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孙毓庆主编;王延琮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091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98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613页
  • 主题词:色谱法-应用-药物分析-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色谱法的分类1

第1章 绪论1

1.2 色谱法的发展概况与应用5

1.2.1 色谱法发展简史5

1.2.2 色谱法的进展8

1.2.3 色谱法在国内外的应用概况12

1.3.1 系统适用性试验13

1.3.2 建立色谱分析方法需考查的内容13

1.3 色谱法的实验结果评价13

1.4 色谱文献18

1.4.1 色谱杂志18

1.4.2 色谱手册19

参考文献19

第2章 基础理论21

2.1 色谱参数(基本概念)21

2.1.1 色谱流出曲线与色谱峰21

2.1.2 相平衡参数23

2.1.3 定性参数24

2.1.4 柱效参数32

2.1.5 分离参数35

2.2 塔板理论42

2.2.1 差速迁移42

2.2.2 塔板理论的基本假设43

2.2.3 二项式分布44

2.2.4 色谱流出曲线方程的连续函数形式48

2.2.5 正态分布方程式51

2.2.6 理论塔板数与理论塔板高度的计算54

2.2.7 塔板理论的局限性56

2.3 速率理论57

2.3.1 塔板高度的统计意义57

2.3.2 气相色谱速率理论方程式58

2.3.3 液相色谱速率理论方程式63

2.3.4 速率理论方程式的讨论66

2.3.5 柱外峰展宽68

参考文献70

3.1.1 气相色谱法发展简史71

3.1.2 气相色谱法的分类71

3.1 概述71

第3章 气相色谱法71

3.1.3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72

3.1.4 气相色谱法的一般流程73

3.1.5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73

3.2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74

3.2.1 气-液填充柱74

3.2.2 气-固填充柱89

3.3.1 检测器的分类与性能指标90

3.3 检测器90

3.3.2 常用检测器94

3.4 分离条件的选择102

3.4.1 影响分离度的因素102

3.4.2 实验条件的选择105

3.5 定性分析方法108

3.5.1 利用保留值定性108

3.5.2 利用选择性检测器定性109

3.5.3 利用化学反应定性110

3.5.4 利用两谱联用定性110

3.6.1 定量校正因子111

3.6 定量分析方法111

3.6.2 定量分析的方法113

3.7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118

3.7.1 引言118

3.7.2 毛细管柱速率理论119

3.7.3 毛细管柱的分类120

3.7.4 影响分离度的因素122

3.7.5 毛细管柱与填充柱的比较124

3.7.6 毛细管柱的性能指标126

3.7.7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系统129

3.8.1 引言132

3.8 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132

3.8.2 程序升温的基本原理134

3.8.3 程序升温色谱系统136

3.8.4 程序升温色谱条件的选择136

3.9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137

3.9.1 引言137

3.9.2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基本原理139

3.9.3 全二维气相色谱仪器141

3.9.4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的应用144

3.10.1 顶空气相色谱法145

3.10 其他气相色谱法145

3.10.2 快速气相色谱法151

3.11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153

参考文献167

第4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169

4.1 概述169

4.1.1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应用范围对比169

4.1.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170

4.2.1 各类液相色谱的保留值172

4.2 基本原理172

4.2.2 塔板理论与速率理论173

4.3 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机制176

4.3.1 液-固吸附色谱法176

4.3.2 液-液分配色谱法178

4.3.3 化学键合相色谱法179

4.3.4 离子对色谱法182

4.3.5 离子抑制色谱法186

4.3.6 离子交换色谱法188

4.3.7 离子色谱法192

4.3.8 空间排斥色谱法197

4.3.9 胶束色谱法202

4.3.10 手性色谱法204

4.3.11 环糊精色谱法208

4.3.12 亲和色谱法211

4.4 固定相215

4.4.1 液-固色谱固定相215

4.4.2 化学键合相219

4.4.3 离子交换剂224

4.4.4 凝胶225

4.4.5 手性固定相226

4.4.6 亲和色谱固定相229

4.5 流动相232

4.5.1 分离方程式232

4.5.2 正相液相色谱的流动相233

4.5.3 反相色谱法的流动相235

4.5.4 反相离子对色谱的流动相236

4.5.5 液-固吸附色谱的流动相237

4.5.6 离子交换色谱的流动相240

4.5.7 凝胶色谱的流动相241

4.5.8 溶剂系统选择的一般原则与简要步骤242

4.5.9 洗脱方式243

4.5.10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模式的选择244

4.6 高效液相色谱仪245

4.6.1 输液泵245

4.6.2 色谱柱系统250

4.6.3 检测器概述255

4.6.4 紫外检测器255

4.6.5 荧光检测器262

4.6.6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263

4.6.7 化学发光检测器266

4.6.8 安培检测器268

4.6.9 化学反应检测器269

4.6.10 其他检测器270

4.6.11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271

4.6.12 仪器性能测试272

4.7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275

4.7.1 定性分析方法275

4.7.2 定量分析方法276

4.8 应用与示例281

参考文献289

5.1 概述291

5.1.1 薄层色谱发展史291

5.1.2 薄层色谱法分类与分离机制291

第5章 薄层色谱法291

5.2 薄层色谱系统简介294

5.2.1 薄层板294

5.2.2 点样298

5.2.3 展开299

5.2.4 检测301

5.3.1 定性参数302

5.3 薄层色谱参数302

5.3.2 相平衡参数304

5.3.3 分离参数305

5.3.4 板效参数305

5.4 薄层色谱展开剂306

5.4.1 溶质与溶剂的性质307

5.4.2 溶剂强度与溶剂强度参数308

5.4.3 展开剂的选择310

5.5 薄层色谱扫描法316

5.5.1 薄层色谱扫描法原理316

5.5.2 薄层扫描光学系统322

5.5.3 薄层扫描方式323

5.5.4 薄层扫描波长选择324

5.5.5 薄层扫描测量方式327

5.5.6 定性与定量分析328

5.6 常用薄层色谱扫描仪336

5.6.1 CS系列薄层扫描仪336

5.6.2 CAMAG系列薄层色谱扫描仪342

5.7 薄层色谱扫描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345

5.7.1 中药材与中成药的鉴别与成分分析345

5.7.2 合成药物及其制剂分析351

5.7.3 药物代谢研究353

5.7.4 抗菌素分析354

参考文献356

第6章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优化方法导论357

6.1 概述357

6.2 溶剂的分类及选择357

6.2.1 Snyder溶剂分类357

6.2.2 溶剂强度360

6.2.3 溶剂的选择361

6.3.1 优化参数及其范围的选择362

6.3 优化策略362

6.3.2 优化指标的确定363

6.3.3 最优化方法的建立364

6.4 HPLC溶剂系统的优化方法365

6.4.1 Glajch三角形法365

6.4.2 单纯形法370

6.5 薄层色谱溶剂系统的优化方法372

6.5.1 溶剂系统组分的选择373

6.5.2 溶剂系统配比的选择375

参考文献378

第7章 毛细管电泳法379

7.1 概述379

7.1.1 电泳与毛细管电泳法379

7.1.2 毛细管电泳法的流路379

7.1.3 毛细管电泳法的分类380

7.1.4 毛细管电泳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380

7.1.5 毛细管电泳法的应用范围381

7.2 基本原理381

7.2.1 毛细管电泳法柱效高的原因381

7.2.2 双电层理论与基本概念382

7.2.3 电分散作用384

7.3 毛细管电泳法的分离模式385

7.3.1 毛细管区带电泳386

7.3.2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388

7.3.3 环糊精电动毛细管色谱法395

7.3.4 毛细管凝胶电泳法397

7.3.5 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法401

7.3.6 毛细管等速电泳法407

7.3.7 非水毛细管电泳法简介408

7.3.8 毛细管电色谱法409

7.4 毛细管电泳装置413

7.4.1 毛细管电泳仪简介413

7.4.2 毛细管电泳法的进样方式415

7.4.3 毛细管电泳柱418

7.4.4 毛细管电泳检测器简介422

7.4.5 紫外检测器423

7.4.6 荧光检测器424

7.5.2 定性分析方法425

7.5.1 实验条件选择425

7.4.7 电化学检测器425

7.5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425

7.5.3 定量分析方法426

7.5.4 CE定性、定量分析的重复性429

7.6 毛细管电泳法的应用431

7.6.1 CE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432

7.6.2 CE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436

7.6.3 毛细管电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442

参考文献444

8.1.1 微流控芯片分析发展史448

第8章 微流控分析448

8.1 概述448

8.1.2 微流控芯片分析特点449

8.1.3 微流控芯片分析发展趋势449

8.2 微流控分析中的基本技术450

8.2.1 微流控芯片加工技术450

8.2.2 微流体驱动技术451

8.2.3 微流体控制技术453

8.3 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456

8.3.1 试样引入、试样预处理及反应系统456

8.3.2 高分辨分离系统461

8.3.3 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465

8.3.4 分析系统的集成化471

8.4 微流控芯片分析的应用473

参考文献476

第9章 色谱-光谱联用技术479

9.1 概述479

9.1.1 色谱-色谱联用技术479

9.1.2 色谱-光谱联用技术480

9.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481

9.2.1 质谱单元482

9.2.2 接口技术487

9.2.3 气相色谱单元490

9.2.4 计算机系统491

9.2.5 应用示例493

9.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498

9.3.1 仪器简介和工作原理498

9.3.2 仪器的基本功能508

9.3.3 LC-MS技术的应用511

9.4.1 引言522

9.4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522

9.4.2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仪简介523

9.4.3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法的应用526

参考文献533

第10章 样品预处理方法535

10.1 概述535

10.2 物理分离与浓缩技术535

10.2.1 过滤和超滤535

10.2.2 沉淀分离法536

10.2.5 溶剂的挥发537

10.2.3 吸附537

10.2.4 蒸馏537

10.3 溶剂萃取538

10.3.1 从固体基质中萃取待分析组分538

10.3.2 液-液萃取538

10.4 固相萃取539

10.4.1 固相萃取剂的种类540

10.4.2 固相萃取的一般装置和操作542

10.4.3 萃取方法的建立543

10.5.1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装置及操作544

10.5 固相微萃取技术544

10.4.4 自动化SPE技术544

10.5.2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萃取模式547

10.5.3 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548

10.6 超临界流体萃取549

10.6.1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550

10.6.2 超临界CO2萃取过程550

10.6.3 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因素551

10.6.4 超临界CO2萃取法在药学方面的应用551

10.7.1 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衍生化试剂552

10.7 化学衍生化技术552

10.7.2 用于气相色谱的衍生化反应558

10.7.3 柱前衍生化和柱后衍生化技术561

参考文献564

附录565

附录Ⅰ 热导检测器的相对响应值和校正因子565

附录Ⅱ 氢焰检测器的相对响应值和校正因子569

附录Ⅲ 电子捕获检测器的相对摩尔响应值572

附录Ⅳ 气相色谱固定液(按CP值大小排列)572

附录Ⅵ 常用微粒型吸附剂或载体576

附录Ⅴ 常用商品毛细管柱576

附录Ⅶ HPLC化学键合相578

附表Ⅶ-1 长链非极性键合相(十八烷基键合相)578

附表Ⅶ-2 短链非极性键合相579

附表Ⅶ-3 极性键合相580

附录Ⅷ 常用离子交换剂581

附表Ⅷ-1 离子交换键合相581

附表Ⅷ-2 离子交换树脂581

附表Ⅸ-2 有机相凝胶色谱(GPC)填充剂582

附表Ⅸ-1 NDG-L系列多孔硅珠582

附录Ⅸ 空间排斥色谱固定相582

附表Ⅸ-3 水相凝胶色谱(GFC)填充剂584

附录Ⅹ 常见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搭配及主要用途584

附录Ⅺ 常用溶剂的截止波长586

附录Ⅻ 薄层色谱固定相587

附录ⅩⅢ 81种溶剂的溶剂参数588

略语与符号表591

1.略语591

2.常用英文符号596

3.常用希文符号5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