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职业教育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职业教育史
  • 谢长法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04706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职业教育-教育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职业教育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实业教育的引入与实业学堂的萌芽1

第一节 传教士和早期驻外公使对西方国家实业教育的引入1

一、传教士与西方实业教育的引入1

二、早期驻外公使与实业教育的引入3

第二节 早期改良派和维新派对西方国家实业教育的介绍8

一、早期改良派对西方国家实业教育的介绍8

二、维新派对西方国家实业教育的介绍11

第三节 实业学堂的早期萌芽14

第二章 实业教育制度的引入与确立18

第一节 赴日考察学务与实业教育制度的引介18

一、甲午战争后赴日考察学务热的产生18

二、主要的学务考察与实业教育制度的引介20

三、罗振玉的赴日考察学务与实业教育31

第二节 《教育世界》与实业教育制度的引入36

一、对日本实业教育制度的译介36

二、对西方国家实业教育的介绍38

第三节 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42

一、实业教育制度确立的背景43

二、学制的制定与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46

第三章 实业教育的发展53

第一节 实业学堂的初步发展与实业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53

一、学部成立前实业学堂的初步发展53

二、实业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55

第二节 实业学堂的发展与管理57

一、学部成立后实业学堂的发展概况57

二、学部对于实业教育发展的管理62

第三节 女子职业学校的产生66

一、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滥觞66

二、女子职业学校的产生梗概69

三、女子职业学校的影响作用75

第四章 实业教育的改革与职业教育的兴起78

第一节 实业教育的变革与实业学校的发展78

一、临时政府教育部关于实业教育的改革措施78

二、实业学校的初步发展82

第二节 黄炎培与实用主义教育的号召及倡导87

一、对实用主义教育的号召与倡导87

二、促进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与定型92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孕育与引入95

一、早期职业教育思想的酝酿95

二、黄炎培的教育考察与职业教育的孕育与引入97

第四节 职业教育在中国的萌生103

一、对职业教育的初步认识和探讨103

二、赴日本、菲律宾教育考察团与职业教育的萌生108

第五节 江苏省教育会与民初的职业教育112

一、创办“职业教育研究会”,专事职业教育研究114

二、组织职业教育讲演,开展职业教育宣传116

三、刊行《教育研究》杂志,促进职业教育探讨117

四、出版职业教育书籍,推动职业教育发展118

第五章 实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与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120

第一节 实业教育制度的改革121

一、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与实业教育制度的改革121

二、教育部有关发展实业教育的举措126

三、留美学生和杜威来华对美国职业教育的引介129

第二节 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133

一、《学制系统草案》关于职业教育的规定133

二、对《学制系统草案》关于职业教育的评议135

三、孟禄的来华教育调查与职业教育制度的倡导140

四、中华教育改进社与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144

五、《学校系统改革案》与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147

第六章 职业教育的发展149

第一节 “新学制”下各省市发展职业教育的新举措149

第二节 教育社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154

一、全国教育会联合会155

二、中华教育改进社156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与《新学制职业科课程标准》的订定157

第三节 女子职业学校的发展159

一、从自发到规范:民初的女子职业学校159

二、职业教育思潮下女子职业学校的发展163

三、女子职业学校在发展中的问题170

第七章 国民政府抗战前的职业教育176

第一节 强化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176

一、全国教育会议与职业教育政策的初定176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职业教育政策的彰显178

第二节 确定职业教育指导方针,规范职业教育发展方向181

一、限制普通中学设立的规定181

二、制定实施职业教育的方法183

三、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184

四、“国联教育考察团”与“赴欧考察教育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言186

五、《职业学校法》等法规的颁布188

第三节 厉行职业教育发展措施,保障职业教育合理发展191

一、颁发规范职业教育发展的规章和文件192

二、对国内职业教育的视察与督导196

三、全国职业学校及中小学劳作科成绩品展览会暨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的举办201

第四节 完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4

一、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和政策204

二、政策调整下职业教育的新发展209

第八章 抗战时期的职业教育221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221

第二节 发展初等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多元化223

一、创设县市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实行职业学校分区设立制度223

二、国立中学增设职业科226

三、创设国立职业学校227

四、举办职业和技术人员训练班227

第三节 制定各种奖励措施,保障职业教育顺利发展230

一、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建设230

二、编订教学指导文件,奖励教材编写出版232

第四节 推行职业补习教育,加强建教合作实施234

一、职业补习教育的推行234

二、建教合作的实施235

第九章 战后职业教育的演进238

第一节 “建国以教育为第一”,“以职业教育为基础”238

一、社会建设有赖职业教育238

二、职业学校的岌岌可危之境239

三、有关战后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241

第二节 战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244

一、恢复、增设国立职业学校245

二、增设地方职业学校,发展地方职业教育248

三、鼓励、保障私立职业学校的创设与发展252

第十章 中华职业教育社与职业教育256

第一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与中华职业学校的创办256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256

二、中华职业学校的创办259

第二节 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探讨263

一、创办《教育与职业》264

二、集会研讨266

三、刊行职业教育理论著作270

四、黄炎培与职业教育的理论探讨272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宣传和推行275

一、组织职业教育调查,开展职业教育讲演275

二、举办职业教育成绩展览会277

三、合办暨代办职业教育事业279

第四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职业教育实践(1927~1937)281

一、中华职业学校的续办281

二、发展职业补习教育285

三、推进职业教育理论研究289

第五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职业教育实践(1937~1949)291

一、抗战时期的职业教育实践292

二、战后的职业教育实践295

第十一章 职业教育理论探讨的先行者举概300

第一节 职教社创办者的杰出代表:顾树森、蒋维乔、穆藕初300

一、顾树森:职业教育理论的早期开拓者300

二、蒋维乔:对职业教育的引入和倡导303

三、穆藕初:一位实业家的职业教育情怀307

第二节 职教社的优秀社员:任鸿隽、庄泽宣、廖世承310

一、任鸿隽:“昙花一现”的实业教育论310

二、庄泽宣:来自海外的职业教育理论探讨314

三、廖世承:“新学制”职业教育地位确立的推进者316

第三节 蒋梦麟的职业教育思想319

一、早年的职业教育情结319

二、对职业教育理论的探讨321

三、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批评与建议323

第十二章 近代中国的职业指导325

第一节 职业指导在中国的滥觞与兴起325

一、职业指导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原因325

二、庄泽宣与清华学校的职业指导328

第二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与职业指导的理论探索和初步实践(1917~1927)335

一、对职业指导知识的宣传和理论的探讨335

二、职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与实践活动340

三、“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的开展345

四、职业指导的进一步推广347

五、职业指导理论研究的新进展349

第三节 国民政府抗战前职业指导之概况353

一、职业指导法制化:《设立职业指导所及厉行职业指导案》的颁布354

二、中华全国职业指导机关联合会的成立355

三、全国职业教育讨论会对职业指导的推动356

四、《各省市县教育行政机关暨中小学校施行升学及职业指导办法大纲》的颁发和《职业指导参考资料》的印行357

五、全国高校职业介绍机关的设立360

六、学校职业指导的开展365

第四节 上海职业指导所与职业指导的推进(1927~1937)366

一、实施职业指导活动367

二、编写、出版职业指导书籍368

三、组织举行上海市职业指导运动369

四、开办“职业指导训练所”369

第五节 职业指导理论探讨的发展370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职业指导理论研究370

二、职业指导专号的出版375

三、职业指导理论著作的出版376

第六节 抗战时期及战后职业指导的实施377

一、制定职业指导的相关政策378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各职业指导所的职业指导实践380

三、职业指导书籍的编写(译)与出版383

第十三章 职业指导理论探讨的先行者举概386

第一节 邹韬奋:早年的职业指导情结386

一、关于职业指导的内涵、目的和作用387

二、关于职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388

三、致力倡导、实践职业指导的科学化391

第二节 顾树森:职业指导理论的重要奠基者394

一、构建中国职业指导理论394

二、对西方职业指导的引介395

第三节 廖世承:一位中学教育家的职业指导探索397

一、对职业指导理论的探讨和认识397

二、注重中学职业指导400

三、强调测验对职业指导的功用402

第四节 刘湛恩:优秀的职业指导活动家和理论家403

一、职业指导之活动404

二、职业指导之思想408

结语417

主要参考文献419

后记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