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6辑 第9册 唐代诗僧的创作论研究 诗歌与佛教的综合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彭雅玲著;龚鹏程主编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644960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6辑 第9册 唐代诗僧的创作论研究 诗歌与佛教的综合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1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2
第三节 研究的进路4
一、类型研究5
二、语言研究6
第四节 研究史的回顾:关於唐代诗僧的研究9
一、古人对唐代诗僧的批评10
(一)文人的看法11
(二)僧人的看法15
(三)小结17
二、今人研究唐代诗僧概况18
(一)辑校诗僧诗歌19
(二)注解赏析诗僧诗歌20
(三)研究专著及论文22
1.诗僧的分类与分期23
2.诗僧的生平23
3.诗僧的诗论24
4.诗僧的诗作28
第五节 本文的架构29
第二章 「诗僧」一词考辨33
第一节 「诗僧」一词的出现33
第二节 「诗僧」一词使用背后的含义36
第三节 当前学界对於「诗僧」一词的定义39
第四节 唐宋人使用「诗僧」一词的历史考察41
一、(唐)严维、皇甫曾、刘长卿、卢纶、李端、钱起、顾况42
二、(唐)刘禹锡45
三、(唐)高仲武48
四、(唐)白居易49
五、(宋)赞宁51
第五节 本文对「诗僧」的定义53
第三章 创作主体与创作对象——以皎然的「境」论为中心55
第一节 「境」字的意义:从一般用法到佛教唯识的转变57
第二节 创作主体对於创作对象的呈现63
一、取境之说63
二、造境之说72
第三节 创作对象对於创作主体的触发:缘境之说74
第四节 创作主体与创作对象的辩证关系:境象的虚实二义77
第五节 小结82
第四章 创作手法与创作内容——以皎然、齐己、虚中三人的诗格为代表85
第一节 诗僧重视诗法的文学背景85
一、初唐声律学的继承与发展86
二、受到科考重视声律的影响88
三、因应诗会联句品第的需要90
四、从雕饰到放荡的文学风潮94
第二节 诗法术语与佛教名相的关系98
一、「门」的意义及转变98
二、「势」的意义及转变102
第三节 创作技巧举隅106
一、切题的要领107
二、对仗的方法109
三、构句的经营113
四、题材的掌握114
五、象徵与比兴115
六、用典的原则118
七、模仿的层次120
八、俗语的操作121
第四节 小结122
第五章 创作与信仰——诗歌与修悟的关系125
第一节 反面的立场:「诗魔」问题的提出125
一、诗魔释义127
二、诗魔的概念源自小乘的传统128
三、诗僧对於诗魔问题的对治131
第二节 正面的立场:诗禅理论的雏型出现134
一、诗禅相妨到诗禅互济的转变135
二、类比性的理论思维及诗禅理论的发展138
(一)诗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静138
(二)诗禅对举的大量出现142
(三)诗为儒者禅144
第三节 小结147
第六章 语言与真理——诗语、意义与存有之间的关系149
第一节 语言与真理:佛教的观点略述149
第二节 诗僧直接论述语言与真理的关系152
第三节 诗僧展现诗语言的宗教向度153
一、悟道153
二、证道157
三、明道164
四、小结:诗僧运用诗语言的策略171
(一)对话场域的开启171
(二)符码语与感兴语的交替运用173
第四节 诗僧所呈现的对应/开显的真理观:存有——诗歌——生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174
第七章 结论181
第一节 唐代诗僧的创作论综述181
第二节 唐代诗僧对诗论的贡献182
一、发展创作主体的审美理论:从诗格的内容反省182
二、对於诗歌创作技巧的整理:从诗格的形式反省183
三、奠定宋代诗禅理论的雏型:从诗作反省——理论与实际的并进183
四、超越语言表述真理的困境:从诗语反省——对话与辩证的双轨184
第三节 唐代诗僧创作论的定位184
一、就文学批评史而言184
二、就禅教史而言185
第四节 研究成果及未来的发展186
附录189
附录一:唐僧作诗名录及存诗数量189
附录二:历代僧人现存别集一览表205
附录三:中唐江左诗僧的地理考察219
附录四:从「诗」、「偈」的发展看诗僧的创作223
参考书目227
热门推荐
- 393422.html
- 1834237.html
- 3326869.html
- 2817292.html
- 2335310.html
- 2130459.html
- 2917596.html
- 2162608.html
- 2887147.html
- 1164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5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5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7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3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3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5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3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13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0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