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游牧走向定居 清代内蒙古东部农村社会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从游牧走向定居 清代内蒙古东部农村社会研究
  • 王玉海,王楚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166529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农村社会学-研究-内蒙古-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游牧走向定居 清代内蒙古东部农村社会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动机与范围3

第二节 研究资料和研究状况简介8

第三节 理论方法15

第二章 农村形成的基础:农业人口的出现与农业经济的形成19

第一节 农业人口的构成:农业移民和蒙古牧民的农业化22

一、农业移民22

二、农业化的蒙古人33

第二节 农村经济的形成:农垦与牧业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型35

一、自然转型阶段36

二、强制转型阶段47

第三章 农村社会单位的出现:农业村落的形成及其初始形态53

第一节 农业村落的形成55

一、农业村落的形成类型55

二、农业村落形成的特点69

第二节 农业村落的初始形态88

一、村落名及所反映的村落特征88

二、村落的规模和布局95

第四章 农村的土地形态:农村土地的占有类型及使用类别105

第一节 土地占有类型107

一、内仓地107

二、外仓地109

三、闲散王公、台吉、塔布囊的占有地111

四、生计地或福分地112

五、庙地114

六、旗属官员和王府差民领有的土地115

七、无租三园地和黑地117

第二节 土地的使用类别121

一、农耕地的使用类型121

二、三园地的形成与使用130

三、村民公用地的形成和使用形式132

第五章 社会分层与流动:农村的阶级和阶层135

第一节 地东及其阶级属性137

一、蒙古王公138

二、台吉、塔布囊146

三、蒙古僧侣贵族151

四、蒙古平民和箭丁153

五、公主陪嫁人157

第二节 揽头的种类及其与地东和租户间的关系159

一、揽头的构成159

二、揽头承揽土地的方法162

三、揽头的种类164

四、揽头与地东和租户之间的关系167

第三节 地户的构成与阶级分析174

一、大粮户176

二、佃户中的中等阶层178

三、佃户中的贫困阶层180

四、租户183

第四节 耪青与雇工184

一、耪青的种类及其阶级属性184

二、雇工的种类与性质189

第五节 行商、匠人与铺户192

一、行商的种类与性质192

二、匠人197

三、铺户的构成与阶级属性199

第六章 农村的社会组织:组织类型与功能205

第一节 官方组织207

一、乡牌组织的设立及其职能208

二、辅助性的官方基层组织——太平社与团练会213

三、清末新政后设立的官方基层组织——警务局218

第二节 民间组织219

一、村民自卫组织219

二、会道门组织222

第七章 交流与摩擦:农村的民族229

第一节 农村的民族构成与分布231

一、农村的民族构成231

二、农村的民族分布232

第二节 农村的民族关系234

一、蒙汉人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234

二、蒙汉民族间的矛盾及其实质236

第八章 对立与调适:农村社会的矛盾运动253

第一节 各族封建剥削阶级与各族劳动人民的矛盾255

一、蒙古族农牧民抗暴政、抗官差和反摊派斗争257

二、抗垦斗争263

三、汉族农民的反增租和反清丈斗争264

第二节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阶层的矛盾和斗争268

一、清廷与蒙古王公贵族在土地问题上的博弈268

二、蒙古王公贵族内部在土地权益上的争夺271

三、蒙汉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273

第九章 兼容与互渗:农村的精神文化277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宗教活动279

一、宗教信仰的多元化279

二、宗教活动的多样化283

第二节 文化教育293

一、义学与书院293

二、私塾与学堂295

三、农村中蒙古人的教育297

参考文献300

后记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