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岩石学简明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岩石学简明教程
  • 成都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5038·新367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岩石学简明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一、岩石与岩石学的概念1

二、岩石学的研究方法1

三、岩石学发展简史2

第一篇 岩浆岩5

第一章 总论5

第一节 岩浆5

第二节 岩浆岩6

第三节 岩浆岩的物质成分6

一、岩浆岩的矿物成分6

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8

三、岩浆岩的矿物共生组合与化学成分的关系9

第四节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11

一、岩浆岩的结构11

二、岩浆岩的构造18

第五节 岩浆岩的产状和相21

一、岩浆岩的产状21

二、岩浆岩的相24

第六节 岩浆岩的分类和命名27

一、岩浆岩的分类27

二、岩浆岩的命名33

第一节 橄榄岩—苦橄岩类34

一、一般特征34

第二章 各论34

二、侵入岩—橄榄岩类35

三、喷出岩—苦榄岩类42

第二节 辉长岩—玄武岩类44

一、一般特征44

二、侵入岩—辉长岩类45

三、喷出岩—玄武岩类53

第三节 闪长岩—安山岩类57

一、一般特征57

二、侵入岩—闪长岩类58

三、喷出岩—安山岩类61

一、一般特征64

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64

第四节 花岗岩—流纹岩类64

二、侵入岩—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类65

三、喷出岩—流纹岩和英安岩类70

第五节 正长岩—粗面岩类73

一、一般特征73

二、侵入岩—正长岩类74

三、喷出岩—粗面岩类76

第六节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79

一、一般特征79

二、侵入岩—霞石正长岩类80

三、喷出岩—响岩类82

第七节 脉岩类84

一、煌斑岩84

三、伟晶岩88

二、细晶岩88

第八节 火山碎屑岩类90

一、一般特征90

二、火山碎屑岩的物质成分91

三、火山碎屑岩的结构92

四、火山碎屑岩的构造93

五、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和命名95

六、火山碎屑岩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96

七、产状分布变化与工业用途99

一、玄武岩浆100

三、橄榄岩浆100

二、花岗岩浆100

第一节 原生岩浆100

第三章 岩浆岩的成因100

四、安山岩浆101

第二节 岩浆的来源101

第三节 岩浆的演化103

一、分异作用103

二、同化作用106

三、复合作用106

第四节 主要岩浆岩的成因107

一、超基性岩类的成因107

二、玄武岩类的成因107

三、安山岩类的成因107

四、花岗岩类的成因108

第五节 岩浆岩的共生组合、分布与构造和矿产的关系108

一、前造山期岩套109

二、同造山期岩套110

三、后造山期岩套111

第四章 岩浆岩的研究方法112

第一节 物质成分的研究112

一、岩浆岩的分类和命名112

二、物质成分的室内研究113

第二节 侵入岩的研究115

一、侵入体和围岩的接触关系115

二、侵入岩体相带的划分116

三、侵入杂岩中侵入期的划分116

四、侵入体中原生构造的测量117

第三节 火山岩的研究118

一、火山岩系剖面的研究118

六、侵入体时代的确定118

五、脉岩的研究118

二、火山口的确定120

三、次火山岩(潜火山岩)的认识121

四、水下和陆上火山岩的区分122

第二篇 沉积岩123

第一章 总论123

第一节 概述123

一、沉积岩的一般特征123

二、沉积岩的分布125

第二节 沉积岩的形成作用125

一、沉积物质的形成一母岩的风化作用125

二、风化产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128

三、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和沉积岩的后生作用137

第三节 沉积岩的构造和颜色142

一、概述142

二、层理构造142

三、层面构造151

四、变形构造154

五、生物成因构造156

六、化学成因构造158

七、沉积岩的颜色161

第二章 各论163

第一节 沉积岩的分类163

第二节 碎屑岩163

一、碎屑岩的一般特征163

二、粗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172

三、中碎屑岩类—砂岩175

四、细碎屑岩类—粉砂岩181

五、碎屑岩的主要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特性182

第三节 粘土岩183

一、粘土岩的物质成分183

二、粘土岩的特征184

三、粘土岩的主要类型186

四、粘土岩的研究方法和实际意义188

第四节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190

一、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的生成方式和分类190

二、硅质岩类191

三、碳酸盐岩类192

四、盐岩类218

二、沉积相的分类220

一、沉积相的概念220

第三章 沉积相220

第一节 相的概念及分类和鉴定标志220

三、沉积相的鉴定标志222

第二节 大陆相组222

一、概述222

二、河流相224

三、冲积扇相228

四、湖泊相228

五、沼泽相231

第三节 过渡相组231

一、概述231

二、三角洲的类型232

三、三角洲沉积亚相划分233

第四节 海相组235

一、概述235

二、海岸相241

三、潮坪泻湖相243

四、陆棚相248

五、次深海相250

六、深海相250

第五节 碳酸盐沉积相250

一、碳酸盐沉积环境251

二、碳酸盐沉积相划分方案251

一、变质作用和变质岩260

第一节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基本概念260

第一章 总论260

第三篇 变质岩260

二、变质作用因素261

三、变质作用的类型264

四、变质作用的界限265

第二节 变质岩的物质成分266

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266

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266

三、变质岩矿物共生组合的规律268

第三节 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269

一、变质岩的结构269

二、变质岩结构的观察描述和命名276

三、变质岩的构造276

第四节 变质岩的分类279

第二章 变质岩各论——常见的变质岩类型281

第一节 动力变质岩类281

一、概述281

二、动力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282

三、主要的动力变质岩283

四、动力变质岩带的工作方法285

第二节 热接触变质岩类285

一、概述285

二、热接触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286

三、主要的热接触变质岩288

四、热接触变质岩区的工作方法290

二、区域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291

一、概述291

第三节 区域变质岩类291

三、主要的区域变质岩294

四、区域变质岩区的工作方法299

第四节 混合岩类299

一、概述299

二、混合岩的分类和命名300

三、主要的混合岩301

四、混合岩区的工作方法304

第五节 交代变质岩类304

一、概述304

二、交代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305

三、主要的交代变质岩305

四、交代变质岩区的工作方法308

第三章 变质作用和原岩性质的研究309

第一节 变质作用的研究309

一、变质带的概念309

二、变质相概述310

三、变质相系的概念311

第二节 变质岩原岩性质的识别与恢复313

一、地质产状和岩石组合314

二、矿物成分和矿物共生组合314

三、结构、构造特征314

四、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314

五、副矿物特征317

主要参考文献3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