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掖地区公路交通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董永和主编;钱卫东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11172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张掖地区公路交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张掖地区的道路交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49年)13
第一章 道路交通的起源和开拓(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604年)13
第一节 道路交通的起源和形成14
一 从史书记载的传说看道路交通的起源14
二 从出土的文物中看道路交通的雏形16
三 民族迁徙与主要道路的形成17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张掖郡的设置19
一 张骞出使西域经过张掖的路线19
二 霍去病西出张掖和军屯对道路交通的贡献20
三 张掖郡的设置和丝绸之路在张掖境内的走向21
第三节 中西交通三绝三通对张掖交通的影响24
第四节 丝路运输与经济往来25
一 丝路运输25
一 北凉政权的建立26
二 经济往来26
第五节 北凉政权的建立与张掖道路交通的变化26
二 道路交通的变化27
第二章 道路交通的兴盛和繁荣(公元605年—公元1205年)29
第一节 裴矩对张掖道路交通的贡献29
第二节 隋炀帝西巡对张掖道路交通的影响30
第三节 道路交通的畅通和繁荣32
一 东西交通的繁荣32
二 唐玄奘取经过张掖的路线34
三 南北道路的畅通35
四 丝路重镇——张掖37
第四节 驿站设置和主要运输工具39
第五节 张义潮归唐与道路交通的复通40
一 吐蕃族对张掖道路交通的经营40
二 张义潮归唐与丝绸之路的复通41
第六节 甘州回鹘对发展中西交通所起的作用42
第七节 西夏政权与道路交通44
第三章 道路交通的畅通和变化(公元1206年—公元1911年)47
第一节 道路的畅通和桥梁的修建48
一 道路的畅通48
二 桥梁的修建49
第二节 马可·波罗途经张掖的路线50
第三节 长城的修筑与甘凉大边路线的走向51
第四节 左宗棠组织整修道路和军粮运输51
第五节 驿站设置和管理制度的完善53
一 驿站设置53
二 管理制度的完善55
第六节 道路沿线的名胜古迹57
一 关隘57
二 古堡遗址58
三 石窟和寺庙59
第四章 道路交通的新发展和公路交通的兴起(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61
第一节 大车道的畅通和主要运输工具62
一 大车道的整修和畅通62
二 主要运输工具64
第二节 公路的兴修和养护66
一 甘新公路66
二 张青公路68
三 公路养护69
第三节 汽车的出现和初期的汽车运输70
第四节 红军西路军西征经过张掖的路线72
第二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掖地区的公路事业(1949年—1985年)77
第一章 公路事业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1957年)77
一 实行军事接管,迅速恢复交通78
二 抢修公路,支援军运78
第一节 军事接管和公路抢修78
第二节 改善和修建公路,为发展工农业生产服务82
一 甘新公路的油路试铺和路面改善82
二 修建元肃公路,发展民族地区交通84
三 修建张大公路,开发煤炭、木材资源85
四 修建县乡公路,便利农村交通87
第三节 改善和新建桥梁,保证公路畅通88
一 甘新公路桥梁的维修88
二 主要公路桥梁的修建89
第四节 公路养护的恢复和改善90
一 机构的恢复和调整90
二 主要公路的养护91
三 民工建勤制度的推行和养护工作的改善92
四 畜力刮路车的试制和推广94
第五节 沙漠地带公路绿化的尝试96
第二章 公路事业的发展和调整(1958年—1965年)101
第一节 张掖专员公署交通运输管理局的成立和管理体制102
的调整102
一 张掖交管局102
二 养护工程大队102
三 张掖公路总段103
第二节 省养公路和桥梁建设的发展104
一 掀起修路高潮,迅速发展公路104
二 甘新公路黑河永久性大桥的试建104
第三节 修建县乡公路,改善农村交通条件106
一 县乡公路的发展和农村道路条件的初步改善106
二 修建主要桥梁,促进县乡公路畅通106
第四节 加强公路养护,改善路面状况108
一 公路分级管理和养护机构的调整108
二 有计划地组织民工建勤109
四 松散磨耗层路面的试铺和推广111
三 群众代表工养路和职工队伍的壮大111
五 开展双革运动,改进养路工具112
六 观测分析路基土壤,为路面基层补强提供依据114
第五节 为改善临岔公路、养护元肃公路牺牲和做出成绩的公路职工117
一 在改善临岔公路中牺牲的修路职工117
二 在养护元肃公路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养路职工118
第三章 公路事业的曲折发展(1966年—1976年)124
第一节 全区动员,修建战备公路125
一 管理机构的组建125
二 修建张青公路,改善省际交通125
三 修建张肃公路,改善山区交通条件127
四 修建肃八公路,增加省际通道128
五 为修建战备公路作出奉献和牺牲的人们130
第二节 动员民工建勤,铺筑干线油路131
一 组建机构,加强领导131
二 民工建勤铺筑油路132
三 油路铺筑工艺的改进133
四 油路的发展和使用效果133
第三节 公路改造和大、中修工程管理工作的改善134
一 集中力量改造干线公路134
二 大、中修工程管理工作的改善136
第四节 修建县乡公路,发展农村经济138
一 地、县管理机构的成立和管理工作的加强138
二 社社通公路目标的实现139
三 油路建设的兴起140
四 修建山区公路,便利木材运输140
第五节 桥梁建设的发展和施工技术的提高142
一 干线公路桥涵永久化的实现142
二 黑河大桥的兴修和县乡公路桥梁建设的发展147
第六节 干线公路养护工作的改进151
一 道班建设和班长培训151
二 公路养护工作的改进152
第七节 公路绿化的发展154
一 发动群众绿化公路154
二 戈壁路段的公路绿化156
三 路树政策的落实157
四 路树管理工作的加强158
第八节 大庆式单位——张掖地区公路总段159
一 领导班子建设的加强159
二 职工队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160
三 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管理工作的提高161
四 优异的成果,显著的贡献162
第四章 公路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977年—1985年)169
第一节 公路事业的整顿和改革170
一 省养公路管理工作的改革170
二 县乡公路管理工作的改革180
第二节 改善干线公路,提高技术标准182
一 干线公路的改善182
二 公路标准化程度的提高183
第三节 县乡公路油路建设的发展185
第四节 公路桥梁建设的发展188
一 干线公路桥梁188
二 县乡公路桥梁194
三 桥梁新工艺的试验和研究成果195
第五节 公路养护工作的加强198
一 养路标准化和全优路段活动的开展198
二 公路普查200
三 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改进202
第六节 路政管理工作的加强204
第七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开展206
一 职工教育工作的加强209
第八节 职工教育工作的加强和职工福利的提高209
二 职工福利的提高212
三 农副林业的兴办及其效益213
第三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掖地区的公路运输业(1949年—1985年)225
第一章 公路运输业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1949年—1957年)225
第一节 管理机构的军事接管和组建225
第二节 民间运输业的恢复和发展227
一 分布广泛的车驮运输228
二 沙漠之舟——骆驼运输229
三 高原之舟——牦牛运输231
四 人背肩扛的搬运业232
第三节 汽车运输业的恢复和初步发展233
一 车站改建和运输条件的改善233
二 营运路线的开辟和延伸234
三 计划运输的实行及其作用235
四 阿拉金售票法的推行和站务工作的改进237
第四节 民间运输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239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239
二 运输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241
第五节 张掖市汽车运输企业的组建243
第六节 交通监管理工作的恢复244
第二章 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和调整(1958年—1965年)247
第一节 运输机构的设置和变化248
一 张掖交管局和第三运输大队的成立248
二 张掖运输公司的成立和变化249
第二节 地属交通部门汽车运输的发展250
一 运输指挥部的成立和运力平衡制度的推行250
二 产运销运输大协作及其作用251
三 “安全、节约、车吨月产万吨公里”运动的开展及其影响254
第三节 县属交通部门和机关企事业汽车运输的兴起与发展256
一 县属交通部门汽车运输业的兴起256
四 重点物资运输计划的实施256
二 机关企事业汽车运输的初步发展257
第四节 救灾粮运输和运输职工的奉献精神258
一 救灾粮运输的准备工作259
二 区外的救灾粮运输261
三 区内的救灾粮运输264
四 救灾运粮的成绩265
第五节 交通部门汽车运输企业的转轨扭亏和技术管理工作的加强267
一 运输企业亏损的扭转和清产核资的开展267
二 支援农业,为农业生产服务269
三 整修车辆,加强技术工作271
第六节 交通监管理工作的调整272
第三章 公路运输业的曲折发展(1966年—1976年)274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公路运输的影响及其损失274
一 交通部门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体制的变化275
第二节 公路运输业的发展275
二 交通部门客货运输业务的整顿和运输效率的提高276
三 重点物资运输计划的组织和实施277
四 机关企事业车辆管理办公室的成立和运输市场管理工作的加强279
第三节 张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改进及其效果281
一 客货运输管理工作281
二 岗位责任制和管理制度282
三 三级经济核算和计划财务工作284
四 车辆更新和安全技术工作285
五 车队和车站建设286
第四节 县属交通部门汽车运输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管理工作289
第五节 创建修理企业,发展交通工业291
一 张掖汽车修理厂的创建及其经营管理工作291
二 张掖运输公司保养场的扩大294
第六节 民间运输业的发展和变化297
三 县属交通部门汽车修理业的发展297
第七节 交通监管理工作的整顿和加强298
一 机构的调整298
二 监管理工作的加强299
三 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300
四 养路费征收工作301
第四章 公路运输业的改革和发展(1977年—1985年)304
第一节 交通部门管理体制的调整和管理工作的改革305
一 张掖汽车运输公司的整顿和改革305
二 县属交通部门汽车运输企业的整顿和改革313
第二节 机关企事业单位汽车运输管理工作的加强315
第三节 运输市场的开放和个体汽车运输业的兴办317
第四节 地区公路运输管理处的成立和行业管理制度的推行318
一 运输管理处的成立和管理工作的开展318
二 行业管理的推行及其效果320
一 地、县交通部门汽车修理业321
第五节 交通工业的调整和发展321
二 机关企事业单位汽车修理业323
第六节 交通监管理工作的改革323
一 整顿队伍,转变作风323
二 加强管理,改善交通秩序325
三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327
四 加强养路费征收工作328
第七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330
第八节 职工教育工作的加强和职工福利的改善332
一 职工教育工作的加强332
二 职工福利的改善334
三 农副业的兴办及其效益335
附录340
一 机构和领导干部(含同级业务技术干部)名录340
二 先进单位和先进生产(工作)者名录348
三 大事记359
热门推荐
- 2978770.html
- 260353.html
- 3866300.html
- 38480.html
- 994865.html
- 986529.html
- 62642.html
- 2784612.html
- 3503291.html
- 3460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5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4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3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5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8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3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4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6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8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