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 苏驼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05208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7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1

一、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1

二、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特点5

第二节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7

一、方法与方法体系7

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10

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研究方法11

第三节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功能和作用13

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科学的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13

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进行社会预测、社会决策和实现科学管理社会的重要条件15

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正在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必须具有的知识16

第四节 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18

一、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要有明确的目的18

二、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19

三、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气质21

四、善于对待社会制约问题23

第二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发展历程25

第一节 萌芽期的社会调查研究25

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发端25

二、中国古老的社会调查研究26

三、西方社会调查研究的雏形28

第二节 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29

一、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产生的原因30

二、近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先驱33

三、实证社会学方法论的形成3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方法的出现和发展39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贡献40

二、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方法的新发展43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调查研究45

第四节 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兴起47

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迈向现代方法科学的特征47

二、美国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学的崛起52

三、现代中国社会学家的调查研究57

第三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62

第一节 一般进程62

一、准备阶段62

二、实施阶段78

三、总结阶段78

四、应用阶段78

第二节 在社会调查程序运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79

一、要了解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程序的重要意义79

二、社会调查研究具体进程会受到社会调查研究的主体非理性因素和社会制约的影响80

三、调查研究程序具体运用中的灵活性问题81

第四章 调查研究的理论建构83

第一节 概念、变量及定义84

一、概念及概念化84

二、变量及其类别89

三、操作定义91

第二节 研究假设的确立95

一、假设的作用95

二、假设的类型96

第三节 理论建构模型化99

一、理论的功能与模型99

二、理论模型的类型101

第五章 社会测量107

第一节 社会测量的定义和尺度107

一、社会测量的特征107

二、社会测量的尺度109

三、态度量表的运用113

第二节 社会测量指标120

一、社会指标的设计120

二、社会指标的综合125

三、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127

第三节 社会测量的效度和信度133

一、社会测量的效度133

二、社会测量的信度137

三、效度与信度的统一139

第六章 资料收集(一)142

第一节 普查144

一、普查及其特点144

二、普查的一般步骤145

三、普查的注意事项146

第二节 典型调查146

一、典型调查及其特点146

二、典型调查的步骤148

三、典型调查方法的评价150

第三节 介案调查151

一、什么是个案调查151

二、个案调查的步骤152

三、与典型调查的联系和区别154

四、与个案工作的联系与区别155

第四节 抽样调查156

一、什么是抽样和抽样调查156

二、抽样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57

三、为什么要抽样160

四、如何抽样161

第七章 资料收集(二)176

第一节 问卷法176

一、问卷及其特点176

二、问卷的设计178

三、问卷的发放与回收192

第二节 社会计量法196

、社会计量法的产生与发展196

二、社会计量法的设计与实施197

三、社会计量法是特殊的整理与分析方法198

第八章 资料收集(三)206

第一节 文献法206

一、文献及文献法206

二、文献的类别207

三、文献的搜集209

第二节 访问法215

一、访问法及其特点215

二、访问法的类型216

三、访问实施219

第三节 观察法228

一、观察法的含义及其特点228

二、观察法的类型229

三、如何观察234

四、观察法的优点和缺点238

第四节 实验法239

一、实验法及其特点239

二、实验法的种类241

三、实验设计243

四、实验法的优点和缺点250

第九章 资料整理253

第一节 资料的审校与登录253

一、资料的审校253

二、资料的登录254

第二节 资料的分类与分组257

一、分类的定义及其作用257

二、分类的原则259

三、分类的类型260

第三节 资料的手工汇总及次数分配表的编制263

一、资料的手工汇总263

二、次数分配表的编制265

第四节 资料显示——图表显示法272

一、单变量显示272

二、双变量显示275

三、三变量显示278

第十章 资料分析(统计分析)280

第一节 统计分析概述280

一、统计分析的含义与作用280

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应注意的问题281

三、统计分析的内容282

第二节 单变量描述性分析283

一、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283

二、众数与异众比率284

三、中位数与四分位差286

四、平均数与标准差291

五、各种集中趋势、离散程度统计量之比较293

第三节 单变量推论统计294

一、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295

二、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300

三、单值的估计与检验304

四、两值差异的估计与检验309

五、几个均值差异的检验312

第四节 双变量描述与推论分析315

一、相关和回归的概念315

二、相关系数r的计算与推论318

三、回归系数的计算与推论322

四、可决系数的意义、计算与检验326

第十一章 电子计算机在社会调查中的应用330

第一节 操作系统和SPSS/PC+编辑软件的使用330

一、操作系统的使用330

二、SPSS/PC+编辑软件的使用338

第二节 调查资料的信息转换340

一、信息转换的过程和步骤340

二、一个资料转换的例子342

第三节 用SPSS/PC+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49

一、数据定义350

二、统计分析命令351

第十二章 资料分析(定性分析)360

第一节 定性分析概说360

一、定性分析及其作用360

二、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363

第二节 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365

一、比较分析法366

二、系统分析法369

三、矛盾分析法372

四、历史分析法375

五、因素分析法378

六、功能分析法381

七、归纳和演绎方法383

第十三章 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应用387

第一节 研究报告387

一、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原则和要求387

二、研究报告的类型、结构和内容390

三、撰写研究报告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395

第二节 研究成果的应用399

一、研究成果及其形式399

二、限制研究成果应用的主要因素400

三、研究成果应用的范围403

四、研究成果应用的社会意义405

第十四章 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408

第一节 社会调查中的伦理问题408

一、社会调查中存在着伦理问题408

二、职业道德准则411

第二节 社会调查中的法律问题416

一、社会调查中的法律关系416

二、社会调查中的违法问题417

三、依法办事,是社会调查的有力保证420

附录423

一、城市居民户卷调查423

二、随机数表454

三、正态曲线的各部分面积454

四、Z检定:常用的显著度(P) 与否定域(丨z丨)≥)454

五、r值化为z’值454

六、t的分布454

七、x2(Chisquare)的分布455

八、F的分布455

主要参考书目475

后记4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