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冷冲压模具设计难点与技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冷冲压模具设计难点与技巧
  • 刘占军,高铁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1176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冷冲模-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冷冲压模具设计难点与技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冲裁模设计难点与技巧1

1.1 排样与搭边的设计技巧2

1.1.1 排样利用率计算2

1.1.2 冲压排样设计方案3

1.1.3 搭边4

1.1.4 条料宽度和导尺间距离设计6

1.2 凸、凹模工作尺寸与公差计算技巧8

1.2.1 冲裁凸、凹模型面工作尺寸计算8

1.2.2 型面尺寸计算与给定9

1.2.3 凸、凹模尺寸线注法10

1.3 冲裁工艺力的计算技巧12

1.3.1 冲裁力计算12

1.3.2 卸料力F卸、推件力F推和顶件力F顶计算13

1.3.3 压力机公称压力的选择13

1.4 冲裁模压力中心的选定技巧13

1.4.1 复杂形状冲裁件排样模具的压力中心确定14

1.4.2 多凸模冲裁排样时模具的压力中心确定14

1.5 冲裁凹模设计技巧15

1.5.1 冲裁凹模的结构形式选择15

1.5.2 凹模结构尺寸计算17

1.6 冲裁凸模设计技巧20

1.6.1 凸模结构与装配设计20

1.6.2 凸模的结构尺寸设计22

1.7 冲裁模结构设计技巧23

1.7.1 卸料件的选择设计23

1.7.2 卸料件的尺寸设计25

1.7.3 卸料机构弹性元件的设计25

1.7.4 冲裁模导向装置设计30

1.7.5 冲压件的定位装置设计31

1.7.6 模具的出件与废料排出装置设计33

1.8 冲模设计程序技巧34

1.8.1 冲模设计准备工作34

1.8.2 模具结构的选择36

1.8.3 模具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37

1.8.4 冲裁间隙的计算与选择38

1.8.5 冲模设计步骤安排39

第2章 弯曲模设计难点与技巧40

2.1 弯曲件的工艺性审核技巧41

2.1.1 最小弯曲半径校核41

2.1.2 弯曲件直边高度校核41

2.1.3 弯曲件孔边距离校核42

2.1.4 增添工艺孔、槽43

2.1.5 切舌弯曲43

2.1.6 加添连接带43

2.1.7 定位工艺孔44

2.1.8 对称弯曲44

2.2 弯曲件的回弹计算与控制技巧45

2.2.1 影响回弹的因素45

2.2.2 回弹角的大小45

2.2.3 减小回弹45

2.3 弯曲件的展开尺寸计算技巧47

2.3.1 弯曲件的排样展开尺寸计算47

2.3.2 无圆角半径或小圆角半径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48

2.3.3 铰链式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49

2.3.4 棒料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50

2.4 弯曲力计算技巧50

2.4.1 自由弯曲力50

2.4.2 校正弯曲力51

2.4.3 顶件力或压料力F151

2.4.4 弯曲时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51

2.5 弯曲模间隙给定技巧51

2.6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技巧52

2.6.1 凸、凹模的圆角半径及凹模的深度计算52

2.6.2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与公差计算53

2.7 弯曲模工序安排及结构设计技巧54

2.7.1 弯曲件排样工序安排54

2.7.2 弯曲模相关结构设计56

2.7.3 常见弯曲件的模具结构选定56

第3章 拉深模设计难点与技巧61

3.1 圆筒形拉深件的拉深系数和工序计算技巧62

3.1.1 拉深系数计算62

3.1.2 无凸缘筒形件的拉深系数、拉深次数及半成品尺寸的确定62

3.1.3 有凸缘筒形件的拉深系数及工序尺寸确定技巧64

3.2 阶梯形件、锥形件、半球形件及抛物线形件的拉深尺寸确定技巧66

3.2.1 阶梯形件拉深尺寸确定技巧66

3.2.2 锥形件拉深尺寸确定技巧67

3.2.3 半球形件拉深尺寸确定技巧71

3.2.4 抛物线形件拉深尺寸确定技巧72

3.3 盒形件拉深的工艺计算技巧73

3.3.1 一次拉深盒形件坯料尺寸的确定技巧73

3.3.2 多次拉深盒形件坯料尺寸的确定技巧74

第4章 成形模设计难点与技巧76

4.1 冲压成形的分类技巧77

4.1.1 冲压成形的定义77

4.1.2 冲压成形的分类77

4.1.3 冲压成形的主要变形方式分类77

4.1.4 科学分类的重要意义78

4.2 翻孔和翻边工艺与模具设计技巧78

4.2.1 翻孔模具设计79

4.2.2 外缘翻边模具设计81

4.3 胀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技巧83

4.3.1 胀形工艺与胀形模83

4.3.2 胀形变形程度84

4.3.3 胀形力F的计算84

4.4 起伏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技巧84

4.4.1 起伏成形判断85

4.4.2 起伏成形工艺计算85

4.4.3 压制加强肋时所需的力计算86

4.5 缩口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技巧87

4.5.1 缩口变形程度的计算87

4.5.2 缩口后材料厚度的计算88

4.5.3 缩口的坯料计算88

4.5.4 缩口力F的计算89

4.6 旋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技巧89

4.6.1 旋压成形工艺89

4.6.2 旋压的模具设计89

4.7 校平和整形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技巧93

4.7.1 校平和整形的判断93

4.7.2 模具校平的压力计算94

4.8 成形模的零件设计技巧94

4.8.1 凸、凹模设计94

4.8.2 压边装置设计96

4.9 成形模设计程序技巧99

4.9.1 毛坯尺寸计算99

4.9.2 成形极限与成形系数计算100

4.9.3 确定成形方式进行工序设计107

4.9.4 成形力、成形功及压力机床的选用108

第5章 冷挤压模具设计难点与技巧109

5.1 冷挤压件的工艺性审核技巧110

5.1.1 冷挤压件的合理形状和成形极限的确定110

5.1.2 冷挤压件的尺寸精度确定112

5.2 冷挤压坯料的确定和表面处理技巧113

5.2.1 冷挤压坯料的确定113

5.2.2 坯料尺寸的计算113

5.3 冷挤压力的确定技巧114

5.3.1 冷挤压件变形程度的确定技巧114

5.3.2 挤压力的确定118

5.4 冷挤压模具设计技巧119

5.4.1 工作零件的设计119

5.4.2 顶杆、垫板的设计125

第6章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难点与技巧129

6.1 级进冲裁排样工位设计技巧130

6.1.1 级进冲裁排样方案的确定130

6.1.2 搭边尺寸的确定131

6.1.3 冲裁级进模的料宽(W)和进距(C)计算131

6.2 级进弯曲排样工位设计技巧132

6.2.1 展开尺寸的计算132

6.2.2 冲裁和弯曲的冲压方向133

6.2.3 分步弯曲成形133

6.2.4 减小回弹的措施133

6.3 级进拉深排样工位设计技巧134

6.3.1 工艺尺寸计算134

6.3.2 连续拉深排样134

6.3.3 料宽和进距的计算135

6.3.4 带料级进拉深的工艺计算137

6.4 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140

6.4.1 零件在条料上的排列与连接140

6.4.2 条料的送进与定位146

6.4.3 工步设计146

6.4.4 条料排样搭边值确定148

6.4.5 条料排样图的设计步骤148

6.5 多工位级进模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149

6.5.1 模架设计149

6.5.2 凹模设计149

6.5.3 凸模设计151

6.5.4 螺钉和定位销设计153

6.5.5 定位装置设计154

6.5.6 托送装置(托料块、托料销、托钉)设计156

6.5.7 卸料装置设计157

6.5.8 斜楔与滑块装置设计158

6.5.9 其他装置设计159

6.5.10 自动检测保护装置设计162

6.6 多工位级进模尺寸计算和合理标注162

6.6.1 级进模基准型面的构成与意义162

6.6.2 级进模凹模型面尺寸计算163

6.6.3 多工位级进模型面尺寸的标注方法163

6.7 精密多工位级进模结构特点164

6.7.1 模具的精密性和可靠性设计164

6.7.2 条料的正常送进及其精密性设计166

6.7.3 自动检测保护装置设计168

6.7.4 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169

6.7.5 保证模具维修简便169

6.7.6 高速冲压用级进模的结构特点171

第7章 模具设计难点与技巧实例精析172

7.1 冲裁模设计典型实例精析173

7.1.1 带固定卸料定位板的落料模173

7.1.2 带弹性卸料板的落料模173

7.1.3 上出件落料模174

7.1.4 打料出件落料模174

7.1.5 切边模的典型结构175

7.1.6 冲孔模的典型结构177

7.1.7 复合模的典型结构180

7.2 弯曲模设计典型实例精析181

7.2.1 V形弯曲模典型结构181

7.2.2 U形弯曲模典型结构182

7.2.3 带凸缘U形弯曲模183

7.2.4 W形弯曲模183

7.2.5 Z形弯曲模183

7.2.6 卷圆模184

7.2.7 卷边模184

7.2.8 咬口模185

7.2.9 侧弯模186

7.2.10 倒冲弯曲模187

7.3 拉深模设计典型实例精析187

7.3.1 首次拉深模典型结构187

7.3.2 落料拉深模典型结构189

7.3.3 二次拉深模典型结构189

7.4 成形模设计典型实例精析191

7.4.1 缩口模的典型结构191

7.4.2 扩口模的典型结构191

7.4.3 胀形模的典型结构192

7.4.4 翻边模的典型结构192

7.5 冷挤压模设计典型实例精析193

7.5.1 冷挤压模的典型结构193

7.5.2 冷挤压模具设计实例194

7.6 连续模设计典型实例精析196

7.6.1 电器插座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196

7.6.2 侧弯支座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199

7.6.3 铰链支座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01

7.6.4 支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04

7.6.5 支撑板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06

7.6.6 角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08

7.6.7 拉簧钩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10

7.6.8 接插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12

7.6.9 卷圆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15

7.6.10 托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17

7.6.11 安装座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19

7.6.12 摇臂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21

7.6.13 弹力支座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24

7.6.14 护板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26

7.6.15 角撑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28

7.6.16 铰链垫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30

7.6.17 滚珠卡板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32

7.6.18 右内筒支撑板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34

7.6.19 双角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36

7.6.20 插接板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39

7.6.21 衣服卡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41

7.6.22 电器内板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43

7.6.23 风扇支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46

7.6.24 发卡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49

7.6.25 簧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52

7.6.26 角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54

7.6.27 接线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56

7.6.28 压簧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58

7.6.29 弹簧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59

7.6.30 接插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61

7.6.31 定位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63

7.6.32 开关座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64

7.6.33 侧弯支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266

参考文献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