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P与光互联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IP与光互联网
  • 巴继东,杨九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0537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49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IP与光互联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互联网技术及其发展1

1.1 互联网模型1

1.1.1 网络演进1

1.1.2 分层的网络模型2

1.1.3 OSI/RM基本功能2

1.2 TCP/IP协议簇4

1.2.1 TCP/IP概述4

1.2.2 IP地址13

1.2.3 IP路由14

1.3 广域网17

1.3.1 串行连接简介17

1.3.2 X.2519

1.3.3 帧中继21

第2章 IP光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24

2.1 目前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24

2.1.1 当前IP业务的主要特征24

2.1.2 目前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25

2.2 IP骨干网演进26

2.2.1 IP风干网演进的问题26

2.2.2 吉比特IP传输的解决方案27

2.2.3 宽带IP网络的发展及技术走向28

2.3 IP/ATM宽带网络方案29

2.3.1 重叠模型29

2.3.2 集成模型32

2.3.3 IP/ATM特点分析39

第3章 IP over SDH40

3.1 PPP协议40

3.1.1 简介40

3.1.2 PPP封装41

3.1.3 PPP链路工作原理41

3.1.4 LCP数据包格式43

3.1.5 LCP配置选项45

3.2 POS技术46

3.2.1 SOH简介46

3.2.2 POS数据链路层48

3.2.3 POS物理层要求50

3.2.4 X43+1扰码器52

3.3 SDL协议*53++3.3.1 SDL提出的背景与动机53

3.3.2 SDL设计思想55

3.3.3 帧格式和映射过程56

3.3.4 SDL的工作原理60

3.4 LAPS协议62

3.4.1 LAPS的提出62

3.4.2 LAPS协议说明62

3.4.3 LAPS和PPP比较64

3.4.4 LAPS封装以太网数据包过程64

3.5 GFP65

3.5.1 GFP的基本概念65

3.5.2 GFP帧结构分析66

3.5.3 GFP通用处理过程67

3.5.4 GFP特定净荷处理方面68

第4层 三层交换与高速理由70

4.1 路由器工作原理70

4.1.1 路由器和IP路由选择70

4.1.2 路由器工作原理73

4.1.3 路由路技术的发展75

4.2 局域网交换技术的发展和传统路由器的局限76

4.2.1 局域网交换技术的提出76

4.2.2 第二层交换技术77

4.2.3 VLAN技术78

4.2.4 传统路由器的局限性79

4.3 第三层交换技术80

4.3.1 第三层交换的概念80

4.3.2 第三层交换技术实现方法82

4.3.3 三层交换技术工作特点84

4.3.4 三层交换机的发展87

4.4 高速路由器技术87

4.4.1 路由器体系结构的发展88

4.4.2 高速路由器的关键特性89

4.4.3 高速路由器的交换结构90

4.4.4 Cisco Tag Switch交换路由技术91

4.5 交换/路由设备选型原则92

4.5.1 交换/路由设备的主要性能92

4.5.2 交换/路由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93

第5章 MPLS95

5.1 MPLS概念和基本原理95

5.1.1 概述95

5.1.2 MPLS基本原理97

5.1.3 MPLS特点99

5.1.4 MPLS的网络结构99

5.2 标记分配协议100

5.2.1 LDP简介100

5.2.2 LDP工作原理101

5.2.3 LDP协议规范109

5.3 MPLS流量工程112

5.3.1 流量工程112

5.3.2 MPLS和流量工程113

5.3.3 流量主干属性和特征114

5.3.4 资源特性117

5.3.5 约束路由117

5.4 MPLS VPN118

5.4.1 MPLS VPN的提出118

5.4.2 MPLS VPN组成结构119

5.4.3 MPLS VPN的工作原理120

5.4.4 MPLS VPN的优点121

第6章 光互联网122

6.1 WDM技术及其发展122

6.1.1 光纤传送网发展的推动力122

6.1.2 WDM技术的概念123

6.1.3 OTN(光传送网)125

6.2 IP over WDM127

6.2.1 IP over WDM的网络结构127

6.2.2 帧结构128

6.2.3 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130

6.2.4 IP over WDM的应用131

6.2.5 IP over WDM中的自愈技术131

6.2.6 IP over WDM与现有的ATM和SDH的比较132

6.3 全光网与光互联网133

6.3.1 什么是全光网133

6.3.2 全光网的关键技术135

6.3.3 光互联网137

6.4 ASON138

6.4.1 ASON提出的背景138

6.4.2 ASON概念139

6.4.3 ASON体系结构140

6.4.4 ASON控制平面的一般要求142

6.4.5 ASON控制平面的接口和协议143

6.4.6 ASON控制平面传输网145

6.4.7 ASON标准化进展146

6.5 GMPLS技术简介146

参考文献1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