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方法及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静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2796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土壤生态学-调查研究;土壤生态学-评估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方法及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的理论及方法研究1
1.1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相关概念3
1.1.1土地利用与功能3
1.1.2土地生态系统3
1.1.3土地生态功能4
1.1.4土地生态状况6
1.2土地生态状况调查监测研究7
1.2.1中国土地生态状况调查监测网络体系8
1.2.2中国土地生态状况调查监测指标体系9
1.2.3全国土地生态状况调查监测总体框架设计11
1.3土地生态状况调查方法12
1.3.1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流程12
1.3.2土地生态状况指标调查方法14
1.3.3土地生态状况外业补充调查与布点采样19
1.4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研究19
1.4.1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框架19
1.4.2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22
1.4.3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方法29
第2章 西部生态脆弱区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33
2.1引言33
2.2研究区概况33
2.3西部生态脆弱区(甘肃)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技术方法34
2.3.1土地生态状况调查指标与方法34
2.3.2土地生态状况质量评估指标构建与综合评估36
2.4西部生态脆弱区(甘肃)土地生态状况质量准则层评估结果37
2.4.1土地生态自然基础状况37
2.4.2土地生态结构状况41
2.4.3土地生态退化情况45
2.4.4生态建设与保护状况48
2.4.5西部生态脆弱区特征53
2.5西部生态脆弱区(甘肃)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结果57
2.5.1甘肃省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结果57
2.5.2评估结果合理性分析61
2.5.3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尺度选定及合理性分析64
2.6西部生态脆弱区(甘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66
2.6.1土地生态与生态服务功能66
2.6.2甘肃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67
2.6.3甘肃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72
2.7西部生态脆弱区(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建设73
2.7.1生态安全屏障建设73
2.7.2甘肃省生态安全屏障作用与建设74
2.7.3甘肃省生态功能区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78
2.8西部生态脆弱区(甘肃)生态保护红线划定86
2.8.1生态保护红线86
2.8.2甘肃省生态保护红线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构建89
2.8.3甘肃省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方法90
2.9西部生态脆弱区(甘肃)土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98
第3章 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100
3.1引言100
3.2调查与评估区域概况101
3.2.1调查与评估区范围101
3.2.2自然环境概况101
3.3江苏省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补充提取102
3.3.1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指标构建与获取102
3.3.2资料收集107
3.4江苏省各区域土地生态状况与障碍因子分析107
3.4.1江苏省各区域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分析107
3.4.2江苏省各区域障碍因子分析116
3.5土地生态状况综合评估数据库建库问题解决方案122
3.5.1调查与评估数据边沿匹配处理122
3.5.2栅格数据对齐处理125
3.5.3江苏省土地生态数据库建设129
3.6江苏省土地生态状况与障碍因子分析133
3.6.1土地生态状况自然基础性指标分析133
3.6.2土地生态状况结构性指标分析135
3.6.3土地生态污染、损毁、退化情况137
3.6.4生态建设与保护状况138
3.6.5土地生态状况综合评估分析140
3.6.6江苏省障碍因子分析141
3.6.7评估结果合理性分析与匹配分析143
3.7江苏省土地生态状况空间分布格局144
3.7.1土地生态状况的空间异质性145
3.7.2土地生态状况的空间关联性152
3.7.3土地生态状况的空间结构160
3.8江苏省土地生态综合区划166
3.8.1土地生态区划的原则及方法166
3.8.2研究区土地生态区划方案168
3.8.3不同类别土地生态区的建设与管理172
3.9成果应用与政策建议176
3.9.1成果应用建议176
3.9.2政策建议178
3.10结论与建议179
第4章 西南山区生态敏感区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183
4.1引言183
4.2研究区概况183
4.2.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83
4.2.2自然区域特征184
4.2.3社会经济条件184
4.3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方法确定185
4.3.1评估指标及标准化处理185
4.3.2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188
4.4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指标数据整合190
4.4.1指标数据整合原则190
4.4.2指标数据整合分类191
4.4.3指标数据平衡检验191
4.4.4指标数据平衡调整及结果191
4.5数据库建设201
4.5.1建库目标与内容201
4.5.2建库及汇总原则204
4.5.3建库软件与数学基础204
4.5.4数据格式205
4.5.5数据库结构205
4.5.6数据库建设过程206
4.5.7质量控制208
4.5.8特殊问题说明209
4.5.9成果汇交组织形式210
4.6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210
4.6.1评估分值测算结果210
4.6.2障碍因子测算211
4.6.3评估级别划分214
4.6.4区域土地生态状况指标层评估结果分析215
4.6.5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结果分析226
4.6.6城镇综合评估结果分析229
4.7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分区应用研究234
4.7.1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区划分原则234
4.7.2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法235
4.7.3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划分结果236
4.8西南山区生态敏感区生态红线划定应用237
4.8.1土地生态红线划定原则238
4.8.2土地生态红线划定方法239
4.8.3西南山区生态敏感区土地生态红线划定结果239
4.9土地生态系统保护问题与改善建议240
4.9.1土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240
4.9.2土地生态系统管理与保护的建议241
4.10结论242
第5章 中原经济区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245
5.1引言245
5.2河南省概况245
5.2.1地理概况245
5.2.2河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246
5.3中原经济区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方法248
5.3.1土地生态状况调查指标体系与提取方法248
5.3.2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方法248
5.4中原经济区土地生态调查与评估250
5.4.1土地生态状况自然基础性状况与障碍因子分析250
5.4.2土地生态状况结构性状况与障碍因子分析257
5.4.3土地污染、损毁、退化状况263
5.4.4生态建设与保护状况264
5.4.5区域性指标268
5.4.6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268
5.5中原经济区土地生态管护分区与政策建议273
5.5.1土地生态管护分区及问题分析273
5.5.2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政策建议279
5.6结论281
第6章 西部能源开发与耕地新垦区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283
6.1调查与评估区域概况283
6.1.1自然条件283
6.1.2社会经济条件284
6.1.3土地利用现状285
6.2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285
6.3土地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数据检查与修正287
6.3.1检查内容287
6.3.2选取检查单元287
6.3.3数据检查与问题成因287
6.3.4综合评估结果修正与验证289
6.4数据整合与数据库建设290
6.4.1数据整合技术路线290
6.4.2数据整合工作内容及方法290
6.4.3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建立291
6.5内蒙古自治区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结果分析293
6.5.1区域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293
6.5.2城镇土地生态状况质量评估结果302
6.6内蒙古自治区土地生态状况质量障碍因子诊断307
6.6.1区域土地生态状况质量障碍度分析307
6.6.2城镇土地生态状况质量障碍度分析308
6.6.3典型区域土地生态状况质量障碍度分析308
6.7成果应用与土地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建议312
6.8结论313
第7章 黄淮海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315
7.1引言315
7.2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概况316
7.2.1地理位置316
7.2.2徐州市自然与经济概况316
7.2.3徐州市采煤塌陷地概况317
7.3黄淮海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状况调查321
7.3.1矿区土地生态系统概念321
7.3.2矿区土地生态状况调查方案322
7.3.3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特征分析325
7.4黄淮海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状况质量综合评估340
7.4.1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技术与方法340
7.4.2土地生态状况评估结果分析346
7.4.3徐州市土地生态状况质量障碍因子分析352
7.5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退化成因与保护对策353
7.5.1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退化成因分析353
7.5.2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策354
参考文献357
附录359
热门推荐
- 1491184.html
- 2510441.html
- 3486415.html
- 3569759.html
- 1093899.html
- 404114.html
- 1558230.html
- 819768.html
- 2592341.html
- 2402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1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3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8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8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2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2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7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8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7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0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