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湘学观”的形成与嬗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晶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3474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学术思想-思想史-研究-湖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近代“湘学观”的形成与嬗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从楚到湘:湖南建省与湘学意识的萌发8
第一节 明清之际楚文化的自觉意识8
第二节 湖南建省与文化独立意识的发展10
一 “湖南之建行省,自分闱始”10
二 “有省必有志,有志乃成省”11
三 完善体例,补充内容14
第三节 风雅故土,流风未歇——邓显鹤与近代湘学的复兴17
一 “诗征之刻,吾湘独阙”17
二 “搜讨文献,如有大谴随其后”20
三 “风骚故土,余风未歇”24
第四节 大湖以南,作者林立——《湖南文征》与湘学形象的塑造29
一 “忠义之邦,湘省居先”29
二 重拾先贤之坠绪34
三 “大湖以南,作者林立”35
第二章 确立典范:王夫之的发现与近代湘学知识谱系的建构40
第一节 嘉道以前王夫之学行的传播40
一 王敔对船山学行的传播41
二 潘宗洛对王船山的叙述43
三 官方历史对船山的记载47
第二节 《船山遗书》的整理与王夫之的再发现51
一 发现王夫之51
二 两种知识谱系中的王夫之54
三 日常记忆中的王夫之57
四 重版《船山遗书》与船山学行再解读62
第三节 船山符号与湘学知识谱系的建构67
一 地方历史书写中的王夫之68
二 地方偶像祭祀中的王夫之71
三 教育机构中的王夫之74
四 学人言说中的王夫之77
第三章 重塑传统:晚清湘人对湘学的反思与批判80
第一节 汉宋之争背景下“理学之邦”形象的塑造80
一 湘学特色的提炼80
二 湘人湘学与汉宋之争83
三 行动塑造“理学之邦”84
第二节 汉宋调和思潮下对湘学传统的再反思86
一 从尊宋抑汉到汉宋兼容86
二“吾乡经学之陋,未免见笑于外人”88
三 重建湖湘汉学知识谱系92
第三节 新旧递嬗背景下湘学形象的改塑98
一 湘学转新与“湘学”名词的最早运用98
二 新旧之争与“湘学”一词的流行103
三 域外文明参照下的湘学新形象105
第四章 不同视野:民国时期的几种湘学观(上)116
第一节 李肖聃生平与思想旨趣117
一 痛道丧文弊118
二 惜湘学之衰120
三 思湘学再兴122
第二节 总结近代湘学成就与特色125
一 揭示湘学特质125
二 汇总晚清民国湘学成果128
三 重点表彰湘学人物131
第三节 全面构建湘学知识谱系136
一 恢复宋代湘学形象138
二 勾勒明季清初湘学轮廓144
三 再现清中期湘学人物风采148
四 述说晚清湘学人物151
第四节 李肖聃湘学观的特点及贡献163
第五章 不同视野:民国时期的几种湘学观(中)167
第一节 民国年间著名学者论湘学167
一 梁启超的湘学观及其影响167
二 章太炎的湘学观及其影响171
第二节 揭示近代湘学的重要性:《近代湘学概论》的宗旨176
一 刘茂华生平176
二 《近代湘学概论》的写作体例177
第三节 近代主流学术思潮视野下的湘学知识谱系181
一 考证学谱系181
二 理学知识谱系190
三 文学知识谱系194
四 政治谱系200
第四节 刘茂华湘学观的特点及贡献209
第六章 不同视野:民国时期的几种湘学观(下)213
第一节 挖掘百年湘学的独特性:钱基博湘学研究的旨趣213
一“在苏言苏,在湘言湘”213
二“张皇湖南,而不为湖南,为天下”215
三“诵说先贤,而不为先贤,为今人”216
四 探究“湘学之所以为湘学”217
第二节 外省人看湘学:独特的湘学知识谱系220
一 开启道咸新风气的湘学人物221
二 书生成就大任的湘军将领225
三 湘学中的传统读书人形象233
四 旧学转新的湘人湘学238
五 毁誉迥异、立身同有本末的湘人代表241
第三节 钱基博湘学观的特点246
一 地域视角与国家视角的融合246
二 独特的评判标准248
三 适应时代需要的湘学新形象250
结论252
参考文献258
后记262
热门推荐
- 3907446.html
- 2194816.html
- 2685840.html
- 1775923.html
- 1227788.html
- 2017914.html
- 2254558.html
- 2649015.html
- 2043983.html
- 987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93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8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9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5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19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92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3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1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1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