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因果链分析的再发行圈钱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基于因果链分析的再发行圈钱研究
  • 朱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5038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95页
  • 主题词:资本市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因果链分析的再发行圈钱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引言1

1.2研究背景与意义2

1.3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章节结构4

总体思路与创新点4

章节结构7

2 文献综述10

2.1我国再发行制度的变迁10

国外的股票公开发行制度10

我国股票公开发行制度的变迁11

我国再发行的门槛制度16

2.2再发行的文献研究21

再发行长期业绩的文献研究21

再发行后的长期业绩恶化的理论解释23

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文献研究28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书的研究计划30

3 再发行圈钱的理论模型32

3.1引言32

3.2再发行理论模型的框架33

各类股东决策环境和模型假设33

再发行中各类股东的决策模型38

再发行模型的两种分析角度40

3.3再发行理论模型分析——短期角度40

配股模型分析——短期角度40

增发模型分析——短期角度45

短期模型的结论总结50

3.4再发行理论模型分析——长期角度51

募集资金投资回报率与再发行后的基本变量51

配股模型分析——长期角度53

增发模型分析——长期角度56

长期模型的结论总结及其与短期模型的比较60

3.5再发行圈钱的因果链分析思路61

再发行圈钱行为的界定及其动机61

再发行圈钱行为的刻画与后果64

再发行圈钱的因果链分析思路67

3.6本章总结70

4 再发行圈钱:从动机到行为71

4.1引言71

4.2再发行圈钱行为总体分析和研究方法72

数据样本72

再发行圈钱行为总体分析73

研究假设和方法77

4.3实证结果81

各变量的基本统计情况81

单变量分析结果83

Logit回归结果85

4.4本章总结88

5 再发行圈钱:从行为到后果89

5.1引言89

5.2研究方法90

5.3再发行后的长期业绩分析91

再发行后长期业绩概况91

规模效应能否解释我国再发行后的长期业绩恶化98

盈余管理能否解释我国再发行后的长期业绩恶化108

5.4再发行圈钱与再发行后的长期业绩恶化111

再发行圈钱对会计业绩的影响112

再发行圈钱对市场业绩的影响116

多元回归分析118

5.5本章总结121

6 再发行圈钱:从行为到治理123

6.1引言123

6.2再发行圈钱与公司内部控制124

研究假设与方法124

实证结果128

实证结论133

6.3再发行圈钱与外部环境133

研究假设与方法133

实证结果138

实证结论142

6.4再发行圈钱的治理143

6.5本章总结145

7 回顾与展望147

7.1回顾147

7.2研究展望151

参考文献153

后记165

表2-1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变迁过程15

表2-2中国证监会对再发行的门槛规定17

表2-3再发行长期业绩实证研究文献列表22

表2-4再发行长期业绩恶化的理论解释文献列表27

表3-1再发行理论模型的变量定义37

表3-2长期模型与短期模型的比较61

表3-3正常融资与再发行圈钱的区别68

表4-1数据样本的个数情况72

表4-2募集资金的滥用情况74

表4-3募集资金滥用的年份分布情况75

表4-4滥用募集资金的行业分布情况76

表4-5再发行圈钱动机的变量含义与计算方法79

表4-6再发行圈钱动机变量的基本统计情况81

表4-7再发行圈钱动机的单变量分析83

表4-8再发行圈钱动机的多变量Logit回归结果86

表5-1再发行前后的ROA逐年比较表94

表5-2再发行前后的ROE逐年比较表94

表5-3再发行前后三年的ROA变化比较95

表5-4再发行前后三年的ROE变化比较96

表5-5再发行后的长期市场回报率98

表5-6小规模公司和大规模公司的再发行前后三年的ROA变化比较103

表5-7小规模公司和大规模公司的再发行前后三年的ROE变化比较104

表5-8小规模公司与大规模公司的市场业绩比较107

表5-9再发行前后的CFO比率逐年比较表110

表5-10再发行前后三年的CFO变化比较111

表5-11募集资金滥用组与未滥用组的ROA比较112

表5-12募集资金滥用组与未滥用组的ROE比较114

表5-13募集资金滥用组与未滥用组的CFO比率比较115

表5-14募集资金滥用组与未滥用组的市场业绩比较118

表5-15再发行后长期会计业绩的多元回归结果119

表6-1内部控制制度变量与计算方法126

表6-2内部控制变量的基本统计情况129

表6-3内部控制变量按年份的统计情况129

表6-4内部控制的单变量分析130

表6-5内部控制的多变量Logit回归结果131

表6-6外部环境变量与计算方法137

表6-7外部环境变量的基本统计情况139

表6-8外部环境变量按年份的统计情况139

表6-9不同门槛下的滥用组与未滥用组的情况140

表6-10外部环境的单变量分析140

表6-11外部环境的多变量Logit回归结果141

图1-1研究思路图5

图1-2本书的框架结构8

图3-1配股下两类股东的决策过程35

图3-2再发行圈钱因果链示意图69

图5-1再发行公司的资产报酬率(ROA)比较92

图5-2再发行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比较93

图5-3再发行后36个月的市场回报率(以市场为比较基准)97

图5-4再发行后36个月的市场回报率(以对照组为比较基准)97

图5-5按规模分组的再发行公司未经调整的ROA比较99

图5-6按规模分组的再发行公司经市场调整的ROA比较100

图5-7按规模分组的再发行公司经对照组调整的ROA比较100

图5-8按规模分组的再发行公司未经调整的ROE比较101

图5-9按规模分组的再发行公司经市场调整的ROE比较102

图5-10按规模分组的再发行公司经对照组调整的ROE比较102

图5-11按规模分组的再发行公司的累积回报率比较105

图5-12按规模分组的再发行公司的经过市场调整的累积回报率比较105

图5-13按规模分组的再发行公司的经过对照组调整的累积回报率比较106

图5-14再发行公司与市场和对照组的CFO比率比较108

图5-15滥用组和未滥用组再发行后三年内的未调整股价回报率116

图5-16滥用组和未滥用组再发行后三年内的市场调整回报率117

图5-17滥用组和未滥用组再发行后三年内的对照组公司调整回报率1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