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职业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实施策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职业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实施策略
  • 龚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7079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职业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实施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现状与借鉴3

第一章 职业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认证的基本条件3

一、职业教育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内涵4

(一)职业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本质4

(二)职业教育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特征5

二、职业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背景7

(一)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推动7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9

(三)人才能力观的转变10

(四)能力评价标准更趋于职业化11

(五)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13

三、职业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实施现状13

(一)总体情况13

(二)院校职业资格鉴定实施模式16

(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模式18

四、制约职业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因素19

(一)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两者的定位20

(二)教育实施主体之争20

(三)缺乏“双证”对接的制度体系21

(四)社会各界和学习者对“双证书”教育的认可度22

五、职业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认证的基本条件23

(一)制度建设23

(二)课程建设23

(三)教育资源建设24

第二章 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管理模式25

一、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5

(一)职业资格证书26

(二)就业准入制度27

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模式29

(一)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要求29

(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30

(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流程33

(四)职业技能鉴定方式34

三、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35

(一)鉴定过程管理35

(二)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35

(三)经常性检查工作内容37

四、职业技能鉴定专家队伍37

(一)专家委员会37

(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资格38

(三)考评人员职责与任务39

第三章 国外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认证模式借鉴40

一、美国职业资格认证模式40

(一)美国教育体系与职业资格教育体系41

(二)依据能力发展进程设计课程体系——以佐治亚州为例42

(三)赋予课程体系延展教育性功能46

(四)以工作本位学习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50

(五)美国学校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实例55

二、英国职业资格认证模式59

(一)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模式59

(二)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主要特点61

(三)英国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实施方式64

三、德国职业资格认证实施模式67

(一)德国的证书系统67

(二)制定“双元制”教育标准的工作主体68

(三)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及颁发69

四、启示与借鉴70

(一)重新定位课程顶层设计原则70

(二)创建职业资格与职业教育的连接枢纽72

(三)采用工作本位学习方式73

(四)拓宽教育实施主体范围75

下篇 实施策略79

第四章 “双证”对接课程开发79

一、课程模式79

(一)课程模式构成要素79

(二)“双证书”教育课程体系结构81

二、“双证书”教育课程观84

(一)课程的哲学关系84

(二)“双证书”教育课程观的内涵91

三、“双证”对接课程知识特征93

(一)课程知识分类93

(二)课程知识学习方式94

四、“双证”对接课程开发模式95

(一)课程开发的路径95

(二)课程开发路径比较98

(三)“双证”对接课程开发过程99

五、“双证”对接课程开发主体的任务101

第五章 “双证”对接课程实施104

一、课程实施价值取向104

(一)忠实取向105

(二)相互调适取向105

(三)课程缔造取向105

二、课程实施的模式106

(一)兰德变革模式106

(二)罗根课程实施模式107

三、“双证”对接课程实施范式109

(一)课程实施范式基本结构109

(二)课程实施共同体111

(三)共同体成员的责任112

四、“双证”对接课程实施工作重点115

(一)教学文化建设115

(二)提升教学资源水平117

(三)建立校外课程实施体系118

第六章 “双证”对接教材建设120

一、教材设计理论基础120

(一)教材的含义121

(二)教材设计的基本理论122

二、“双证”对接教材设计思想125

(一)“双证”对接教材定义125

(二)教材对于“双证书”教育模式的独特意义126

三、“双证”对接教材设计范式128

(一)教育信息传播形式128

(二)“双证”对接教材设计人工范式的传播学模型129

(三)“双证”对接教材传播系统要素间的关系130

四、“双证”对接教材编写模式133

(一)教材编写模式组成要素134

(二)“双证”对接教材设计原则137

(三)“双证”对接教材编写实施步骤140

五、教材设计实例142

(一)分析专业教学标准142

(二)分析国家职业标准143

(三)制订教材编写大纲145

(四)教材导学系统设计155

第七章 “双证”对接课程认证159

一、课程认证工作主体及职责159

(一)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职责160

(二)教育管理者职责160

(三)课程专家职责160

二、课程认证工作实施程序161

三、主要工作内容162

(一)确认申请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62

(二)评价专业培养目标与国家职业标准的相符性162

(三)认证专业课程及其标准165

(四)认证课程考核形式和标准166

(五)审查认证课程开发文件、实施过程文件等167

第八章 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组织机构169

一、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组织169

(一)组织169

(二)不同视域下的教育组织171

(三)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组织内涵173

(四)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组织任务175

二、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组织模型178

(一)中间组织理论178

(二)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组织与中间组织特征比较181

三、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组织形态特征182

(一)组织结构182

(二)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管理组织建设基础183

(三)组织设计原则185

(四)组织成员187

(五)组织运行机制建设190

四、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组织职能192

(一)服务职能192

(二)指导职能193

(三)评价职能194

参考文献1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