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生态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京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8395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环境生态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生态学基础1
第一节 生态学原理及系统生态学1
一、生态学与生态系统1
二、生态系统结构3
三、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5
第二节 人类与环境变化8
一、人类的起源、进化与环境8
二、人类的发展与环境9
三、人类与地球圈层10
第三节 人口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13
一、人口发展14
二、环境承载人口的能力16
三、人口对资源的压力、生态环境的影响17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3
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解23
二、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24
三、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4
第五节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手段25
一、环境生态学的发展26
二、环境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内容27
三、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28
四、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趋势29
主要参考文献30
一、生态系统31
第二章 环境、人类与生态平衡31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服务功能31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2
三、复合生态系统34
第二节 生态平衡35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35
二、生态平衡的特征36
三、生态平衡的调节因素37
四、生态平衡失调的特征与影响因素39
五、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健康40
一、环境安全的概念和研究意义41
第三节 环境安全与人类41
二、土壤环境安全与人类42
三、水环境安全与人类43
四、大气安全与人类44
五、温室效应45
六、酸雨48
第四节 环境及资源50
一、资源概述50
二、土地资源51
三、水资源53
四、资源环境安全评价59
主要参考文献61
第三章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63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64
一、环境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65
二、环境是生物的能量和物质来源65
三、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信息联系65
四、环境因子的作用65
第二节 人类对环境因子的作用70
一、人类对生物圈的作用71
二、人类对地貌的影响71
三、人类对土壤的影响72
四、人类对大气的影响73
六、人类活动对能源资源的影响74
五、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74
七、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影响75
八、人类活动对海洋大环境的影响75
九、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77
十、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研究方法79
主要参考文献81
第四章 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82
第一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改造82
一、生物对环境的影响82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84
三、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86
一、生态系统87
第二节 生物圈与地球生态变化87
二、群落91
三、种群97
四、生物圈98
第三节 人类对环境的调控109
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所采取的行动109
二、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对策和行动115
主要参考文献117
第五章 环境与生物系统119
第一节 土壤库与生物系统119
一、土壤的生态意义和生物系统119
二、土壤动物区系120
三、土壤微生物125
第二节 水体与生物系统129
一、水域生物的生态类群及特点129
二、淡水生物系统130
三、海洋生物系统134
第三节 湿地与生物系统138
一、湿地的概念138
二、湿地分类138
三、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140
四、湿地生物系统142
五、湿地生物多样性144
第四节 城市与生物系统147
一、城市与生物系统147
二、城市植被系统148
三、城市中的动物152
四、城市中的微生物153
主要参考文献155
第六章 环境污染与生物157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主要污染物157
一、环境污染及其原因157
二、主要污染物158
三、环境问题163
第二节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效应169
一、环境污染与“三致作用”169
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170
三、环境污染对动物和人的影响179
四、利用生物监测环境污染182
第三节 环境污染与微生物、生物累积183
一、微生物的代谢物与环境污染183
二、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185
第四节 环境污染与食物链191
一、环境污染对食物链的影响191
二、不同污染引起的食物链污染193
第五节 环境破坏与生物多样性消失194
一、引起生物多样性消失的环境破坏195
二、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97
主要参考文献199
第一节 环境生态评价的意义200
第七章 环境生态分析、评价与调控200
第二节 环境生态评价的分类和内容202
一、环境生态评价的类型202
二、环境评价的方法204
三、生态评价的方法208
第三节 环境生态评价的数值方法213
一、环境生态评价数值方法214
二、环境生态影响评价的手段218
第四节 环境生态系统的调控219
一、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19
三、清洁生产220
二、环境保护220
四、可持续消费221
五、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221
主要参考文献228
第八章 生态环境的经济分析评价231
第一节 环境损失的经济学分析231
一、环境的功能231
二、帕累托最优232
三、外部性233
四、环境使用235
第二节 环境成本与外泄236
一、环境成本的内涵236
二、环境成本评估方法——费用效益分析238
三、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240
第三节 环境成本内部化247
一、科斯定理(产权)248
二、环境稀缺的政治经济学250
三、调控手段253
第四节 环境生态与社会安全254
一、“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给社会造成的影响254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关于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256
三、绿色GDP257
主要参考文献259
一、生物修复概念261
第一节 生物修复的理论与技术261
第九章 生物修复与环境保护261
二、生物修复的分类262
三、生物修复理论263
第二节 生物修复的方法266
一、土壤污染物的微生物净化与修复266
二、植物修复274
三、矿业废弃地生物修复278
四、水体的生物修复278
第三节 生物修复的技术与模式286
一、原位生物修复技术287
二、异位生物修复技术290
四、生物修复的开发与利用292
三、其他生物修复技术292
主要参考文献293
第十章 生态系统及环境恢复技术297
第一节 环境生态恢复工程与技术297
一、环境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297
二、生态恢复与重建299
三、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四种类型300
四、环境生态恢复工程与技术300
第二节 农业生态环境恢复技术302
一、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303
二、国际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系统重建的启示306
三、恢复退化农业生态环境的战略对策306
四、农业生态环境恢复技术307
第三节 工业生态环境恢复技术310
一、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10
二、防止工业生态环境退化的对策312
三、工业生态环境恢复技术314
第四节 清洁生产与废物处理技术317
一、清洁生产317
二、废物处理321
第五节 生态农业与生态工程327
一、生态农业327
二、生态工程332
主要参考文献337
热门推荐
- 1357350.html
- 2724099.html
- 2254764.html
- 367671.html
- 1659296.html
- 525757.html
- 874924.html
- 1856944.html
- 3184811.html
- 33594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6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5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0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7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5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1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4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8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8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