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 审美即生活,艺术即经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悦笛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出版社
- ISBN:978780718314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生活-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 审美即生活,艺术即经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生活审美化与艺术生活化1
第一章 “美”的“日常用语”辨析 5
一 从“美”的感叹谈起 5
二 “美”的三种基本日常用法8
三 “美美与共”形成“家族相似” 10
四 羊大则美·羊人为美&两性成美14
五 美的日常语用学:“外展的臆断”18
六 述评:美学与语言20
第二章 “美学”:从学科创建到跨学科拓展 23
一 美的扩充:美学≠美+学24
二 回到感性:美学=“感性学” 27
三 “大美学”研究的“全息图景” 30
四 在“道”与“器”之间35
五 述评:美学与学科36
第三章 “美之为美”的中西两种历史 40
一 “两希精神”:欧洲人探究“美的本质” 40
二 “儒道精神”:中国人求索“美之境界” 48
三 从“西学东渐”到“本土创建”的美学54
四 一种现代美学趋向:走向生活60
五 述评:美学与历史63
第四章 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的”美学 66
一 “美学”的汉语辞源发微和术语考辨66
二 美学学科“在中国”是如何草创的70
三 本土化过程里“中国的”美学原理之出场73
四 返观传统而重构的“中国的”古典美学75
五 述评:美学与中国79
第五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83
一 当代文化前沿:一种“超美学”转向84
二 前卫艺术实验:另一种“反美学”取向89
三 观念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94
四 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101
五 述评:美学与生活102
第六章 “生活美学”:美从何处寻105
一 回归“生活世界”:“美是生活”105
二 美的活动:回到事物本身的“本质直观”108
三 善与美的互通:通向具体的“自由观”112
四 美与真的相生:“生活真理”的直观显现116
五 “真”、“美”、“善”会通于何处119
六 述评:美学与哲学123
第七章 “原天地之美”的自然美学128
一 从“自然美”到“自然全美”129
二 从“人貌而天虚”到“人化的自然”132
三 自然鉴赏:对象范式·风景模式&环境范式138
四 重塑“人与天地参”的新型关系141
五 述评:美学与自然144
第八章 “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的心理美学149
一 身心皆乐:审美的“身—心”活动149
二 审美心理:超绝出生活,还是汇流于生活154
三 审美三类型:审美观照·审美参与&审美创生159
四 审美全流程:得其曲·得其意·得其人&得其类161
五 人际之间:从审美共通感到情感共同体165
六 述评:美学与心理169
第九章 深描“正价值”之审美形态176
一 “审美形态”的基本价值类型177
二 “远水淡碧,遥峰孤青”之“优美”178
三 “易水萧萧,送君白衣”之“悲”182
四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崇高”188
五 述评:美学与价值192
第十章 深描“负价值”之审美形态196
一 “丑”:以丑衬美·化丑为美&以丑为美197
二 “喜”:“把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202
三 “荒诞”:“等待戈多”之意义丧失207
四 “中和”与“和谐”:作为“居间者” 210
五 述评:美学与形态 212
第十一章 审美文化:以“文化间性”为范式216
一 审美文化:“生活审美化”的文化216
二 全球类型:欧洲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219
三 本土类型:官文化·士文化&民文化226
四 当代类型: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233
五 述评:美学与文化235
第十二章 “现代性”反思与审美“现代性” 239
一 反思现代性Ⅰ:“泛审美现代性” 239
二 反思现代性Ⅱ:“批判启蒙现代性”244
三 “执两用中”:新构“第三种现代性” 249
四 后现代主义深植于“审美现代性”中253
五 述评:美学与现代 256
第十三章 在历史上,艺术为何物 259
一 “摹仿”:艺术折射“外在生活” 259
二 “表现”:艺术开显“内在生活”266
三 “抽象”:艺术呈现“有意味的形式” 273
四 “艺者”:艺术彰显“道之形也” 281
五 艺术作为“开放的动词概念” 282
六 述评:艺术与定义285
第十四章 艺术作为经验与经验作为艺术 289
一 “审美经验终结”之后 289
二 艺术与“非艺术”边界的模糊293
三 复归“一个经验”的完满经验 297
四 四重规定:形式层·文化层·个性层&情境层301
五 在“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之间303
六 述评:艺术与经验 306
结语 审美即生活,艺术即经验 310
附录 311
Concept,Body and Nature:the End of Art v.s.Chinese Aesthetics of Every-daylife——在安卡拉第17届国际美学大会上的发言跋 一半和一半,一个与三个 329
补记 “生活美学”与“艺术终结”:孰对孰错?——国际美学大会侧记332
热门推荐
- 3339933.html
- 2873521.html
- 1197473.html
- 151217.html
- 275101.html
- 2801443.html
- 3462798.html
- 3445224.html
- 2632583.html
- 1844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7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7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9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5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2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8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4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