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银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福亮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53747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银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银杏的价值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
1.1.1 银杏的综合利用价值1
1.1.2 银杏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
1.2 中国银杏资源的特点3
1.3 银杏的科研进展4
1.4 中国银杏业发展的问题、前景与策略7
1.4.1 中国银杏业发展存在的问题8
1.4.2 中国银杏业发展前景9
1.4.3 中国银杏业发展策略10
2 中国银杏的发展史12
2.1 银杏称谓的演变12
2.2 银杏的起源13
2.3 化石银杏15
2.3.1 化石银杏研究15
2.3.2 中国主要化石银杏17
2.4 银杏分类概要19
2.5 银杏栽培简史20
2.5.1 中国银杏栽培简史20
2.5.2 中国银杏的传播21
3 中国银杏资源与区划23
3.1 中国银杏古树名木23
3.2 中国银杏的分布26
3.2.1 水平分布27
3.2.2 垂直分布27
3.2.3 中国银杏产区分布29
3.3 中国银杏栽培区区划30
4 银杏的生物学特性33
4.1 银杏生活史及个体发育33
4.1.1 银杏的生活史33
4.1.2 银杏的个体发育34
4.2 银杏的形态特征35
4.2.1 芽35
4.2.2 枝35
4.2.3 叶36
4.2.4 花37
4.2.5 种实39
4.2.6 树干和树冠40
4.2.7 根系42
4.2.8 银杏雌雄株的区别43
4.3 银杏的物候期44
4.4 环境因子对银杏分布的影响45
4.4.1 温度45
4.4.2 水分46
4.4.3 光照48
4.4.4 土壤48
4.4.5 综合环境因子对银杏生长的影响49
4.4.6 其他环境条件58
4.4.7 银杏与伴生生物59
5 银杏的有性生殖60
5.1 银杏有性生殖概述60
5.2.1 银杏雄花发育61
5.2 银杏雄配子体发育61
5.2.2 银杏雄配子体发育62
5.2.3 精原细胞的生毛体和嗜锇体66
5.3 银杏雌配子体发育67
5.3.1 银杏胚珠的形态发育67
5.3.2 银杏大孢子母细胞发育68
5.4 银杏种子发育72
5.5.1 银杏胚珠器官的化石75
5.5 银杏胚珠器官的演变75
5.5.2 银杏胚珠器官的异时发育76
5.5.3 银杏型胚珠器官的起源77
6 银杏显微结构78
6.1 银杏花粉显微结构78
6.2 银杏分泌器官显微结构81
6.3 银杏光合器官显微结构83
6.4 银杏贮藏器官显微结构84
6.5 银杏菌根显微结构86
6.7 银杏染色体87
6.6 银杏叶表面显微结构87
7.1 光合作用的一般原理90
7.1.1 光合反应的基本过程90
7 银杏光合生理90
7.1.2 叶绿体及其色素91
7.1.3 光合产物及其利用92
7.2 影响银杏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92
7.3 温度对银杏光合作用的影响95
7.3.1 光合作用对温度的反应95
7.3.3 温度对银杏净光合速率的影响96
7.3.2 光合作用最适温度范围96
7.3.4 高温和强光交叉胁迫对银杏光合作用的影响97
7.3.5 高温和强光交叉胁迫对银杏光化学效率的影响99
7.3.6 高温和强光交叉胁迫对银杏羧化效率的影响99
7.3.7 高温和强光胁迫下影响银杏光合作用的气孔和非气孔因素100
7.4 水分对银杏光合作用的影响101
7.4.1 银杏叶片快速脱水对光合速率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101
7.4.2 不同水分条件下银杏叶片气孔参数对叶片大气水汽压差的响应103
7.4.3 长期干旱对银杏光合作用的影响105
7.5 光照条件对银杏光合作用的影响107
7.5.1 遮阴对银杏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的影响107
7.5.2 遮阴对银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表观量子效率的影响110
7.5.3 遮阴对银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110
7.5.4 遮阴对银杏光合作用“午休”的影响113
7.6 氮、磷、钾对银杏光合作用的影响114
7.6.1 氮对银杏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115
7.6.2 磷对银杏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117
7.6.3 钾对银杏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118
8 银杏的抗逆性120
8.1 银杏的耐旱性120
8.2 银杏的耐盐性124
8.3 银杏的耐淹性127
8.4 银杏的抗空气污染能力129
9 银杏苗木培育133
9.1 银杏苗木培育过程及原理133
9.2.3 苗木根系生长135
9.2.2 苗木直径生长135
9.2 银杏苗木年生长规律135
9.2.1 苗木高生长135
9.2.4 苗木年生长周期136
9.3 苗圃的建立140
9.4 实生苗培育141
9.5 扦插苗培育143
9.5.1 愈伤组织生根原理143
9.5.2 硬枝扦插143
9.5.3 嫩枝扦插145
9.5.4 插叶繁殖146
9.5.5 影响银杏插穗生根的因子146
9.6 嫁接苗培育147
9.6.1 嫁接成活原理148
9.6.2 接穗和砧木准备148
9.6.3 嫁接时期与方法149
9.6.4 嫁接后管理154
9.6.5 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子155
9.7 苗木出圃156
10 银杏生物技术159
10.1 银杏组织培养159
10.1.1 器官培养160
10.1.2 花粉培养164
10.1.3 体细胞胚发生培养165
10.1.4 银杏试管苗移栽168
10.2 银杏的细胞培养和次生物质生产169
10.2.1 培养系统169
10.2.2 影响次生物质产量的因素170
10.2.3 提高次生物质产量的方法171
10.3 银杏种质资源离体保存172
10.3.1 低温保存173
10.3.2 冷冻保存173
10.3.3 研究进展175
10.4 银杏组织培养的一些基础研究175
10.5.1 银杏基因转化177
10.5 银杏基因工程177
10.5.2 银杏的发根培养180
10.6 银杏分子标记研究181
10.6.1 银杏细胞核DNA含量181
10.6.2 银杏的分子标记182
10.7 银杏生物技术展望186
11 银杏林农复合经营187
11.1 银杏种内竞争187
11.2 银杏种间竞争193
11.2.1 基本概念193
11.2.2 种间竞争的研究方法194
11.2.3 评定种间竞争的指标195
11.2.4 银杏与农作物种间竞争机理198
11.3 银杏复合经营模式204
12.1 银杏林培育原理208
12.1.1 定向培育208
12 银杏栽培技术208
12.1.2 林分结构209
12.1.3 环境条件210
12.1.4 产量形成原理210
12.2 核用园栽培技术211
12.2.1 适地适树212
12.2.2 良种壮苗212
12.2.3 合理结构213
12.2.6 抚育管理214
12.2.4 细致整地214
12.2.5 造林方法214
12.3 叶用园栽培技术221
12.4 用材林栽培技术227
12.5 花粉用园营建技术230
12.6 银杏盆景的制作与管理231
13 银杏营养与施肥233
13.1 银杏植株的营养特点233
13.1.1 银杏植株的营养成分233
13.1.2 银杏植株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234
13.2 主要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235
13.3 银杏营养诊断237
13.3.1 临界养分浓度法237
13.3.2 向量分析诊断法(向量图解法)238
13.4 银杏的施肥管理241
13.5 银杏的施肥效应246
13.5.1 银杏叶用园施肥效应的研究246
13.5.2 银杏核用园施肥效应的研究250
13.6 银杏缺素症及其防治250
14 银杏病虫害及防治技术253
14.1 银杏病虫害发生概况253
14.2 银杏的病害254
14.2.1 银杏茎腐病254
14.2.2 银杏根腐病255
14.2.3 银杏早期黄化病256
14.2.4 银杏叶枯病256
14.2.6 银杏苗木猝倒病258
14.2.5 银杏疫病258
14.2.7 银杏缺素症260
14.2.8 银杏日灼病260
14.3 银杏的虫害260
14.3.1 银杏超小卷叶蛾260
14.3.2 银杏大蚕蛾262
14.3.3 黄刺蛾264
14.3.4 大蓑蛾266
14.3.5 山楂黄卷蛾267
14.3.6 斜纹夜蛾268
14.3.7 斑喙丽金龟269
14.3.8 茶黄蓟马270
14.3.9 白蚁271
14.3.10 柳乌木蠹蛾273
14.3.11 天牛类274
14.3.12 桃蛀螟276
14.3.13 棉铃虫277
14.3.14 地下害虫278
14.3.15 其他害虫279
15 银杏种实生产280
15.1 银杏的结实规律280
15.1.1 银杏的发育期280
15.1.2 银杏的结实年龄281
15.1.3 银杏的花芽分化与种实形成281
15.1.4 银杏结实的周期性285
15.2 影响银杏结实的主要因素286
15.3 银杏种实的采收和调制286
15.4 银杏种核的贮藏288
15.4.1 银杏种核贮藏原理288
15.4.2 影响银杏种核贮藏的主要因素289
15.4.3 银杏种核的贮藏方法291
15.5 银杏种核品质检验292
16 银杏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295
16.1 银杏叶的开发利用295
16.1.1 银杏叶化学成分和开发利用研究历史295
16.1.3 银杏叶中化学成分297
16.1.2 银杏叶的一般营养成分297
16.1.4 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及其制品304
16.1.5 银杏叶的开发利用前景306
16.2 银杏种仁的开发利用306
16.2.1 银杏种仁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307
16.2.2 银杏种仁的药用价值308
16.2.3 银杏种仁的加工利用现状308
16.3 银杏花粉的开发利用309
16.3.1 银杏花粉的营养成分310
16.3.2 影响银杏花粉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因素311
16.3.3 银杏花粉加工方法及开发利用前景312
16.4 银杏外种皮的开发利用313
16.4.1 银杏外种皮的化学成分313
16.4.2 银杏外种皮的药用价值314
16.4.3 银杏外种皮的开发利用前景314
16.5 银杏木材的开发利用315
16.5.1 银杏木材特性及物理力学性质315
16.5.2 银杏木材用途316
17.1.1 银杏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的意义317
17 银杏种质资源317
17.1 银杏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317
17.1.2 银杏种质资源的收集318
17.1.3 银杏种质资源的保存319
17.2 银杏种质资源的多样性320
17.2.1 银杏种质资源的差别320
17.2.2 对银杏品种(品系)的认识发展概要320
17.3 银杏各主要品种(品系)322
17.3.1 核用品种322
17.3.2 观赏用品种(品系)334
17.3.3 叶用、材用、花粉用品种(品系)335
17.3.4 引进品种336
18 银杏育种338
18.1 银杏育种策略338
18.1.1 育种目标338
18.1.2 育种方法341
18.1.3 不同用途银杏优良性状的选择方法342
18.2 银杏引种344
18.1.4 育种策略的其他内容344
18.3 银杏芽变选育346
18.3.1 芽变的特点347
18.3.2 芽变选育的方法347
18.4 银杏杂交育种349
18.4.1 杂交育种程序349
18.4.2 银杏杂交技术349
18.4.3 优质杂种苗的选择352
18.4.4 银杏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353
18.5 银杏无性系选育354
18.5.1 无性系选育的方法与程序354
18.5.2 无性系选育要注意的事项355
18.6 银杏分子育种355
附录1 中国部分银杏古树一览表357
附录2 南京林业大学银杏种质基因库部分种质资源一览表371
主要参考文献392
重要名词索引402
热门推荐
- 2594307.html
- 2615713.html
- 1460363.html
- 2185807.html
- 3474872.html
- 2123303.html
- 2679092.html
- 420574.html
- 1981269.html
- 2672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0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8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92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5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8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7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7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4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