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新词语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语新词语研究
  • 杨华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753163796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汉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新词语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词语概说1

第一节 新词语的范围1

一 新词语的时间范围1

二 新词语的空间范围6

(一)从新词语的词汇汇集成员来看6

(二)从新词语的词汇构成单位来看8

(三)从新词语的词形、意义、用法方面来看9

三 与新词语范围有关的几个问题11

(一)新词语与新出现的方言词语、港台词语、外来词语、专门术语11

(二)新词语与新造词语13

(三)新词语与旧词新义14

一 增速快数量大19

第二节 新词语的特点19

二 来源广渠道多20

三 词形富于变化22

(一)从语音形式看22

(二)从书写形式看23

四 色彩新颖奇特23

五 意义单一明了24

六 消长速度加快24

(一)记录社会上某些热点事物或现象的24

(二)临时仿造的25

(三)随机简缩的25

第二章 新词语的意义内容27

第一节 新造的普通词语27

(一)指称新出现的具体事物28

一 新造词语反映的意义内容28

(二)指称新出现的抽象事物29

(三)表述对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新认识、新理解30

二 新造词语构成形式的发展变化33

(一)多音节词语大量增加33

(二)修辞法构词的数量明显增加34

(三)简缩式词语大量增加35

(四)由类词缀构成的新词大量增加35

第二节 具有全民性的专门词语36

一 科学术语36

(一)不具有全民性的新术语40

(二)具有全民性的新术语40

二 职业词语43

第三节 借用的外来词语44

一 外来词语反映的意义内容45

(一)表示一般意义的外来词语45

(二)表示专门意义的外来词语47

二 外来词语的结构类型48

(一)单纯音译式48

(二)音译加汉义48

(三)音译兼表义49

(四)半音译半意译49

(五)音译加类名50

(六)使用外语字母50

一 港台词语同普通话词语的差异51

第四节 引进的港台词语51

(七)一半汉语词,一半音译词的混合型词51

二 汉语新词语中的港台词语55

三 进入普通话的港台词语的特点57

第五节 重新起用的旧有词语60

一 因旧事物的复生而复生60

二 因思想认识的变化而复生62

第六节 新产生的惯用语62

一 新惯用语的选取标准62

二 新词语中的惯用语66

(一)双音节的惯用语66

(二)三音节的惯用语67

(三)四音节以上的惯用语68

(一)新惯用语的结构特点69

三 新惯用语的特点69

(二)新惯用语的语义特点71

(三)新惯用语的语体语用特点72

第七节 旧形新义的新义词73

一 新义词的类型73

(一)普通词语产生新义73

(二)专门词语产生新义75

二 旧词新义的产生途径78

(一)引申78

(二)比喻80

(三)借代81

(一)偏正型82

一 复合式82

第一节 句法构词产生的新词语82

第三章 新词语的构造形式82

(二)动宾型99

(三)联合型102

(四)主谓型103

(五)补充型104

二 附加式105

(一)词缀在前105

(二)词缀在后105

三 简缩式107

(一)简称107

(二)数词总括114

(一)修辞格产生的新词语与旧词新义的区别116

一 修辞构词新词语的界限116

第二节 修辞构词产生的新词语116

(二)修辞格产生的新词语与其他类型新词语的区别119

二 修辞构词新词语的类型120

(一)比喻型120

(二)借代型124

(三)仿词型125

(四)双关型127

第四章 新词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128

第一节 新词语——语言同社会共变的产物128

第二节 从新词语的产生看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130

一 政治方面131

(一)有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133

二 经济方面133

(二)有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134

三 党风和社会风气方面136

(一)反映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的136

(二)反映党内的腐败现象的137

四 文化与文学艺术方面140

(一)有关文化方面的140

(二)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140

五 教育方面141

六 科技方面142

(一)有关电子信息技术的143

(二)有关航空航天技术的144

七 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方面145

(三)有关生态环境的145

(一)反映衣、食、住、行、用的现代化的146

(二)反映消费模式的新特点的147

(三)反映消费结构的新变化的148

第三节 从新时期词语的变异看社会变化对语言的影响149

一 政治类词语大量减少,经济、文化、科技类词语大幅度增加150

(一)以意义的共性为基础151

(二)以形式的共性为基础152

二 科技术语交际地位的提高和科技术语转为普通词语152

(一)科技术语交际地位的提高152

(二)科技术语转为普通词语155

(一)音译外来词的大量增加158

三 音译外来词的大量增加和字母词的大量出现158

(二)字母词的大量出现162

四 港台词语的“加盟”和方言词语的流行165

(一)一批港台社区词语进入了通用领域165

(二)一些方言词语扩大了流行范围168

五 一部分旧词语复活和一部分旧词语产生新义172

第五章 新词语的社会心理分析173

第一节 求新求变的心理174

一 求新求变的心理在新词语运用中的表现174

(一)不满足现成的词语,不断推陈出新175

(二)不满足汉语的词语,不断吸收引进177

(二)新的发展机遇179

(一)新的思想动力179

二 求新求变语言心理产生的原因179

第二节 追求高雅的心理180

一 追求高雅的心理在新词语运用中的表现180

(一)使用雅称、尊称的词语180

(二)使用文明、委婉的词语181

(三)使用专门术语182

二 追求高雅的心理出现的原因183

(一)政治历史的原因183

(二)科学技术的原因184

第三节 追求简捷的心理184

一 求简的心理在新词语运用中的表现184

二 求简的语言心理产生的原因185

一 爱美厌丑心理在新词语运用中的表现186

(一)热爱真、善、美186

第四节 崇尚美好、憎恶丑恶的心理186

(二)憎恶假、恶、丑187

二 爱美厌丑的语言心理产生的原因187

第五节 崇拜先进的心理188

第六章 新词语的文化语言学分析191

第一节 从称谓词语的变化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191

一 称谓词语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191

(一)亲属称谓的发展变化191

(二)社会称谓的发展变化194

二 称谓词语的变化反映了新时期社会价值观念197

第二节 从姓名词语的变化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199

一 人名既是语言现象又是文化现象199

二 新时期人名词语的变化200

第三节 从店名词语的变化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201

一 新时期店名的变化202

(一)所有制意识模糊,效益意识突出202

(二)店名的发展趋向:一大、二洋、三贵202

二 新时期店名反映的文化心理204

(一)追求吉利、兴盛的文化心理204

(二)崇拜西方文明的文化心理204

第七章 新词语的规范化问题206

第一节 对新词语规范问题的认识206

一 新词语的特殊性206

(一)同社会因素有直接关系210

(二)同人们的心理有直接关系210

(三)同词汇系统的自身调节功能有直接关系211

二 新词语的规范观213

(一)树立动态规范的观念213

(二)坚持宽严并举的规范观念215

第二节 关于新造词与生造词的区分以及生造词的规范问题220

一 新造词与生造词的区分标准220

(一)社会功能标准223

(二)语言结构标准227

二 生造词的规范问题230

(一)怎样处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的关系230

(二)怎样处理社会流行与现有规范标准的关系236

(二)一词多译239

(一)旧音译词回潮239

一 当前外来词语的使用状况239

第三节 关于外来词语的规范问题239

(三)热衷于使用音译词240

(四)外语字母介入240

(五)生造和使用仿音译词241

(六)大陆与港台地区在外来词吸收和使用中缺乏统一的规范242

二 国内关于外来词语规范问题的研究247

(一)外来词规范原则以及外国人名的译写原则247

(二)外来词使用的规范问题248

三 外来词语规范化的对策251

(一)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外来词语251

(二)大力整顿不健康、不规范的外来词语257

(三)出版规范性的外来语词典,加强海内外学术交流258

参考文献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