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崔友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3104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一、研究的缘起: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与创新人才培养问题1
二、研究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4
(一)由教学与科研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性质决定4
(二)由教学与科研关系内涵的历史性决定9
(三)由不同类型高校中教学与科研关系的不同性质决定12
(四)由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决定15
三、国内外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综述17
(一)国外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综述17
(二)国内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综述30
四、主要研究目标41
五、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41
六、研究的主要内容43
七、主要研究方法45
八、研究特色与创新性46
第二章 创新人才培养概论49
一、创新人才定义49
(一)创新定义52
(二)创造性才能53
(三)人才定义53
(四)创新人才定义54
二、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57
(一)创新人才的人格特点58
(二)创新人才的思维特点59
(三)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60
(四)创新人才的能力结构62
(五)创新人才的素质修养66
三、教学与科研融合——国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启示70
(一)美国模式73
(二)日本模式79
(三)德国模式81
(四)英国模式83
第三章 我国财经院校发展历史与创新人才培养86
一、我国财经院校发展历史与人才培养现状86
(一)清末民初至解放战争时期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发展历史86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时期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发展历史90
(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财经高等教育的复苏与发展现状95
二、财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102
(一)财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分析102
(二)财经类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与发展途径105
(三)财经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109
三、山东经济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110
(一)确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总体思路112
(二)及时掌握社会对经济类人才需求动向,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在社会需求之上112
(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打造特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13
(四)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教学与科研实践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5
(五)以“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为统领,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17
(六)开办创新人才实验班,在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中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118
(七)增加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力度,丰富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121
(八)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在学生培养中将科研与教学相融合121
(九)改革传统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创新人才评价体系123
(十)制定创新人才质量评估标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124
(十一)提升人才培养效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显著增强125
第四章 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现状和问题分析127
一、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现状127
(一)科研工作受到过多重视128
(二)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弱化130
二、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分析131
(一)管理思想方面131
(二)管理体制方面133
(三)价值评价方面133
第五章 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137
一、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的必要性137
(一)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37
(二)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是教学与科研辩证统一性的必然要求143
(三)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144
(四)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必然要求148
二、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的可能性150
(一)学习连结了教学与科研151
(二)人才培养目标连结了教学与科研151
第六章 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机理分析154
一、科研对于教学的正向效应154
(一)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的水平,促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155
(二)科研丰富了教学内容,加速了课程体系改革的进程155
(三)科研有助于培养创新型和专业化人才156
(四)科研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57
(五)科研有效地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使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优化158
(六)科研有助于加强高校之间的学术科研交流合作,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159
二、教学对于科研的正向效应159
(一)良好的教学是展开科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160
(二)教学是推动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动力160
(三)教学是科研成果传播的有效途径161
(四)教学环境有助于教师进行科研活动162
(五)教学是促使高校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力量162
三、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机理分析163
(一)促进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的因素分析163
(二)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的机理分析166
第七章 财经院校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的政策体系设计168
一、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顶层政策设计168
(一)学术导向政策168
(二)学术平台政策169
(三)运行实施政策170
二、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激励政策171
(一)一体化激励政策171
(二)学术休假政策172
三、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考核政策173
(一)分类管理政策173
(二)综合考核政策174
(三)考核体系科学化174
四、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引导与保障政策174
(一)目标管理政策174
(二)人才激励政策175
(三)梯度推进政策175
(四)对教师的保障政策176
五、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学生创新政策176
(一)科研成果进课堂政策176
(二)学生参与科研的支持和引导政策177
(三)技术支撑政策177
(四)学生科研奖励政策178
第八章 财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机制实证研究179
一、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测算179
(一)研究方法、变量设置、样本与数据181
(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190
(三)教学与科研互动的路径分析196
二、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政策配套与反馈调整199
(一)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政策配套199
(二)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政策的反馈调整200
第九章 案例分析203
一、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案例203
(一)来自德国高校的实例203
(二)来自美国高校的实例207
(三)来自荷兰高校的实例216
(四)国外高校案例的借鉴与启示218
二、国内财经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学与科研协调互动案例220
(一)来自高水平财经大学的案例221
(二)来自地方本科财经院校的案例228
(三)国内高校案例的启示与思考243
参考文献245
热门推荐
- 1270286.html
- 1341165.html
- 1764496.html
- 2442843.html
- 92532.html
- 3783089.html
- 1414394.html
- 1380742.html
- 345762.html
- 1250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7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6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6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4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3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4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6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7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2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