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姜附剂临证经验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庄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2877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姜-中药材-临床应用-经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姜附剂临证经验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案例实录1
第二章 实战分析13
第一节 知己知彼15
一、阴阳的辨别16
(一)医者阴识之误为何多16
(二)医者阴证之辨有何难21
(三)民众阴证之患何曾少27
二、四诊分述29
(一)望诊29
(二)闻诊30
(三)问诊31
(四)切诊32
三、取证方法的选择34
四、证的取舍35
五、证的分类说明36
(一)主证与旁证36
(二)有效证与无效证36
(三)显证与隐证38
(四)引申证40
(五)组合证群41
(六)矛盾证群41
(七)病证与排病反应证的区别43
(八)方证的识别43
(九)药证的识别45
第二节 元气抗邪经过48
第三节 元气战术应用50
第四节 制定战略52
第五节 随机应变54
第六节 正确用兵55
一、敌我双方兵力不同的分析55
(一)敌弱我强55
(二)敌强我弱56
(三)敌我均强56
(四)敌我均弱57
二、案例说明57
三、元气多少的识别60
(一)体质63
(二)年龄64
(三)具体的证64
(四)脉象66
(五)用药史67
(六)患者的生活工作起居饮食习惯等67
四、寒邪多少的判定67
(一)病史和用药史67
(二)具体的证68
(三)脉象69
五、正确用兵的指导原则69
第七节 分清敌我71
第八节 战后重建74
第九节 料事如神75
一、汗吐下76
二、六经辨证80
三、脏腑辨证81
四、旧病复发82
五、高峰期之后必是低谷期83
六、排病反应(退病反应)84
七、十二经脉循注路线84
八、时间89
九、证出现先后的预见94
十、几个重要的指征95
(一)发烧95
(二)因而思睡95
(三)性的萌动95
(四)血证96
(五)咳嗽96
(六)腹痛97
十一、正确解读排病反应97
十二、四季的应象105
十三、开合枢机制108
十四、料事如神的举例说明113
第十节 发动群众120
一、明确排病反应,建立信心121
二、电话联系,心药共用,随时更方121
三、解释病证,增强信任124
四、因人而异,交代医嘱129
第十一节 战后反思132
第三章 经验之得135
第一节 关于元气的蓄积137
一、区别是元气的蓄积还是阴出转阳137
二、元气蓄积与精的关系138
三、元气蓄积时间量的不同139
四、元气蓄积量的不同145
五、元气蓄积的正确解读149
六、元气蓄积后的排病反应153
七、重温经典154
(一)元气蓄积154
(二)元气蓄积太过154
(三)元气蓄积不及155
(四)自愈155
八、影响元气蓄积的医外因素156
九、影响元气蓄积的医源因素156
十、元气蓄积证与排病反应证的异同160
十一、元气蓄积证的识别160
第二节 太阴的重要性162
一、临证所得162
二、案例分析164
第三节 三阴病新、陈寒识别和临床意义165
一、病史、用药史、病证判定寒之新陈165
二、应象说明得正治破新陈之寒的差别166
三、案例说明167
(一)验案一的解析167
(二)验案二的解析169
(三)验案七的解析171
四、规律总结175
(一)体温175
(二)汗、痰176
(三)旧病复发176
(四)元气蓄积时间177
(五)四季体质的区别177
五、临床意义184
第四节 顺应元气之势,依元气而选择作战的时机185
第五节 关于六经体质187
一、体质的六经分类187
二、六经体质的用药法188
三、确定六经体质的疗效标准189
第六节 正确地认识各种病证和理解用药法的异同191
第四章 医理探讨193
第一节 关于六气一气说195
一、六经仍是一经解195
二、一元盈缩解197
第二节 关于阳主阴从的认识204
一、从人之常态和病态来看205
二、从治疗时对饮食宜忌来看206
三、从《伤寒论》条文论述自愈的情况来看206
四、从治疗中病情演变来看207
第三节 关于四逆汤炙甘草之用209
一、他山之石209
二、引玉之砖210
第四节 依元气之势而确定治则方药218
第五节 关于附子小量应用的认识245
第六节 关于附子大量应用的认识251
第七节、关于相火不位证治的探讨270
一、相火源流综述270
二、相火不位证273
三、相火不位治之浅见275
附录291
关于附子运用的一些问题293
半夏体质306
春夏秋冬之春季篇325
诊治三阴病发烧的一点体会332
诊治三阴病发烧的一点体会续篇345
我对“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理解357
管窥阴阳&行者360
万病一筌&三七生361
姜桂附养阴之理&三七生362
热门推荐
- 1949086.html
- 778539.html
- 664320.html
- 2407231.html
- 1255646.html
- 3519585.html
- 1826324.html
- 3196515.html
- 3680726.html
- 14263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9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7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2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2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5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23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6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9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