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因明正理门论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因明正理门论研究
  • 巫寿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5874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79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96页
  • 主题词:因明(印度逻辑)-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因明正理门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出版说明(1994年版)1

前言1

第一章 论《理门论》体系内部的矛盾3

本章提要3

一 《理门论》的推理理论5

二 同品、异品的第一种传统定义和九句因、因三相矛盾6

三 同品、异品的第二种传统定义和《理门论》由因三相能推出宗的理论矛盾9

四 寻找同品、异品的新定义,解决《理门论》体系内部的矛盾13

五 同品、异品新定义的性质15

六 从因明史看同品、异品的三种定义17

第二章 《理门论》论式中的归纳成分22

本章提要22

一 同喻依是《理门论》推理中的归纳成分23

二 从因明史看《理门论》推理中归纳成分的来源25

三 《理门论》的推理规则27

四 只有“因明推理规则”才符合《理门论》的论述29

五 为什么把同喻依、因的第二相、九句因的第五句因叫做归纳成分?32

六 归纳成分存在于《理门论》推理理论的各个部分34

第三章 陈那学说是因明史上从或然性推理向必然性推理发展的中间形态36

本章提要36

一 因明发展史上的三大学说37

二 古因明学说和陈那因明学说37

三 法称因明学说37

四 同品、异品定义随着因明学的发展而变迁43

五 因明学的发展趋势43

第四章 一千五百年前的《理门论》已经能处理主词不存在的命题44

本章提要44

一 什么是主词不存在的命题45

二 数理逻辑对主词不存在命题的处理45

三 由于传统形式逻辑预设主词存在,传统形式逻辑无法处理主词不存在的命题46

四 《理门论》对命题主词存在不存在的看法47

五 《理门论》对主词不存在命题的处理48

六 《理门论》对主词不存在命题处理的根据51

七 在命题主词存在不存在的处理上,齐思贻教授、末木刚博教授对《理门论》有误解52

第五章 从理论系统一致性的角度分析“相违决定”54

本章提要54

一 《理门论》论“相违决定”55

二 从理论系统一致性的角度分析“相违决定”55

三 “相违决定”在因明中的作用57

四 “相违决定”对推理的影响58

五 怎样看待法称对“相违决定”的批评58

第六章 三支论式和三段论的比较研究60

本章提要60

一 三支论式和三段论关系方面的“相同说”和“部分说”61

二 对三支论式和三段论的区别的一般看法61

三 三支论式和三段论的区别62

四 第四格以外,结论是全称的三段论可以表述为三支论式64

五 三支论式和三段论在什么范围内等效67

六 三支论式和三段论是互相独立的两种推理形式68

第七章 九句因中的逻辑三角形和传统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方阵72

本章提要72

一 九句因的含意74

二 九句因中判断间的相互关系76

三 当判断中的主词可能不存在时,逻辑方阵不能成立,而逻辑三角形仍然成立82

第八章 《理门论》的理论体系89

本章提要89

一 悟他90

二 自悟104

第九章 用数理逻辑研究《理门论》106

本章提要106

一 九句因107

二 因三相110

三 宗因喻三支114

四 因明推理规则117

五 同品、异品的第一种传统定义120

六 同品、异品的第二种传统定义123

七 寻找同品、异品的新定义126

八 因三相说131

九 九句因说133

十 九句因、因三相、宗因喻三支的关系147

十一 《理门论》的谬误论152

第十章 关于用数理逻辑研究陈那因明学说,与齐思贻、末木刚博两教授商榷162

本章提要162

一 关于对“九句因”的解释163

二 关于对主词不存在命题的处理170

参考文献174

附录:符号表1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