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心理学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彭聃龄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0225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76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6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普通心理学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2
一 个体心理2
二 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4
三 个体意识与无意识5
四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6
一 心理学要探索什么7
第二节 如何研究心理学7
二 心理学研究的类型9
三 研究心理学的意义11
四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2
五 心理学在科学大家庭中的地位15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6
一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16
二 科学态度与方法17
三 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17
一 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0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20
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心理学派别23
三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27
四 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31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37
第一节 脑的进化37
一 神经系统的发生38
二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39
三 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40
四 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41
第二节 神经元44
一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44
二 神经冲动的传递46
三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48
四 神经回路50
第三节 神经系统51
一 周围神经系统51
二 中枢神经系统52
三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57
四 神经系统的发育62
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63
一 定位说63
二 整体说64
三 机能系统学说65
第五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66
一 内分泌腺的概念66
四 模块说66
二 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67
三 神经--体液调节69
第二编 人的信息加工73
第三章 感觉73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74
一 什么是感觉74
二 近刺激和远刺激76
三 感觉的编码76
四 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78
一 视觉刺激84
第二节 视觉84
二 视觉的生理机制85
三 视觉的基本现象92
第三节 听觉105
一 听觉刺激105
二 听觉的生理机制106
三 听觉的基本现象108
一 皮肤感觉112
第四节 其他感觉112
二 嗅觉和味觉117
三 内部感觉119
第四章 知觉124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124
一 什么是知觉124
二 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125
三 知觉的生理机制126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127
一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127
四 知觉的种类127
二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29
三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131
四 知觉的恒常性133
五 知觉适应135
第三节 空间知觉137
一 形状知觉137
二 大小知觉143
三 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145
四 方位定向152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155
一 时间知觉155
二 运运知觉158
第五节 错觉161
一 什么叫错觉161
二 错觉的种类162
三 错觉理论163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169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169
二 什么是无意识170
一 什么是意识170
三 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171
四 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识状态172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174
一 睡眠与梦174
二 催眠180
三 白日梦与幻想181
一 注意的基本概念182
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182
二 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185
三 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189
第四节 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191
一 注意的生理机制191
二 注意的认知理论193
第六章 记忆200
一 什么是记忆201
二 记忆的作用201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201
三 记忆的分类202
四 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204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205
一 记忆的脑学说205
二 记忆的脑细胞机制208
三 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210
一 感觉记忆的编码211
第三节 感觉记忆211
二 感觉记忆的保持212
三 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212
第四节 短时记忆213
一 短时记忆的编码214
二 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217
三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219
第五节 长时记忆220
一 什么是长时记忆220
二 长时记忆的编码221
三 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223
四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226
五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229
第六节 内隐记忆235
一 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235
二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235
第七章 思维241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241
一 思维的概念及特征242
二 思维的过程243
三 思维的种类244
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245
一 表象246
二 想像248
第三节 表象和思维的脑机制252
一 表象的脑机制252
二 问题解决的脑机制253
三 推理的脑机制254
第四节 概念与推理255
一 概念的含义和种类255
二 概念结构的理论256
三 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258
四 推理262
第五节 问题解决266
一 问题解决的概念266
二 问题解决中的策略268
三 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专家与新手的区别270
四 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心理因素274
五 创造性278
第八章 语言283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284
一 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284
二 语言的结构285
三 语言的种类289
四 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292
五 研究语言的意义293
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294
一 语言的发音机制294
二 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295
三 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活动299
第三节 语言的理解300
一 语音知觉301
二 词汇的理解304
三 句子的理解309
四 话语的理解311
第四节 语言的产生314
一 语言产生的性质315
二 语言产生的单位315
三 语言产生的阶段316
第九章 动机319
第三编 行为控制和调节319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320
一 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320
二 动机与需要321
三 动机与行为效率325
四 动机与价值观、意志326
第二节 动机的理论329
一 本能理论329
三 唤醒理论331
二 驱力理论331
四 诱因理论333
五 动机的认知理论333
第三节 动机的种类335
一 动机的一般分类335
二 生理性动机337
三 社会性动机340
第四节 意志行动343
一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343
二 意志行动中的冲突344
三 意志行动中的挫折346
四 意志的品质350
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354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354
一 情绪和情感的性质与功能354
二 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357
三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359
一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363
第二节 情绪与脑363
二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367
三 情绪与唤醒模式369
第三节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371
一 面部表情371
二 姿态表情373
三 语调表情374
四 感觉反馈374
一 情绪的早期理论375
第四节 情绪的理论375
二 情绪的认知理论377
三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381
第五节 情绪的调节383
一 什么是情绪调节383
二 情绪调节的类型384
三 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385
四 情绪调节中的个体差异386
五 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386
第十一章 能力389
第四编 人的心理特性389
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390
一 什么是能力390
二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390
三 能力、才能和天才392
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392
一 能力的种类392
二 能力的结构394
一 一般能力测量402
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402
二 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409
第四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413
一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413
二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414
三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419
第十二章 人格425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426
一 什么是人格426
二 人格的结构427
一 特质理论430
第二节 人格理论430
二 类型理论433
三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437
第三节 认知风格438
一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439
二 冲动--沉思440
三 同时性--继时性441
一 自陈量表442
第四节 人格测验442
二 投射测验444
三 情境测验445
四 自我概念测验446
第五节 人格成因447
一 生物遗传因素447
二 社会文化因素449
三 家庭环境因素449
五 自然物理因素451
四 早期童年经验451
第五编 活动与发展455
第十三章 学习455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念456
一 什么是学习456
二 学习的分类457
第二节 学习理论460
一 学习的联结理论460
二 学习的认知理论466
一 什么是动作技能471
第三节 动作技能学习471
二 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征473
三 练习及其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475
四 技能的相互作用480
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484
第一节 发展及其相关概念485
一 生命的各个时期485
二 影响发展的因素--遗传与环境的作用486
四 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487
三 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与个别差异487
一 出生前的(胎儿期)发展489
第二节 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489
二 婴幼儿的生理发展490
三 婴幼儿的动作发展493
四 感知觉的发展494
第三节 语言与认知发展496
一 儿童的语言发展496
二 认知发展--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499
一 依恋行为504
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504
二 道德发展506
三 社会化中的人格507
第五节 成年以后的发展511
一 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511
二 成年后的生活适应513
英汉名词索引519
参考文献547
热门推荐
- 2679269.html
- 1526607.html
- 1244583.html
- 639658.html
- 3466687.html
- 3600278.html
- 3020995.html
- 3267129.html
- 2352704.html
- 34352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7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2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1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5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5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8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6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5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9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