代谢178
三、氟在组织内的分布179
四、氟的排泄181
五、氟与牙齿、骨组织的结合182
第三节 氟化物对代谢的影响184
第四节 氟化物防龋作用的机制185
一、釉质对氟化物的摄取185
二、氟化物防龋作用的机制187
一、口腔卫生与龋病发生的关系192
第十一章 控制菌斑192
第一节 机械方法控制菌斑192
二、刷牙194
三、牙间清洁195
第二节 化学疗法控制菌斑196
一、抗生素196
二、洗必太和其他抗龋剂197
五、酶199
四、碘制剂199
三、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199
六、氟化物200
第三节 免疫防龋201
一、流行病学研究202
二、唾液抗体的来源202
三、免疫防龋的动物实验203
四、免疫防龋的安全性205
五、免疫接种途径和方式206
六、抗原的选择207
第十二章 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209
第一节 氟化物在龋病预防中的应用209
一、全身用氟209
二、氟化物的局部应用214
第二节 窝沟封闭225
一、窝沟封闭剂的发展225
二、窝沟封闭剂的组成和性能226
三、酸蚀法227
五、窝沟封闭的操作程序229
四、适应证229
六、窝沟封闭的效果评价230
第三节 再矿化233
一、釉质的再矿化现象233
二、人工合成矿化液234
三、唾液在釉质再矿化中的生物学作用235
第三篇 龋病治疗237
第十三章 窝洞和修复体的分类237
第一节 牙齿硬组织的损害类型237
第二节 窝洞的解剖分类238
第三节 Black s分类法239
第四节 辅助分类241
第十四章 器械与作用剂243
第一节 材料的硬度243
第二节 旋转器械的分类244
第三节 按速度分类244
第四节 钻针、石尖、磨片、磨光剂245
一、钻针245
三、固定石尖246
二、金刚石尖246
五、非固定磨擦轮和磨光尖247
六、磨片247
四、非固定石尖247
七、磨光系列248
第五节 手持器械249
一、挖器249
三、充填器250
四、磨锐器械的方法250
二、凿250
第十五章 手术过程中牙体、牙周组织的生物学状况251
一、牙周组织251
二、釉质251
三、牙本质252
四、牙髓253
五、牙本质的手术损伤254
六、无活力牙255
七、咬合力255
一、口腔医学美学256
二、牙齿的形态和位置256
第十六章 牙科手术与美学256
三、性别257
四、变色牙257
五、金属修复材料258
六、牙齿缺失259
七、手术过程中的美容学259
第十七章 器械握持方法261
一、器械使用法261
二、口镜263
三、探针和镊子265
四、手术位置265
第十八章 洞衬剂和垫底材料268
一、窝洞制备面的清洗处理268
二、衬洞和垫底268
三、涂料与洞衬剂269
四、垫底材料270
二、制备抗力形和固位形274
一、建立外形274
第一节 窝洞的制备程序274
第十九章 龋齿的治疗原则274
三、制备便利形275
四、去除龋坏组织275
五、修整洞壁洞缘276
六、清洗窝洞276
第二节 中度龋的治疗276
一、去除龋坏组织276
第三节 深龋的治疗277
一、治疗方法的选择277
三、氢氧化钙垫底及窝洞充填277
二、清洗窝洞277
二、诊断和治疗方案278
第四节 穿髓牙的治疗278
一、直接盖髓术278
二、间接盖髓术279
第二十章 术区橡皮障隔湿280
一、橡皮障的适应证及用途280
三、制作橡皮障的材料和方法281
二、橡皮障的禁忌证281
四、橡皮障的应用282
五、龈下龋的牙龈处理283
六、橡皮障的拆除284
第二十一章 复合树脂修复285
第一节 材料及其适应证285
一、材料285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288
二、Ⅴ类洞的制备289
一、Ⅲ类洞的制备289
第二节 窝洞制备289
三、Ⅳ类洞的制备290
第三节 酸蚀剂和粘合过程290
第四节 修复291
一、刷子充填术291
二、复合树脂的压填术292
三、灌注法292
四、光固化292
第五节 打磨293
第一节 Ⅰ类洞的制备295
第二十二章 银汞合金修复295
第二节 银汞合金修复牙冠和牙尖296
第三节 Ⅱ类洞和Ⅴ类洞的制备298
一、Ⅱ类洞的制备298
二、Ⅴ类洞的制备300
第四节 充填与打磨301
一、型片301
二、充填与雕刻302
一、银汞合金的组成304
第五节 银汞合金的物理性质304
三、打磨304
二、体积变化305
三、强度306
四、流动与潜变306
第二十三章 固位钉支持修复307
一、螺旋钻307
二、固位钉307
三、钉道及固位钉安装309
四、使用固位钉出现的意外309
热门推荐
- 1455879.html
- 738288.html
- 264671.html
- 2143065.html
- 3462435.html
- 718885.html
- 1625481.html
- 734599.html
- 980321.html
- 2131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10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6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4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4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6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58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2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3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4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