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 蔡来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17964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及其意义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发展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5

三、消除疑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11

一、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11

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1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1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6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17

三、市场经济的功能19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3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23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方向23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确立企业主体地位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25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迫切需要2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30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30

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3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和规则34

第三节 国外市场经济体制模式37

一、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37

二、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39

三、日本的市场经济体制42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47

第一节 市场经济规律47

一、市场经济与价值规律47

二、市场经济与竞争规律48

三、市场经济与供求规律5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5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及其作用5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基本构成56

三、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61

四、市场机制与企业行为62

第三节 全面认识市场机制的作用65

一、市场机制的正面作用65

二、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和负面作用65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68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68

一、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68

二、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70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复杂的任务72

第二节 现代企业产权关系与企业法人制度74

一、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74

二、理顺产权关系79

三、完善企业法人制度81

第三节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82

一、积极探索公司制82

二、有条件的可改组为控股公司83

三、一般小型企业可实行“包、租、合、卖”84

第四节 现代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85

一、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85

二、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87

三、强化企业内部科学管理88

第五章 股份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90

第一节 股份制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和有效性90

一、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发展90

二、股份制试点企业的积极作用92

三、股份制试点中的主要问题95

第二节 股份制经济的基本概念97

一、股份制企业97

二、股票100

三、证券市场102

第三节 股份制经济的规范化和法制化104

一、股份公司组织和运作要规范化104

三、股票市场的组织和运作要规范化105

二、政府对股份公司的管理要规范化105

四、抓住时机,创造条件,稳妥地推进试点工作106

五、抓紧人才的培训106

第六章 金融市场108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含义和分类108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108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109

三、金融分类市场简介110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功能与作用114

一、金融市场的功能114

二、金融市场的作用115

三、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意义117

第三节 上海金融市场的现状与展望118

一、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18

二、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目标与改革举措126

第一节 我国的生产资料流通体制134

一、解放后生产资料流通体制的形成134

第七章 生产资料市场134

二、改革开放后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135

三、生产资料市场的重要地位和功能137

第二节 生产资料市场的运行方式140

一、生产资料市场流通的特点和市场的主体140

二、生产资料市场的供求关系141

三、生产资料市场价格144

一、现阶段生产资料市场的多种形式147

第三节 现阶段的我国生产资料市场147

二、几种生产资料市场的分类介绍148

三、生产资料市场体系的发育与完善152

第八章 消费品市场155

第一节 消费品商业的购销体制155

一、消费品商业的基本职能155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消费品购销体制156

三、消费品商业购销体制的改革实践158

四、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消费品商业购销体制160

一、消费品市场的特点与结构变化161

第二节 消费品市场的构成161

二、消费品市场的类别162

第三节 消费品市场的管理与对策169

一、商业企业要真正成为面对市场的商品经营单位169

二、全面放开搞活消费品市场172

三、强化消费品市场的宏观调控机制172

第九章 劳动力市场17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及其作用177

一、劳动力市场的概念177

二、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性178

三、劳动力市场的作用1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和特点18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性质183

二、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特点184

三、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现状18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目标模式和运行机制190

一、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目标模式190

二、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192

一、建立科学的职位分类制度19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支持系统196

二、建立科学的人员考核制度197

三、实行市场工资机制198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99

五、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200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概述202

一、土地(地产)、房产、房地产202

第十章 房地产市场202

二、房地产市场结构205

三、完善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210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管理211

一、房地产市场管理的重要性211

二、房地产市场管理手段211

三、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215

第三节 房地产市场的中介服务217

一、咨询217

二、评估218

三、律师、代理219

四、公证220

第十一章 技术市场223

第一节 技术市场概述223

一、我国技术市场的兴起223

二、技术市场特征225

三、我国技术市场的作用226

一、技术市场经营227

第二节 技术市场经营227

二、中介机构229

三、技术经纪与技术经纪人230

第三节 技术市场管理233

一、技术市场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233

二、技术合同管理234

三、技术市场经营机构的管理235

四、技术贸易的财务管理236

二、完善技术市场的对策237

第四节 技术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37

一、存在的问题237

第十二章 信息市场239

第一节 信息市场概述239

一、信息市场的含义和特点239

二、信息商品的种类及其流通特点240

三、信息市场的地位和作用242

第二节 信息市场的管理244

一、健全信息机构244

二、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245

三、配备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和手段247

第三节 上海信息市场发展现状及其对策249

一、上海信息市场发展现状249

二、上海信息市场发展的思路和对策251

第四节 国外信息市场发展情况简介253

一、现状与趋势253

二、各国的信息政策254

第十三章 对外开放与外经体制改革256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新格局256

一、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化的客观要求256

二、我国扩大开放的新格局258

三、开放的层次性及其特点261

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形式264

一、发展对外贸易264

二、利用外资267

三、引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270

四、资金外投和跨国经营272

五、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发展国际旅游业274

第三节 九十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276

一、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重大意义276

二、浦东新区的新特点279

第四节 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282

一、九十年代国际经济新格局282

二、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285

三、上海率先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思路287

第十四章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292

第一节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292

一、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292

二、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293

三、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295

四、学习小平同志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论述,提高把握全局的水平296

一、培育农村市场经济主体,完善农村生产经营体制299

第二节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299

二、推行和完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形式303

三、建立公平竞争、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305

四、加速大都市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306

五、完善农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指导和管理水平308

第三节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10

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310

二、积极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313

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教育兴农的发展战略316

四、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领导318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体系3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321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321

二、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格局325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328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31

一、市场经济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331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334

三、上海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338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343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43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发展及其内涵343

二、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347

三、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及其途径348

第二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一项战略任务349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349

二、教育与科技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52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354

第三节 进一步改革科技与教育体制356

一、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措施356

二、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358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362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362

一、转变政府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362

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意义363

一、属于企业的权放下去367

第二节 转变政府职能的基本原则367

二、属于政府的权管起来368

第三节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371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则及其应用371

二、我国宏观调控新体系的基本内容372

第四节 地方机构改革的构想375

一、地方机构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375

二、地方机构改革的具体内容376

一、法制建设的整体概念和范畴379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3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的必要性379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380

三、新形势下加强法制建设的客观必然性383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法制建设的主要方面3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390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目标和规划390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指导原则391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393

一、加强廉政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395

第三节 加强廉政法制建设 改善党的领导395

二、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完善监督和制约机制397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法制建设,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399

第十九章 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上海401

第一节 振兴上海的出路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01

一、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矛盾,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01

二、面对全国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02

一、上海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机遇404

第二节 上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条件404

二、上海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条件405

第三节 上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408

一、深化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408

二、培育市场,加快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408

三、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409

四、加快城市建设,探索城市改造的新路410

五、推进浦东开发,促进经济运行的外向化410

第四节 上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战略目标和主要举措412

一、全面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13

二、建立体现国际中心城市功能的全方位、高层次、强辐射的现代大市场体系413

三、组织浦东新区的大开发、大开放414

四、抓住浦东开发契机,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414

五、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城市基础设施415

六、形成一批现代大产业415

编后记4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