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南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林海编 著
- 出版社: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7688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工业企业-节能-研究报告-苏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苏南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苏南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研究总报告1
一、全球、中国与江苏的碳排放1
二、基于气候变化视角的苏南地区的碳排放与面临的困境4
三、模拟情景下江苏和苏南地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预测分析6
四、苏南地区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与行为的现状描述7
五、影响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与行为的主要因素9
六、苏南地区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的政策工具12
第1章 导论14
1.1研究背景14
1.2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16
1.3研究视角17
1.4研究路线21
1.5本书结构22
1.6可能的创新与局限24
第2章 碳排放、工业碳排放的相关研究成果26
2.1气候变暖、碳排放与低碳经济26
2.1.1气候变暖与碳排放26
2.1.2碳排放与气候变化的态势27
2.1.3减少碳排放的国际行动与低碳经济28
2.2全球碳排放与能源结构29
2.2.1全球碳排放量29
2.2.2全球碳排放的相关特点31
2.2.3全球碳排放与能源结构32
2.2.4工业生产活动与碳排放35
2.3中国的碳排放36
2.3.1排放总量增加迅速36
2.3.2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排放强度持续增长38
2.3.3经济规模的扩大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39
2.3.4碳排放与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密切相关40
2.4中国工业生产与碳排放41
2.4.1工业生产的碳排放41
2.4.2工业生产与能源消耗量42
2.4.3工业生产的能源消耗结构42
2.4.4工业生产的能源使用效率43
2.4.5工业生产碳排放的空间特征43
2.5低碳经济的内涵特征43
2.5.1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44
2.5.2低碳经济内涵的拓展44
2.5.3低碳经济内涵的基本特征47
参考文献49
第3章 江苏省与苏南地区碳排放的计量与比较研究54
3.1中国碳排放与工业碳排放54
3.1.1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方法54
3.1.2中国碳排放量的计算55
3.1.3中国工业生产的碳排放60
3.2江苏及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61
3.2.1江苏碳排放总量61
3.2.2江苏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量66
3.2.3江苏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量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比重69
3.3苏南地区二氧化碳排放69
3.3.1计算方法69
3.3.2计算结果70
3.3.3苏南地区碳排放的比较73
3.3.4苏南地区碳排放量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比重75
3.4苏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76
3.4.1数据来源与相关说明76
3.4.2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量76
3.4.3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强度78
3.4.4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78
3.5苏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的碳排放79
3.5.1南京79
3.5.2苏州80
3.5.3无锡82
3.5.4常州83
3.5.5镇江84
3.6简要的比较与基本结论86
参考文献87
第4章 江苏与苏南地区工业出口贸易的碳排放与环境污染89
4.1工业出口贸易的隐含碳与分析工具89
4.1.1工业出口贸易的隐含碳90
4.1.2工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分析工具90
4.1.3投入产出法计算隐含碳排放的评价91
4.1.4本书采用的方法92
4.2江苏工业出口贸易隐含碳计算的数据与方法93
4.2.1数据来源93
4.2.2数据的归口处理93
4.2.3计算方法与基本过程95
4.3江苏工业进出口贸易隐含碳计算结果与初步分析98
4.3.1进出口隐含碳排放计算结果98
4.3.2工业分行业进出口隐含碳排放计算结果99
4.3.3工业进出口贸易与隐含碳排放103
4.4隐含碳排放计算结果的比较104
4.4.1与全国隐含碳排放研究的比较105
4.4.2与工业分行业隐含碳排放相关研究的比较105
4.4.3研究结论分析106
4.5碳关税对江苏工业品出口的影响107
4.5.1碳关税溯源107
4.5.2 CGE计算模型108
4.5.3基于CGE模型的碳关税对江苏工业品出口影响的计算109
4.5.4模型结果的讨论111
4.6江苏工业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112
4.6.1江苏工业出口贸易概况112
4.6.2江苏工业出口生产与环境污染的描述性分析113
4.6.3江苏工业出口生产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115
4.6.4江苏工业出口生产与环境污染的相关结论119
4.7苏南地区工业出口贸易碳排放与环境污染的基本判断119
4.8本章小结121
参考文献123
第5章 模拟情景下江苏和苏南地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预测分析125
5.1模拟情景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125
5.1.1不同模拟情景分析的情景与参数设置126
5.1.2不同模拟情景下能源消费预测的参数设置126
5.1.3不同模拟情景下二氧化碳排放的参数设置130
5.2模拟情景下能源消费的分析预测131
5.2.1全国模拟情景下的能源消费131
5.2.2江苏省模拟情景下的能源消费132
5.2.3苏南五市模拟情景下的能源消费132
5.3模拟情景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分析预测137
5.3.1全国模拟情景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37
5.3.2江苏省模拟情景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39
5.3.3苏南五市模拟情景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42
5.4本章小结152
第6章 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与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154
6.1研究综述:分析框架构建的文献支撑154
6.1.1国外的研究155
6.1.2国内的研究156
6.1.3简要的文献评论157
6.2计划行为理论与研究假设:分析框架构建的理论基础157
6.2.1企业的管理者特征159
6.2.2企业的类型特征159
6.2.3企业的创新特征160
6.2.4企业的市场特征160
6.2.5企业的外部特征161
6.3带罚函数的二元Logistic模型的构建:低碳生产意愿的分析模型161
6.3.1二元Logistic模型的评述161
6.3.2带罚函数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162
6.4 Interval Censored回归模型的运用:低碳生产行为的分析模型165
6.5本章小结166
参考文献167
第7章 工业企业调查分析的方案设计与描述性研究173
7.1研究的意义与调查方法173
7.1.1研究的意义173
7.1.2问卷设计174
7.1.3调查方法174
7.2样本的统计性特征174
7.2.1管理者特征174
7.2.2注册类型175
7.2.3企业规模175
7.2.4创新特征177
7.2.5能源使用特征178
7.3样本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统计性描述179
7.3.1低碳产品的认证意愿179
7.3.2碳排放的纳税意愿179
7.3.3加贴碳标签意愿180
7.3.4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意愿180
7.4样本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统计性描述181
7.4.1低碳生产的目标设定181
7.4.2低碳生产目标预期182
7.4.3专业管理部门的设置182
7.4.4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183
7.4.5主要节能措施184
7.4.6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184
7.5样本企业低碳生产面临的主要障碍184
7.6低碳生产意愿与企业特征间的统计性分析185
7.6.1管理者特征与企业低碳生产意愿186
7.6.2企业类型、规模与低碳生产意愿186
7.6.3企业创新特征与低碳生产意愿187
7.6.4政府管制、产品国际化特征与低碳生产意愿188
7.7本章的主要结论189
参考文献189
第8章 影响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与行为的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191
8.1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191
8.1.1研究视角与变量设置191
8.1.2添加罚函数的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195
8.1.3影响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主要因素与分析197
8.2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203
8.2.1低碳生产行为的衡量标准204
8.2.2 Interval Censored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204
8.3低碳生产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的比较205
8.4主要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不足207
参考文献209
第9章 苏南地区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的政策工具212
9.1政策工具设计实施的基点与国际经验212
9.1.1必须着眼于解决现实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213
9.1.2必须关注未来发展的新要求214
9.1.3必须关注未来国际新格局215
9.1.4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217
9.1.5政策工具的设计思路219
9.2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与工业出口结构转型220
9.2.1工业结构的调整220
9.2.2工业出口结构的转型222
9.3碳排放量较大的相关行业:力度更大的技术改造与国际技术合作224
9.3.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案例224
9.3.2纺织业案例225
9.3.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案例226
9.3.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案例227
9.3.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展开国际技术合作228
9.4能源价格体系的改革与新能源的供给228
9.4.1能源价格体系的改革229
9.4.2构建低碳生产转型的新能源供给体系229
9.5低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230
9.5.1设立低碳经济专项引导资金231
9.5.2集中攻克急需关键共性技术231
9.5.3重点支持一批新技术的研发231
9.5.4完善支持新技术研发的机制231
9.6争取试点开征碳税:配额制与碳税比较232
9.6.1完全信息条件下两个消费者的社会232
9.6.2完全信息条件下三个消费者的社会233
9.6.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三个消费者的社会234
9.6.4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235
9.7探索建立工业企业碳排放许可证制度236
9.8培育苏南地区碳排放的交易市场237
9.8.1理论研究与机制建设238
9.8.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238
9.8.3重点企业试点先行239
9.9完善政府职能与创造良好环境239
9.9.1完善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239
9.9.2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239
9.9.3大力集聚和培养低碳经济领军人才239
参考文献240
附录241
江苏省苏南地区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与行为的调查问卷241
后记247
热门推荐
- 130321.html
- 483497.html
- 3472003.html
- 3846716.html
- 3565344.html
- 2096150.html
- 815396.html
- 1113361.html
- 2742847.html
- 3572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9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7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91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4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5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59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0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5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