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建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8796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农业综合发展-影响-蒙古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综合发展-影响-蒙古族-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史上蒙古族的分布及经济文化类型1
1.1 蒙古族的起源1
1.1.1 蒙古族的族源2
1.1.2 蒙古民族的形成5
1.2 蒙古族的分布8
1.2.1 蒙古建国前夕各部的分布9
1.2.2 元代蒙古族的分布10
1.3 历史上蒙古族的经济文化类型11
1.3.1 关于经济文化类型12
1.3.2 狩猎—采集经济文化类型19
1.3.3 畜牧经济文化类型22
1.3.4 农耕经济文化类型24
第二章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28
2.1 农牧交错带的概念28
2.1.1 农牧交错带的提出29
2.1.2 农牧交错带的含义30
2.2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域界定31
2.2.1 北方农牧交错带界定的沿革32
2.2.2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域范围34
2.3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和变迁38
2.3.1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38
2.3.2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40
第三章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的动因54
3.1 长城与北方农牧交错带54
3.2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的自然因素60
3.2.1 气候变化61
3.2.2 地形地貌63
3.2.3 降水变化65
3.2.4 干燥多风68
3.2.5 水资源紧缺69
3.3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的经济因素71
3.3.1 人口增长72
3.3.2 经济利益驱动79
3.4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的制度因素84
3.4.1 正式制度85
3.4.2 非正式制度97
第四章 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变迁108
4.1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的发展109
4.1.1 北方农牧交错带及蒙古高原早期的农业109
4.1.2 清中后期对北方农牧交错带以北的垦殖和农耕经济的蔓延111
4.1.3 近代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继续北移和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23
4.2 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变化和蒙古族农民的出现128
4.3 现代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和农牧业结构的变化139
4.3.1 1949年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139
4.3.2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与内蒙古农牧业经济结构的变化146
4.4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与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的衰落152
4.4.1 草原畜牧业是北方农牧交错带以北地区自然与历史的必然选择153
4.4.2 畜牧经济文化类型衰落的表现159
第五章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69
5.1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功能170
5.2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耕经济的特点174
5.2.1 种植业结构单一,以粮食生产为主175
5.2.2 生产环境恶劣,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178
5.2.3 广种薄收,农业效益低下182
5.3 北方农牧交错带北移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183
5.3.1 草地退化184
5.3.2 水土流失187
5.3.3 荒漠化188
5.3.4 沙尘暴频发191
第六章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内蒙古民族人口结构和文化的影响194
6.1 民族人口结构的变化194
6.1.1 历史上北方农牧交错带及以北地区民族人口结构的变迁195
6.1.2 20世纪50年代以来内蒙古民族人口结构的变化200
6.2 对蒙古族语言文化的影响210
6.2.1 草原及草原畜牧业是蒙古族文化产生的基础210
6.2.2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语言的影响212
6.2.3 对蒙古族生活习俗的影响224
第七章 北方农牧交错带城镇化和工业化与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变迁234
7.1 北方农牧交错带城镇的兴起和发展234
7.1.1 战国至清代北方农牧交错带城镇的兴起和发展235
7.1.2 北方农牧交错带城镇兴起和发展的条件243
7.1.3 长城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城镇247
7.2 清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北方农牧交错带城镇的发展250
7.3 现代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城镇的发展和变迁261
7.3.1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城镇的分布特点263
7.3.2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城镇经济发展现状265
7.3.3 内蒙古主要城镇经济发展对比分析270
7.3.4 内蒙古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72
7.4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城镇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275
7.4.1 经济聚集和扩散效应276
7.4.2 农牧产品集散效应278
7.4.3 社会效应281
7.4.4 生态环境效应282
7.5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工业化与经济文化类型的多元化287
7.5.1 内蒙古早期工商业的发展287
7.5.2 内蒙古现代工业的快速崛起和发展290
7.5.3 北方农牧交错带及内蒙古工业化中存在的问题293
7.5.4 工业化与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多元化297
7.5.5 工业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02
7.6 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城镇化和工业化模式的思考305
第八章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的案例分析——以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为例309
8.1 林西县建置沿革310
8.2 土地放垦313
8.3 农耕经济类型的出现及其变迁318
8.3.1 土地资源及耕地318
8.3.2 农作物322
8.4 畜牧业325
8.4.1 草场类型326
8.4.2 草场等级327
8.4.3 畜禽饲养量328
8.5 林西县人口与民族331
8.5.1 人口变动情况331
8.5.2 驻军与林西县人口变动333
8.5.3 人口分布335
8.5.4 人口的民族构成337
8.5.5 民族源流338
8.5.6 旅蒙商与林西县民族人口结构339
结论与思考341
1.经济文化类型的选择和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341
2.适应现代化的历史趋势,在发展中保护草原畜牧业经济文化类型343
3.保护和尊重文化多元性345
参考文献347
后记353
热门推荐
- 701599.html
- 1465828.html
- 2260227.html
- 1754662.html
- 1587919.html
- 3353466.html
- 3713476.html
- 1796476.html
- 3202163.html
- 3021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3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9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8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8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7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6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8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44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9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