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俄罗斯东欧中亚经济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建民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127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经济-概论-俄罗斯;经济-概论-东欧、中亚;经济-概论-中亚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俄罗斯东欧中亚经济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俄罗斯篇3
第一章 苏联东欧经济的历史演变3
第一节 苏联经济概况3
一 经济上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4
二 经济增长速度快但效率低5
三 国民经济结构严重畸形6
四 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平衡6
五 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7
第二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形成的原因7
一 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有关商品经济理论7
二 把军事共产主义政策视为一种有效政策9
三 过早地放弃新经济政策10
四 超高速工业化大大加速了经济集中11
五 农业全盘集体化12
六 “大清洗”使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巩固13
七 专制制度,集权与扩张等历史传统的影响14
八 斯大林个人品性特点的作用14
第三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和弊端15
一 主要特点15
二 主要弊端16
第四节 改革进程与未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19
一 与改革国有制有关的商品生产的主体问题20
二 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20
三 价格改革问题21
四 忽视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后果21
第五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推行到东欧各国22
一 一步一步地加强控制22
二 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被移植到东欧国家25
思考题27
第二章 经济转轨进程与经济绩效29
第一节 经济转轨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29
一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29
二 制度经济学理论30
三 比较经济学理论32
第二节 俄罗斯经济转轨模式选择和改革历程33
一 苏联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33
二 “休克疗法”指导下的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35
第三节 经济转轨绩效评价42
一 经济转轨绩效界定及评价方法43
二 俄罗斯经济转轨绩效评价43
第四节 对俄罗斯经济转轨绩效不佳的反思50
一 转轨的初始条件约束51
二 理论建设的薄弱导致照搬西方模式51
三 转轨政策内在的矛盾52
四 日益严重的“软政权化”使改革缺乏政治保证54
第五节 经济转轨的深化与经济增长54
一 普京第一任期经济转轨战略调整55
二 普京第二任期的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56
三 经济转轨完成程度57
四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启示59
思考题62
第三章 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64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性64
第二节 私有化的理论、含义与目标67
一 以西方产权理论为指导的私有化67
二 私有化的含义与目标68
第三节 私有化进程与方式方法70
一 私有化的基本方式70
二 大私有化的发展阶段71
第四节 私有化的评价74
一 私有化的主要业绩74
二 私有化的主要问题75
第五节 重新国有化问题77
思考题80
第四章 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宏观调控政策82
第一节 市场体系的建立82
一 微观经济主体的确立: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82
二 价格机制的形成:价格在市场竞争中由供求关系决定83
三 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83
第二节 竞争和反垄断84
一 俄罗斯反垄断法律体系及修订情况84
二 俄罗斯反垄断法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85
三 俄罗斯的执法体系及机构87
第三节 金融深化理论与政策88
一 金融深化理论88
二 俄罗斯金融改革的背景89
三 俄罗斯金融自由化改革90
第四节 银行改革与资本市场的形成92
一 俄罗斯银行体制的构架92
二 俄罗斯银行体制的改革94
三 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97
第五节 公共财政理论与政策99
一 公共财政理论99
二 俄罗斯的预算体制101
三 俄罗斯的税收制度101
第六节 俄罗斯财政税收改革及其效应102
思考题104
第五章 俄罗斯农业改革106
第一节 曲折的土地私有化改革107
一 苏联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形式107
二 叶利钦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改革108
三 普京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改革进程109
第二节 集体农庄与国营农场经营组织形式的改组110
一 叶利钦时期农业经营组织的改组110
二 制约农户经济发展的原因112
三 普京时期大农业发展情况112
第三节 农业发展状况与前景113
一 叶利钦时期农业状况恶化及其原因113
二 普京时期俄罗斯农业的发展115
思考题116
第六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118
第一节 收入分配理论118
一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按劳分配118
二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效率、公平和自由119
三 收入分配差异的测定: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120
第二节 俄罗斯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122
一 俄罗斯收入分配现状122
二 俄罗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123
三 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125
第三节 社会保障体制及其模式126
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与基本功能127
二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128
三 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划分129
第四节 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130
一 苏联时期的遗产: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131
二 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131
三 养老保险改革133
四 医疗保险改革136
五 社会救济与福利的货币化改革138
思考题140
第七章 对外经济关系142
第一节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综述142
一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142
二 国际投资理论综述144
第二节 对外经贸发展战略146
一 俄罗斯对外经贸发展战略的演变147
二 现阶段俄罗斯的对外经贸发展战略148
三 俄罗斯对外经贸主要战略取向150
第三节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152
一 俄罗斯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历程回顾153
二 俄罗斯外贸体制改革的特点154
三 俄罗斯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与政策工具的调整趋势155
第四节 外资引进和利用158
一 外资规模158
二 资本结构159
三 部门结构159
四 地区分布160
五 主要投资国161
六 主要投资国在俄罗斯投资的地区分布和产业分布162
七 对俄罗斯外资利用的总体评价163
第五节 俄罗斯入世进程163
一 俄罗斯入世谈判进程164
二 俄罗斯入世谈判最新进展与遗留问题168
三 俄罗斯的主要入世承诺169
思考题172
第八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174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发展综述174
一 马克思的结构理论174
二 西方的产业结构理论175
第二节 俄罗斯产业结构特点及问题176
一 加速军转民调整国民经济军事化格局176
二 服务业在三次产业关系中迅速提高177
三 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原材料化178
第三节 俄罗斯产业调整政策及变动趋势178
一 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179
二 优势产业扶持措施及其发展趋势180
第四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187
一 实施综合发展战略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贡献率187
二 俄罗斯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证分析189
第五节 俄罗斯产业结构演进的启示195
一 立足基本国情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195
二 政府应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196
三 选择战略产业作为规划产业结构的基准197
四 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循序渐进和相辅相成的过程197
五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197
思考题199
中亚、外高加索国家篇203
第九章 中亚国家经济发展与现状203
第一节 独立前中亚国家经济概况203
一 优势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产业结构单一204
二 基本上仍沿用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205
第二节 独立以来中亚经济的发展206
一 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系206
二 确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208
三 加快参与区域一体化步伐210
第三节 独立后中亚国家的产业结构212
一 产业结构特点212
二 产业结构调整难度213
思考题215
第十章 中亚国家市场化改革进程、成就与问题217
第一节 改革模式的选择217
一 激进改革模式217
二 渐进改革模式218
第二节 改革的进程与成就219
一 实行价格自由化219
二 建立独立的金融体系和财税体系219
三 推行私有化,进行所有制改革220
第三节 市场化改革的进展223
一 多数国家都建立了以国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223
二 所有制形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23
三 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224
四 支撑本国经济的优势产业得到发展225
五 经济复苏多数国家进入经济稳定发展阶段226
六 国际组织对中亚改革的总体评价227
思考题229
第十一章 中亚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与政策231
第一节 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历程、手段和形式231
一 中亚国家独立初期的社会保障制度231
二 社会保障改革指导思想和实施手段232
第二节 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与政策234
一 社会救助和补贴体系235
二 社会保险体系237
三 社会福利体系239
四 社会保障领域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240
思考题242
第十二章 中亚国家对外经济关系244
第一节 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与现状244
一 外贸额增长迅速商品出口多以原材料为主244
二 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俄罗斯是主要贸易伙伴246
三 吸引外资初见成效,对外经济合作方兴未艾246
第二节 对外经贸政策与发展战略247
一 建立涉外经济管理机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247
二 对外经贸合作政策248
三 对外经贸政策特点249
第三节 中亚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252
一 中亚国家与中国经贸关系特点253
二 发展前景254
思考题255
乌克兰等国家篇261
第十三章 新东欧六国独立前的经济概况261
第一节 独立前的乌克兰经济261
一 资源储备和工业发展261
二 农业发展情况264
三 基础设施264
第二节 独立前的白俄罗斯经济265
一 自然资源265
二 工业基础266
三 农业发展267
四 基础设施267
第三节 独立前的摩尔多瓦经济267
第四节 独立前的波罗的海三国经济269
一 工业发展基础269
二 农业发展状况271
三 交通运输272
思考题273
第十四章 新东欧六国的产业结构274
第一节 乌克兰的产业结构274
一 产业结构特点274
二 调整措施275
三 现存的问题278
第二节 白俄罗斯的产业结构280
第三节 摩尔多瓦的产业结构281
第四节 波罗的海三国的产业结构283
一 爱沙尼亚的产业结构284
二 拉脱维亚的产业结构286
三 立陶宛的产业结构286
思考题287
第十五章 新东欧六国的私有化289
第一节 乌克兰的私有化289
一 基本措施289
二 私有化的基本内容290
第二节 白俄罗斯的私有化299
第三节 摩尔多瓦的私有化302
一 国有财产私有化302
二 土地私有化304
第四节 波罗的海三国的私有化307
思考题309
第十六章 新东欧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311
第一节 乌克兰的对外经济关系311
一 对外经济关系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11
二 对外经贸特点313
三 吸引外资情况315
四 建立经济特区318
第二节 白俄罗斯的对外经济关系319
一 对外贸易管理319
二 投资环境321
三 特区建设322
第三节 摩尔多瓦的对外经济关系324
一 对外贸易324
二 投资环境和吸引外资情况325
第四节 波罗的海三国的对外经济关系326
一 对外贸易加快发展326
二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327
三 改善投资环境328
思考题329
第十七章 新东欧六国经济转轨的特点和启示331
第一节 新东欧六国经济转轨的特点331
一 转轨初期面临多方面的困难331
二 以“华盛顿共识”作为转轨的理论基础332
三 转轨的基本要素相同332
四 伴随严重的经济衰退或危机332
五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333
六 非正规经济在转轨过程中快速发展334
七 经济转轨伴随着政治转轨334
八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相得益彰334
第二节 新东欧六国经济转轨的启示335
一 经济转轨必须正确处理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335
二 经济转轨必须选择恰当的速度336
三 在实施转轨时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36
四 宏观经济稳定是确保经济转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之337
五 经济转轨并不意味着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可有可无338
思考题339
中东欧国家篇343
第十八章 东欧经济转轨的初始条件、目标模式与转轨战略343
第一节 经济转轨的初始条件343
一 国际条件343
二 社会政治条件343
三 经济条件345
第二节 经济转轨的目标模式348
一 目标模式的选择348
二 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349
第三节 经济转轨的要素350
一 稳定化350
二 自由化351
三 私有化351
四 制度化351
第四节 经济转轨战略的选择352
一 休克疗法353
二 渐进改革356
三 休克疗法与渐进改革之比较:波兰、匈牙利的案例359
思考题366
第十九章 东欧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化368
第一节 宏观经济稳定化的初步经验368
一 宏观经济稳定化的内容368
二 宏观经济稳定化的实施370
三 宏观经济稳定化的初步经验371
第二节 东欧的财政体制改革375
一 预算改革375
二 税制改革378
第三节 东欧的金融改革382
一 中央计划经济下的金融体制382
二 东欧的金融改革383
三 对于东欧金融改革的评价385
思考题386
第二十章 东欧国家的经济自由化388
第一节 价格自由化与经济转轨388
一 价格在不同经济体制中的作用388
二 东欧国家的价格自由化389
第二节 贸易自由化与经济转轨393
一 东欧国家的贸易自由化393
二 贸易自由化在转轨经济中的作用394
第三节 经济活动自由恢复的意义395
思考题397
第二十一章 东欧国家的私有化399
第一节 东欧国家的私有化战略399
一 经济转轨前的所有制状况399
二 东欧私有化的目标400
三 东欧私有化的类型401
四 东欧私有化的步骤404
五 东欧国家的私有化战略405
第二节 私有化的进展、问题与经验411
一 东欧私有化的进展411
二 东欧私有化的问题413
三 东欧国家私有化的经验415
思考题417
第二十二章 东欧经济转轨:进展、问题、经验与趋势419
第一节 东欧经济转轨的进展419
一 经济改革设计上更加现实420
二 建立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制度420
三 通过紧缩政策基本实现了宏观经济的稳定420
四 通过放开价格、放开外贸实现了经济的自由化421
五 通过本国货币贬值实现了本国货币的国内可兑换性421
六 所有制改造取得了重大进展421
七 金融改革取得重大进展422
八 实行了以所得税和增值税为核心的税制422
第二节 东欧经济转轨的问题422
一 公共财政持续危机422
二 私有化存在许多问题423
三 通货膨胀与失业是东欧值得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423
四 金融改革滞后一度成为转轨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423
五 社会保障体系不足以应付日益增加的失业和逐渐扩大的贫富差距424
六 税收难以满足政府的财政需要424
第三节 经济转轨的经验425
一 东欧经济转轨经验教训425
二 东欧经济转轨战略选择的启示425
三 东欧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化的启示426
四 经济自由化有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426
五 东欧国有企业改造的启示427
六 经济转轨需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制427
七 经济转轨无疑要付出一定的社会成本427
八 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必须注重人才428
第四节 东欧经济转轨的趋势428
一 宏观经济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428
二 从管制价格走向自由价格428
三 从封闭贸易走向开放贸易429
四 从货币不可自由兑换转向货币自由兑换429
五 从国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结构向私有制为主导的所有制结构转变429
六 从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向以轻工业及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换430
七 从不健全的金融财税体制向健全的金融财税体制转换430
八 从过于慷慨的全面的社会保障体制向严格的、目标导向的、适度的、兼顾公平及效率原则的社会福利体制转换430
第五节 东欧经济的前景430
思考题432
热门推荐
- 3640966.html
- 3665195.html
- 697566.html
- 1126116.html
- 2662198.html
- 1225374.html
- 2671138.html
- 2436296.html
- 3474850.html
- 284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4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1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8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6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6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0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8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5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4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