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经济思想史 第7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编经济思想史 第7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
  • 顾海良,颜鹏飞总主编;王志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4162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95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609页
  • 主题词: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思想史-西方国家-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经济思想史 第7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1945~1979年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概况1

二、1945~1979年西方经济思想的变化及发展主线5

三、1945~1979年西方经济思想的主要变化7

四、1945~1979年西方经济学思想流派概况12

五、本卷的内容结构14

上篇 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和衰落19

第一章 1945~1979年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19

第一节 1945~1979年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19

第二节 该时期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体系的形成及特征20

一、战后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缘起20

二、战后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代表人物22

三、美国后凯恩斯主流学派的形成25

四、战后美国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特征30

第二章 阿尔文·汉森的经济思想33

第一节 汉森的概况33

一、生平和著作33

二、主要经济思想34

第二节 汉森的《凯恩斯经济学指南》——对凯恩斯《通论》的解释38

一、古典学派的前提和有效需求原理38

二、关于凯恩斯《通论》的分析方法45

三、对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的解释47

四、投资引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的关系49

第三节 希克斯—汉森的IS-LM模型52

一、古典学派的借款基金说和凯恩斯利息理论52

二、汉森推导的IS-LM模型53

三、IS-LM分析和对凯恩斯分析的矫正56

第四节 汉森—萨缪尔森的经济周期模型58

一、加速原理及其作用58

二、对经济周期的解释:乘数和加速数的互动60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63

一、财政政策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63

二、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66

第三章 萨缪尔森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67

第一节 萨缪尔森的生平和著作67

第二节 《经济分析基础》中的新古典综合思想68

一、经济学的分析方法68

二、基本经济理论71

三、均衡分析: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学76

第三节 《经济学》教科书中的新古典综合思想83

一、作为“新古典综合”代表作的《经济学》教科书83

二、基于稀缺性分析的经济学的定义85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划分87

四、经济学方法89

五、学术论文中的新古典综合思想93

第四章 后凯恩斯主流学派的理论体系96

第一节 概述96

一、后凯恩斯主流学派理论体系的特征96

二、“混合经济”的理论体系97

三、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100

第二节 政策实践及其后果107

一、政策思想107

二、具体政策主张108

第三节 后凯恩斯主流学派经济思想评价113

第五章 20世纪50~70年代英国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17

第一节 战后英国的经济状况117

第二节 后凯恩斯学派的形成及其理论渊源120

一、主要代表人物120

二、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渊源123

三、后凯恩斯学派的形成及其主要特点125

第三节 方法论和主要理论126

一、后凯恩斯学派的方法论126

二、价值论与分配论132

三、经济增长理论137

四、对“停滞膨胀”问题的解释141

第四节 “两个剑桥之争”143

一、两个剑桥之争的始末144

二、争论的核心问题145

三、争论的结局及影响148

第五节 政策思想149

一、后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149

二、后凯恩斯经济学的政策实践及其后果150

第六章 凯恩斯主义非均衡思想的发展153

第一节 概述154

一、非均衡学派的形成154

二、非均衡学派的方法论特征159

三、对凯恩斯理论和一般均衡体系的比较161

四、对凯恩斯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区分163

第二节 非均衡分析166

一、微观非均衡分析166

二、宏观非均衡分析168

三、非均衡分析方法的应用169

第三节 政策思想171

一、就业问题172

二、通货膨胀以及预期对经济政策的影响174

第四节 非均衡经济思想评价175

一、成就和不足175

二、对非均衡经济思想的具体分析177

中篇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183

第七章 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思想183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状况183

第二节 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185

一、形成和发展的阶段185

二、思想渊源186

三、主要代表人物193

第三节 理论体系196

一、竞争秩序论197

二、货币与经济周期理论199

三、资本与利息理论201

第四节 政策主张202

一、经济政策目标202

二、对过去政策的批判203

三、竞争秩序政策205

四、政策实践205

第八章 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思想213

第一节 现代货币主义的兴起213

一、背景213

二、概况214

三、思想渊源216

四、基本观点219

第二节 理论体系220

一、货币需求理论220

二、货币分析的理论模型222

三、关于通货膨胀与自然失业率的观点224

四、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倾向227

第三节 经济政策思想229

一、“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229

二、“收入指数化”方案230

三、实行浮动汇率制230

第四节 现代货币主义经济思想评价231

第九章 供给学派的经济思想234

第一节 供给学派的形成234

一、供给学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34

二、供给学派的理论渊源236

第二节 “激进的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和理论模型237

一、政策主张237

二、理论模型241

第三节 “温和的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244

一、理论观点245

二、政策主张248

第十章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思想250

第一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与发展250

一、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250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发展251

第二节 基本理论观点252

一、关于预期和理性预期的观点252

二、政策无效性命题256

三、周期性经济波动理论260

第三节 基本政策主张268

第四节 理性预期学派经济思想评价269

第十一章 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273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273

一、概况273

二、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扩展278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分支:产权学派282

一、产权的概念及其内容结构282

二、产权的起源及其功能284

三、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效率:科斯定理286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分支:交易费用(成本)学派288

一、交易费用(成本)概念289

二、基本理论结构290

第四节 新制度经济学分支:委托—代理理论293

一、委托—代理理论293

二、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293

第五节 新制度经济学分支:产业组织理论297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缘起297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拓展与深化305

第六节 新制度经济学评价313

一、科斯经济思想的意义314

二、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的特点316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320

第十二章 诺思的新经济史学经济思想322

第一节 新经济史学概况322

一、新经济史学的两个研究方向322

二、制度变迁理论的概况323

第二节 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思想基础325

一、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326

二、国家理论327

三、意识形态理论328

第三节 制度变迁过程的理论328

一、制度变迁过程329

二、制度变迁的类型329

三、制度变迁的阶段330

第四节 对西方社会兴起的重新解释331

一、关于制度变迁过程的历史考察331

二、对西方社会兴起的重新解释332

第五节 新经济史学评价333

第十三章 公共选择学派的经济思想336

第一节 概况336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含义和特征336

二、公共选择学派的产生和代表人物337

三、公共选择学派理论和思想的渊源340

第二节 方法论342

一、公共选择学派的研究方法342

二、对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问题的分析视角344

第三节 核心思想349

一、“经济人”假设与公共选择349

二、国家干预的代价350

三、民主政府与赤字财政350

第四节 公共选择学派评价353

下篇 非主流经济思想的发展357

第十四章 新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357

第一节 从老制度学派到新制度学派357

第二节 新制度学派的思想特征364

一、研究对象364

二、研究方法365

三、价值判断标准367

第三节 艾尔斯的经济思想368

一、艾尔斯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和范围368

二、工具价值理论371

三、政策主张373

第四节 加尔布雷思的经济思想374

一、加尔布雷思的简况374

二、对企业权力结构的分析374

三、二元经济体系的理论376

四、“信念的解放”379

五、改革二元经济体系的主张380

第五节 缪尔达尔的制度经济学思想381

一、缪尔达尔的概况381

二、“循环累积因果联系”理论383

三、对发展中国家社会改革的主张385

第六节 格鲁奇的经济思想386

一、概况386

二、经济思想387

第七节 新制度学派方法论视角的意义390

第十五章 新熊彼特学派的经济思想394

第一节 新熊彼特学派经济思想概述394

一、新熊彼特学派的形成394

二、尼尔森和温特著作的基本理论观点395

三、多夫尼论竞争过程399

第二节 创新利润和资本主义现实400

一、对熊彼特理论的重新审视400

二、关于利润来源的不同观点402

三、长期发展和管理形式403

第三节 从管理经济到企业经济405

一、熊彼特的经济发展观点405

二、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挑战406

三、基于知识的经济的形成407

四、企业社会409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存在的条件与作用412

一、熊彼特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412

二、功能民主制度的条件415

三、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腐蚀:无限制民主的结果416

四、资本主义与维持民主的力量417

第五节 新熊彼特学派评价419

第十六章 新奥地利学派的经济思想421

第一节 新奥地利学派的概况422

一、早期奥地利学派阶段422

二、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延伸阶段423

三、新奥地利学派的酝酿和形成阶段424

第二节 新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425

一、门格尔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论425

二、米塞斯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426

三、哈耶克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429

四、新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方法论431

第三节 新奥地利学派的主要理论和思想440

一、市场过程理论440

二、资本理论444

三、货币理论445

四、经济周期理论448

第四节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452

一、对“经济人”理性的批判452

二、对确定性思维的批判454

三、对经济数学模型和计量经济学的批判455

第十七章 罗斯托的经济学说461

第一节 罗斯托经济思想概况461

一、罗斯托的生平与著作461

二、罗斯托经济学方法论的特点462

第二节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466

一、六大发展阶段466

二、如何促进经济社会成长474

第十八章 发展经济学的思想477

第一节 发展经济学的形成477

一、发展经济学形成的第一阶段478

二、发展经济学发展的第二阶段480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484

一、研究方法484

二、基本理论489

第十九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547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渊源547

一、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548

二、新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551

第二节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554

一、对赫克歇尔—俄林国际贸易理论的实际检验554

二、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557

第三节 国际贸易政策565

一、概况565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政策565

第四节 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的启示568

一、“里昂惕夫之谜”挑战的启示568

二、区域贸易与全球化视角贸易理论的出现568

三、贸易保护政策普遍化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挑战569

四、简要评述569

结束语570

参考文献573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5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