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原理与数据通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岩,乔继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9954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通信理论;数据通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信原理与数据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绪论1
1.1 通信与通信系统1
1.1.1 通信的基本概念1
1.1.2 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分类1
1.2 信息及其度量3
1.3 信道5
1.3.1 信道的定义与分类5
1.3.2 信道的特性6
1.3.3 信道的容量9
1.4 信号与噪声11
1.4.1 信号的定义与分类11
1.4.2 确知信号的分析12
1.4.3 随机信号的分析14
1.4.4 噪声的定义与分类23
1.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26
1.5.1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6
1.5.2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7
习题27
第2章 模拟调制29
2.1 调制的概念29
2.2 调幅系统30
2.2.1 标准调幅30
2.2.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32
2.2.3 单边带调制34
2.2.4 残留边带调制36
2.2.5 幅度调制的抗噪声性能38
2.3.1 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44
2.3 非线性调制系统44
2.3.2 窄带角度调制47
2.3.3 宽带角度调制50
2.3.4 非线性调制的抗噪声性能54
习题57
第3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60
3.1 模拟信号的抽样60
3.1.1 抽样定理60
3.1.2 实际抽样63
3.2 抽样信号的量化67
3.2.1 均匀量化68
3.2.2 非均匀量化70
3.3 PCM编码原理75
3.3.1 脉冲编码调制原理75
3.3.2 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81
3.3.3 PCM编码器芯片83
3.4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84
3.4.1 差分脉冲编码84
3.4.2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85
3.5 增量调制86
3.5.1 简单增量调制86
3.5.2 简单增量调制的过载特性88
3.5.3 增量调制的抗噪声性能89
3.5.4 改进型的增量调制91
3.6 语音和图像的压缩编码92
3.6.1 语音压缩编码92
3.6.2 图像压缩编码95
习题97
第4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100
4.1.2 二元码101
4.1.1 数字基带信号码型的设计原则101
4.1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101
4.1.3 三元码103
4.2 数字基带信号的频域特性104
4.2.1 数字随机序列功率密度的一般分析105
4.2.2 几种常用随机序列的功率谱密度108
4.3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110
4.3.1 基带信号的传输过程110
4.3.2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112
4.3.3 部分响应系统116
4.4 无码间串扰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21
4.5 眼图与均衡124
4.5.1 眼图124
4.5.2 均衡126
习题131
第5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134
5.1 二进制数字调制134
5.1.1 二进制振幅键控134
5.1.2 二进制频移键控137
5.1.3 二进制相移键控141
5.1.4 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143
5.2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46
5.2.1 最佳接收概念及最佳接收准则146
5.2.2 匹配滤波器150
5.2.3 二进制确知信号最佳接收机的设计154
5.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56
5.3.1 二进制振幅键控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57
5.3.2 二进制移频键控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63
5.3.3 2PSK和2D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67
5.3.4 二进制最佳接收机的误bit率171
5.3.5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175
5.4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176
5.4.1 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系统177
5.4.2 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系统179
5.4.3 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系统180
5.5 改进的数字调制方式186
5.5.1 正交幅度调制186
5.5.2 偏移四相相移键控187
5.5.3 最小频移键控188
习题191
第6章 同步原理194
6.1 载波同步194
6.1.1 直接提取载波法194
6.1.2 插入导频法196
6.1.3 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198
6.2 位同步199
6.2.1 插入导频法200
6.2.2 直接法201
6.2.3 位同步系统的性能204
6.3 群同步206
6.3.1 起止式同步法206
6.3.2 连贯式插入法207
6.3.3 间隔式插入法208
6.3.4 帧同步系统的性能209
6.4 网同步210
6.4.1 全网同步系统211
6.4.2 准同步系统212
习题214
7.1.1 有扰离散信道编码定理216
第7章 差错控制编码216
7.1 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216
7.1.2 检错和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217
7.1.3 码距、编码效率和编码增益218
7.1.4 差错控制方式219
7.1.5 纠错码分类221
7.2 几种常用的检错码221
7.2.1 奇偶监督码221
7.2.2 行列监督码222
7.2.3 恒比码222
7.2.4 正反码222
7.3 线性分组码223
7.3.1 基本概念223
7.3.2 线性分组码编码224
7.3.3 汉明码230
7.4 循环码232
7.4.1 循环码的基本原理232
7.4.2 生成矩阵和生成多项式233
7.4.3 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235
7.5 卷积码238
7.5.1 卷积码的编码原理238
7.5.2 卷积码的解析描述240
7.5.3 卷积码的图解描述242
7.5.4 卷积码的译码244
习题247
第8章 数据通信概述249
8.1 数据通信的概念249
8.2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249
8.4.1 数据通信网介绍250
8.4 数据通信网250
8.3 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50
8.4.2 数据通信网的拓朴结构252
8.5 网络协议与协议体系结构253
8.5.1 协议的概念与协议体系结构253
8.5.2 OSI参考模型253
8.5.3 OSI结构的数据传输过程255
习题256
第9章 数据交换257
9.1 概述257
9.1.1 数据交换的必要性257
9.1.2 利用公用电话网进行数据交换257
9.2.2 时分交换258
9.2.1 空分交换258
9.2 电路交换258
9.1.3 利用公用数据交换网进行数据交换258
9.2.3 电路交换的特点259
9.3 报文交换259
9.4 分组交换260
9.4.1 分组交换的原理260
9.4.2 分组交换的特点263
9.4.3 分组的传输263
9.5 三种交换方式的比较265
9.6 帧中继266
9.6.1 帧中继的协议267
9.6.2 帧中继的交换操作269
9.6.3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270
9.7 异步传输模式270
9.7.1 ATM的信元结构271
9.7.2 ATM交换272
习题274
第10章 数据链路控制275
10.1 数据链路的功能275
10.1.1 线路控制275
10.1.2 流量控制276
10.1.3 差错控制277
10.2 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279
10.2.1 数据帧280
10.2.2 控制帧281
10.3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282
10.3.1 HDLC的帧结构283
10.3.2 控制字段284
10.3.3 HDLC操作288
习题290
11.1.2 常用的通信终端类型291
11.2 数字终接设备291
第11章 数据通信设备与通信接口291
11.1.1 通信终端设备的功能和组成291
11.1 通信终端设备291
11.3 V.24/EIA-232接口294
11.3.1 机械特性294
11.3.2 电气特性294
11.3.3 功能特性295
11.3.4 规程特性296
11.3.5 实例297
11.3.6 空调制解调器298
11.4 复用器和集中器299
11.5 协议转换器299
11.6.1 网内连接设备300
11.6 网络连接设备300
11.6.2 网间连接设备301
习题302
第12章 数据通信网303
12.1 数字数据网303
12.1.1 什么是数字数据网303
12.1.2 DDN的结构组成303
12.1.3 DDN的业务功能305
12.1.4 DDN的应用306
12.2 X.25建议306
12.2.1 X.25建议的层次307
12.2.2 X.25建议的物理层308
12.2.3 X.25建议的数据链路层308
12.2.4 X.25的分组层309
12.3.1 分组交换数据网的构成314
12.3 分组交换数据网314
12.3.2 分组交换网的路由选择315
12.3.3 拥塞控制316
12.3.4 网间互联317
12.4 帧中继网318
12.4.1 帧中继网的组成318
12.4.2 帧中继网的用户接入319
习题321
附录322
附录A 常用三角函数322
附录B 常用傅里叶变换323
附录C Q函数、误差函数、互补误差函数324
部分习题答案325
参考文献331
热门推荐
- 920133.html
- 1507127.html
- 1211507.html
- 1249185.html
- 3883632.html
- 1130592.html
- 2423384.html
- 100933.html
- 46920.html
- 1494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4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5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3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8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6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85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4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