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革命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革命史
  • 胡占君,薛国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091341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革命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民主革命的社会条件1

第一节 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前提1

一、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1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5

三、深刻影响近代中国的欧洲资本主义崛起及对外扩张12

第二节 中国民主革命的特殊社会条件16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6

二、中国民主革命领导阶级的出现25

第二章 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34

第一节 农民阶级革命派的反抗斗争34

一、前所未有的农民运动34

二、自相残杀导致失败的历史悲剧40

三、农民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44

第二节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47

一、维新运动的准备和兴起47

二、百日维新及其失败53

三、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及教训55

第三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58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成长壮大58

二、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68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76

四、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历史教训79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84

第一节 新旧民主革命转变的历史动因84

一、冲破封建思想的围城——新文化运动84

二、政治经济的新变动86

三、十月革命的影响88

第二节 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90

一、五四运动的概况90

二、划时代的意义92

三、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青年93

第三节 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97

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97

二、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最初成果113

第四章 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失败120

第一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与高涨120

一、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120

二、国民革命的兴起127

三、国民革命的高潮130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失败134

一、统一战线内部的分化134

二、北伐后期的严峻形势139

三、国民革命的夭折142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148

一、中共四大148

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发表151

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153

第五章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拓性探索156

第一节 国民党政权的黑暗统治156

一、国民党统治下的政治156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经济161

三、国民党统治下的文化163

第二节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165

一、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行不通165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基本形成171

三、中国革命的复兴176

四、中间派寻求中国出路的主张和活动181

第三节 探索革命新道路中的曲折184

一、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的出现184

二、“左”倾错误导致革命危机186

三、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89

第六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5

第一节 推动国共再度合作的因素195

一、日本加紧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5

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199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208

四、时局转变的枢纽——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11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216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16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独立自主的原则220

第七章 伟大的抗日战争224

第一节 全民族抗战高潮的掀起224

一、国民党的正面战场224

二、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230

三、其他阶层的抗日活动23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39

一、日本侵华政策的调整及其对国民党集团的影响239

二、反对国民党分裂投降的斗争241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47

四、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252

五、克服困难 坚持抗战256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65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中国战场的局部反攻265

二、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和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267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271

第八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79

第一节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79

一、推动国共和谈的因素279

二、争取和平民主的重大斗争284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91

一、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291

二、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295

三、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302

第三节 新中国的诞生307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略30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10

三、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历史经验311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314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314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任务和党的方针314

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斗争317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3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328

一、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328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性胜利335

第十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345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345

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345

二、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构想348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352

第二节 在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失误354

一、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354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56

三、全党反右倾斗争359

四、政治上“左”倾错误继续发展361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陷入误区的探索366

一、“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366

二、“文化大革命”的过程370

三、“文化大革命”评析372

四、二十年探索的总结375

第十一章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历史性飞跃385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转折385

一、徘徊中前进的两年385

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388

三、拨乱反正的全面完成391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胜利398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398

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突破40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4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