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 姚岳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351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隐私权-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谁动了您的信息?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8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19

第一章个人信息保护与宪法23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之所以重要23

一、信息崇拜与信息失守24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需要28

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内涵与外延35

一、采用“个人信息”概念的理由35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内涵39

三、个人信息保护的外延43

第三节 两个案例的启示47

一、德国人口普查案47

二、台湾地区捺指纹换取身份证案61

三、两案的启示——个人信息保护与宪法密切相关66

第二章 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基础71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权利72

一、隐私权到信息自决权的演进73

二、隐私权与信息自决权彼此独立而又部分包含80

三、以信息自决权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基础88

第二节 信息自决权形成的三种途径:比较法上的观察97

一、美国:从隐私权扩展及信息隐私权与自决隐私权97

二、德国:从人格权扩展及信息自决权101

三、日本:从隐私权扩展及信息的自我决定权105

第三节 信息自决权理应也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基础111

一、方法论上的选择111

二、形式上的证明117

三、实质上的证明131

四、经验上的佐证149

第三章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159

第一节 我国政府型数据库发展对个人信息的影响159

一、政府型数据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159

二、我国典型的政府型数据库161

三、政府型数据库时代迫切需要保护公民个人信息170

第二节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173

一、直接以“个人信息”名义保护的法律法规173

二、以“隐私权”名义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175

三、我国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的得与失177

第三节 我国公共行政领域内个人信息保护的成就与不足184

一、《户口登记条例》与《居民身份证法》184

二、《统计法》与《人口普查条例》190

三、个人信息保护的典范:三部关于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规范194

第四章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途径的域外经验201

第一节 国际组织文件所确立的个人信息保护理念与框架203

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个人信息保护203

二、欧盟(EU)的个人信息保护206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个人信息保护210

四、国际组织个人信息保护的经验213

第二节欧、美国家的个人信息立法保护215

一、美国:以隐私权为中心的分散式立法保护215

二、德国:以信息自决权为核心的集中式立法保护229

三、英国:别具一格的英国式个人信息立法保护243

第三节 亚洲国家与地区的个人信息立法保护258

一、日本:兼容欧美又具自身特色的混合型立法保护259

二、韩国:以隐私权为中心的个人信息立法保护269

三、我国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的个人信息立法保护273

第五章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途径选择290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行为逻辑291

一、逻辑前提:国家有保护公民信息自决权的义务291

二、逻辑基准:以法权衡量为最基本原则295

三、逻辑结构:密不可分的四个层次299

第二节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途径选择306

一、宪法审查的途径:必须但难行的选择307

二、立法保护的途径:必要又可行的选择310

第三节 我国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的基础性设想312

一、两部《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的评析312

二、以信息自决权为我国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的权利基础315

三、选择分散立法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319

四、确立我国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的两大基准323

五、衔接个人信息保护与政府信息公开345

结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355

参考文献359

后记3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