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教育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等教育史
  • 刘海峰,史静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9867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52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教育史-中国-研究生-教材;高等教育-教育史-外国-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教育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篇 中国高等教育史9

导言11

第一章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13

第一节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14

一、古代高等教育的界定14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产生17

第二节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演变22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22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26

第三节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地位与影响30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历史地位31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影响34

第二章 科举考试制度39

第一节 科举考试的程序40

一、考试的科目与内容41

二、四级试与三场试43

三、阅卷及防弊措施45

四、及第后的待遇47

第二节 科举的教育考试性质50

一、高等教育考试性质50

二、学位考试性质52

三、自学考试性质55

第三节 科举考试的教育影响59

一、学校育才,考试选才60

二、有教无类,努力向学62

三、公平竞争,公正录取64

四、片面应试,学优则仕65

第三章 书院组织与制度67

第一节 书院的起源与演化68

一、早期书院概说68

二、书院发展的历程73

第二节 书院教育的特点77

一、教学与研究相结合78

二、自由讲学与学术争鸣80

三、重视人格培养,师生关系融洽82

四、管理组织精干,学规严谨灵活84

第三节 书院的历史评价86

一、书院在古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影响87

二、书院在海外的影响90

三、书院教育传统的变革与传承92

第四章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95

第一节 清末高等教育兴起的动因96

一、社会原因96

二、教育内部原因100

第二节 清末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105

一、洋务教育的兴起105

二、维新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108

三、“新政”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11

第三节 清末高等教育变革的历史影响115

一、废科举与高等教育体制的转型115

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变革118

三、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与程度的提高120

四、留学高潮的兴起123

第五章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127

第一节 民国学制改革与高等教育发展129

一、学制改革129

二、高等教育发展133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与高校内迁135

一、国民政府的教育应对136

二、高校内迁138

第三节 留学教育的发展142

一、民国时期的留学高潮142

二、留学教育的历史影响144

第四节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145

一、教会大学的兴起145

二、教会大学的特点146

三、教会大学的消亡148

第五节 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151

一、女子高等教育的创立与发展152

二、女子高等教育的高潮:男女同校154

第六节 新民主主义高等教育156

一、新民主主义高等教育的萌芽156

二、苏维埃地区的大学教育158

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高等教育159

四、解放区的高等教育161

第六章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思想163

第一节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164

一、近代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164

二、近代中国大学校长的基本特征167

第二节 中国近代著名高等教育家及其高等教育思想169

一、张之洞的高等教育思想170

二、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174

三、张伯苓的高等教育思想179

四、梅贻琦的高等教育思想183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等教育189

第一节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创建和曲折发展190

一、创建社会主义教育制度190

二、院系调整与学习苏联教育经验191

三、进行“教育革命”和制定《高校六十条》196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等教育198

一、“停课闹革命”,高等教育陷于瘫痪199

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出笼201

三、纠正极“左”思潮的斗争202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203

一、恢复高考与高等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204

二、从体制改革入手实行高等教育改革208

三、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加速发展210

第八章 港澳台地区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215

第一节 港澳近现代高等教育216

一、香港高等教育的历史变迁216

二、香港高等教育的特点与影响220

三、澳门高等教育概述223

第二节 台湾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227

一、清代台湾高等教育的变迁228

二、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台湾高等教育230

三、台湾光复后的高等教育发展232

下篇 外国高等教育史235

导言237

第九章 外国高等教育的起源:机构、制度与思想241

第一节 古代东方国家的高等教育242

一、两河流域地区的高等教育242

二、古代埃及的高等教育243

三、古代印度的高等教育244

四、古代希伯来的高等教育245

第二节 古希腊的高等教育246

一、古希腊社会的文化教育基础247

二、古希腊的高等教育机构及活动248

三、希腊化时期的高等教育253

第三节 古罗马的高等教育254

一、古罗马社会的文化教育基础254

二、古罗马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活动255

第十章 欧洲中世纪大学257

第一节 中世纪大学的起源258

一、大学产生的环境和条件258

二、大学的含义及特性265

三、大学的起源268

第二节 中世纪大学的类型与管理270

一、博洛尼亚大学与学生大学模式270

二、巴黎大学与教师大学模式273

第三节 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制度与管理276

一、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制度276

二、中世纪大学的管理281

第四节 中世纪大学的特权283

一、大学特权的社会政治基础和来源284

二、中世纪大学的特权286

第五节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与学位288

一、中世纪大学的课程289

二、中世纪大学的教学290

三、中世纪大学的考试及典礼291

四、中世纪大学的学位293

第六节 中世纪大学的特征与意义295

一、中世纪大学的特征295

二、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和意义297

第十一章 近代高等教育的萌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代301

第一节 文艺复兴中的高等教育302

一、文艺复兴的时代特征302

二、人文主义与高等教育305

三、文艺复兴的近代意义313

第二节 宗教改革中的高等教育315

一、欧洲宗教改革315

二、宗教改革与高等教育318

第三节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大学的发展324

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324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近代意义332

第十二章 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333

第一节 法国近代的高等教育334

一、法国近代高等教育思想336

二、大革命前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338

三、大革命时期高等教育的激进改革341

四、拿破仑的高等教育改革344

五、法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影响347

第二节 德意志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348

一、德意志近代高等教育思想351

二、近代早期德意志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358

三、18世纪德意志大学的改革360

四、柏林大学的创建364

五、德意志近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367

六、德意志近代高等教育的特点370

第三节 英国近代高等教育371

一、英国近代高等教育思想373

二、英国大学的传统与变革377

三、英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385

第十三章 近代高等教育的传播与发展:美国、俄国与日本397

第一节 美国近代高等教育398

一、殖民地时期的高等教育(1636—1776)398

二、建国时期的高等教育(1776—1862)406

第二节 俄罗斯近代高等教育416

一、俄罗斯近代高等教育的初创416

二、俄罗斯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419

第三节 日本近代高等教育425

一、日本近代高等教育的历史基础425

二、日本近代高等教育机构的创建426

三、日本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428

第十四章 现代高等教育的形成:美国433

第一节 继承中的创新:美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形成434

一、州立大学的发展435

二、研究型大学的兴起436

三、社区学院的发展438

第二节 多元化的活力:美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440

一、二战后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法律基础440

二、巨型大学的出现与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建设442

三、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与美国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445

四、普及基础之上的提高449

第十五章 20世纪的欧洲高等教育453

第一节 战争与动荡:20世纪前半期的欧洲高等教育454

一、英国高等教育:在缓步改革中发展455

二、法国高等教育:在艰苦环境中发展457

三、德国高等教育:从“帝国皇冠上的一颗宝石”到战争废墟459

第二节 复兴与扩张:20世纪50—70年代的欧洲高等教育461

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461

二、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461

第三节 质量与效益:20世纪80—90年代的欧洲高等教育468

一、英国《教育改革法》(1988年)和《迪尔英报告》(1997年)468

二、法国《高等教育法》(1984年)和《巴鲁法》 (1997年)470

三、联邦德国《高等教育总法》的修订(1985年)和两德统一后的高等教育改革471

第四节 走向融合:面向21世纪的欧洲高等教育473

第十六章 20世纪的亚洲高等教育475

第一节 20世纪的印度高等教育476

一、印度高等教育的基础476

二、20世纪上半期的印度高等教育478

三、20世纪下半期的印度高等教育481

第二节 20世纪的日本高等教育487

一、20世纪上半期的日本高等教育488

二、20世纪下半期的日本高等教育492

附录 中外高等教育史大事记5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