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 下
  • 赵京生主编;张树剑,李素云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8689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738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9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A1

阿是穴(阿是)1

艾火2

艾绒(艾茸)4

艾条6

艾炷(炷)7

B9

八法9

八法交会八脉(八法交会,八法交会八穴)17

八风18

八关大刺20

八会20

八髎22

八脉交会八穴24

八邪25

八虚27

拔原29

白肉际(赤白肉际)30

百发神针32

百劳33

半刺35

胞脉36

报刺38

报灸39

背俞40

本节53

臂钜阴脉55

臂少阳脉55

臂少阴脉60

臂泰阳脉65

臂泰阴脉71

臂阳明脉77

砭石(砭)83

标本(经脉标本,六经标本,十二经标本,十二经脉标本)86

别穴96

不定穴98

补泻方圆(泻必用员,补必用方;泻必用方,补必用员)99

步穴103

C107

镵石107

镵针109

长针110

齿脉111

冲脉113

冲脉穴119

窗笼120

刺法122

刺家132

刺禁134

刺灸136

刺络138

刺血140

从卫取气,从荣置气141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144

催气147

焠刺148

D150

大补大泻150

大肠手阳明之脉(大肠手阳明脉)151

大接经153

大泻刺155

大阴脉156

大针158

大椎160

带脉165

带脉穴168

胆足少阳之脉(胆足少阳脉)170

导气173

得气178

鍉针192

地部194

点穴194

定穴198

督领经脉之海202

督脉205

督脉经穴210

督脉络(督脉别络,督脉之络)213

督脉之别(督脉别络,督脉络别)216

短刺217

顿灸218

E219

耳脉219

二十八会220

二十八脉222

二十七气224

二阳227

二阴230

F234

发针234

放血235

飞经走气236

飞腾八法240

肺手太阴之脉(肺手太阴脉)241

分刺245

分肉246

锋针256

伏冲之脉258

伏灸(伏针)262

伏膂之脉264

浮刺266

浮络267

浮肿者治其经270

府俞270

G273

肝足厥阴之脉(肝足厥阴脉)273

鬲肓276

根结279

根溜注入291

孤穴294

骨度295

骨空299

关刺303

关阖枢(开阖枢)304

关枢319

关蛰320

H320

害蜚320

害肩328

毫针328

合谷刺331

横三间寸333

候气334

呼吸补泻339

恢刺345

回阳九针穴346

会穴(交会穴)346

火针348

J352

忌穴352

夹脊353

肩脉355

交经八穴(八穴)357

?骬375

筋会378

近道法379

禁灸穴381

禁针穴382

经别383

经刺392

经筋397

经络400

经脉451

经脉交会八穴496

经气497

经水(十二经水)503

经隧513

经外奇穴(经外穴)524

经穴526

九刺531

九六补泻532

九针535

灸瘢540

灸疮541

灸刺544

灸忌547

巨刺547

巨阳550

钜阳脉553

厥阴脉557

橛骨559

K561

开阖补泻561

空穴564

孔穴566

孔穴主对571

L572

雷火针(雷火神针)572

雷火针法574

廉泉576

两蹻(二跷)583

髎穴585

灵龟八法586

留针588

六合591

六经593

六十六穴599

膂筋601

络脉603

络气645

络穴(十五络穴)647

M654

脉度654

脉气657

毛刺661

明灸662

明堂663

明堂图668

缪刺670

目本674

目系(眼系)676

募穴(募)682

募原(膜原)686

N689

纳地支689

纳甲690

纳天干691

内经692

逆针灸(逆灸)693

O694

偶刺694

P695

排针695

膀胱足太阳之脉(膀胱足太阳脉)697

傍针刺700

铍针701

皮部703

脾之大络708

脾足太阴之脉(脾足太阴脉)711

平补平泻714

Q715

齐刺715

奇经(奇经八脉)716

奇输720

奇穴723

气端727

气反727

气府730

气海732

气街745

气纳三焦761

气穴764

气至768

气至病所785

蹻脉786

窍穴790

穷骨791

缺盆793

R800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800

人部802

人中802

任脉805

任脉病812

任脉经穴(任脉穴)813

任脉络(任脉别络)817

任脉之别819

肉节821

下册823

S823

三百六十五会823

三百六十五节825

三百六十五络828

三百六十五脉831

三百六十五穴833

三变刺838

三部841

三部九候844

三才860

三刺866

三管867

三焦手少阳之脉(三焦手少阳脉)868

三棱针870

三阳872

三阳三阴879

三阴884

三阴三阳891

散脉901

散俞903

散针906

颡大907

上病下取909

少阳脉913

少阴脉915

肾肝之部919

肾间动气920

肾足少阴之脉924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927

失气940

十二刺941

十二节942

十二经动脉944

十二经筋945

十二经脉946

十二经之海(经络之海,经脉海,经脉之海,十二经海,十二经络之海,十二经脉之海)949

十二脉961

十二原962

十六络966

十三穴(鬼穴,十三鬼穴,千金十三穴)968

十四经971

十四经穴973

十五络976

十宣979

是动所生病981

手厥阴992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络经)995

手厥阴心包经穴1000

手厥阴心包络经病1001

手厥阴心包络脉(手厥阴心包脉)1001

手厥阴心主经(手厥阴心主脉)1003

手厥阴之络(手心主之络)1004

手厥阴之正1005

手三阳经1007

手三阴经1008

手少阳三焦经1009

手少阳三焦经病1014

手少阳三焦经穴1014

手少阳三焦脉1017

手少阳之本1019

手少阳之别1019

手少阳之筋1020

手少阳之络1021

手少阳之正1023

手少阴心经1023

手少阴心经病1027

手少阴心经穴1027

手少阴心脉1029

手少阴之本1030

手少阴之别1030

手少阴之筋1032

手少阴之络1034

手少阴之正1035

手太阳小肠经1035

手太阳小肠经病1040

手太阳小肠经穴1040

手太阳小肠脉1042

手太阳之本1043

手太阳之别1043

手太阳之筋1044

手太阳之络1046

手太阳之正1047

手太阴肺经1048

手太阴肺经穴1052

手太阴经穴1053

手太阴之本1054

手太阴之筋1055

手太阴之正1056

手心主之本(手厥阴之本)1057

手心主之别1057

手心主之筋1058

手心主之正1060

手阳明大肠经1061

手阳明大肠经病1064

手阳明大肠经穴1065

手阳明大肠脉1065

手阳明之本1067

手阳明之别1067

手阳明之筋1068

手阳明之络1070

手阳明之正1072

守气1072

枢持1074

枢儒1074

输刺1075

腧穴1077

水谷之海1082

水俞(水穴)1090

水俞五十七穴(肾俞五十七穴,水俞五十七处,五十七痏,五十七穴)1092

四关1100

四海1102

四街1104

随年壮1107

髓海1108

隧穴1120

孙络(孙脉)1121

T1128

太仓1128

太冲脉1134

太阳1137

太乙神针1144

太阴1146

太阴脉1155

天部1157

天灸1159

天星十二穴1160

天应穴(天应)1165

调气1167

调气法1171

同身寸1173

铜人1176

推而纳之,动而伸之1178

W1182

外经1182

微针1187

维脉1189

痏1191

卫气(卫)1193

胃之大络(虚里)1241

胃足阳明之脉(胃足阳明脉)1243

五刺1247

五节刺1248

五门十变(十变,五门)1250

五十九刺(热俞,热穴,五十九,五十九俞,五十九痏,五十九穴)1253

五十营1265

五输1268

五邪刺1275

五脏六腑之海(脏腑海,脏腑之海)1278

X1288

谿谷1288

郄(郄穴)1291

下合穴1297

陷下则灸之1316

小肠手太阳之脉(小肠手太阳脉)1323

小针1325

心包络1327

心肺之部1333

心手少阴之脉(心手少阴脉)1335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心主手厥阴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脉,心主手厥阴心包脉,心主手厥阴心包之脉,心主手厥阴之脉)1337

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1340

行针1344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1348

徐疾(疾徐)1354

穴道1356

血海1358

血络1370

血脉1387

血纳包络1392

Y1395

扬刺1395

阳络1396

阳明脉1396

阳蹻1400

阳蹻病1403

阳蹻脉穴1404

阳维1406

阳维病(阳维为病,阳维之病)1409

阳维脉穴1411

一夫(一夫法)1414

以痛为输1416

阴刺1419

阴络1421

阴蹻1428

阴蹻病1430

阴蹻脉穴1434

阴维1436

阴维病1439

阴维脉穴1442

缨脉1444

迎随1445

营气1449

营卫1456

鱼络1486

宛陈则除之1488

玉英1490

员利针1495

员针1497

远道刺1498

Z1500

赞刺1500

藏俞1500

针法1506

针石1512

针游于巷1514

正经1516

正穴1520

支节1522

直针刺1527

指寸1528

治腑者治其合1529

治神1530

治痿独取阳明1545

治脏者治其输1548

置针1551

中病傍取1553

主客原络1555

柱骨1559

壮1563

子母补泻1565

子午八法1569

子午流注1570

自灸1576

宗筋1577

宗脉1579

宗气1581

足厥阴肝经1586

足厥阴肝经病1590

足厥阴肝经穴1591

足厥阴肝脉1593

足帣阴脉1594

足厥阴之本1600

足厥阴之别1601

足厥阴之筋1601

足厥阴之络1603

足厥阴之正1604

足三阳经1605

足三阴经1607

足少阳胆经1610

足少阳胆经病1615

足少阳胆经穴1616

足少阳胆脉1619

足少阳脉1620

足少阳之本1627

足少阳之别1628

足少阳之筋1629

足少阳之络1631

足少阳之正1633

足少阴脉1634

足少阴肾经1641

足少阴肾经病1645

足少阴肾经穴1646

足少阴肾脉1648

足少阴之本1649

足少阴之别1650

足少阴之筋1651

足少阴之络1652

足少阴之正1655

足太阳膀胱经1655

足太阳膀胱经病1660

足太阳膀胱经穴1661

足太阳膀胱脉1664

足太阳之本1665

足太阳之别1666

足太阳之筋1667

足太阳之络1670

足太阳之正1673

足太阴脾经1676

足太阴脾经病1680

足太阴脾经穴1681

足太阴脾脉1682

足太阴之本1683

足太阴之别1684

足太阴之筋1685

足太阴之络1686

足太阴之正1688

足泰阳脉1688

足泰阴脉1696

足阳明脉1702

足阳明胃经1712

足阳明胃经病1716

足阳明胃经穴1717

足阳明胃脉1719

足阳明之本1721

足阳明之别1721

足阳明之筋1722

足阳明之络1724

足阳明之正1726

主要参考书目1728

术语笔画索引17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