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京港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吕华清主编;王臻青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04036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京港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一 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1
第一篇 古代部分(远古——1840年)1
第一章 南京港的形成与崛起(公元589年以前)1
第一节 港口的形成与初步发展1
一 城市的出现和对外物资交流的增加1
二 港口历史演变概况2
二 水上运输的发展和港口的形成3
三 港口现状及其地位作用4
三 港口的初步发展4
第二节 港口在六朝时的崛起6
一 港口与建都的重要关系6
二 商业发展促进港口繁荣7
三 大批漕粮输入都城港口10
四 重要的军事港口11
第三节 港区分布和水道建设12
一 大规模的人工河渠工程12
二 构成港口中心的淮水码头15
三 长江码头及其作用17
第四节 早期的港口设施和港口管理20
一 早期的港口设施建设20
二 港口管理机构的雏形………………………………?第二章 港口的急剧衰落与复兴(589年~1368年)27
第一节 港口在隋唐时期的衰落27
一 都城和商埠港口地位的丧失27
二 破岗渎废弃和扬州港兴起的影响29
三 军港的功能不能发挥30
第二节 港口在杨吴和南唐时的复苏31
一 港口再次成为战船基地和贡运中心31
二 港区重心开始向长江沿岸转移32
一 官卖货物通过港口数量增多34
第三节 港口在南宋时的迅速发展34
二 粮食存贮地和转运港的形成36
三 港口管理的加强37
四 厢军搬运制度的出现39
第四节 港口在元代的变化40
一 设置驿传水站40
二 开辟漕粮海运航线41
第三章 港口的再次繁荣与停滞(1368年~1840年)46
第一节 都城地位促进港口高度繁荣46
一 港口辐射面扩展46
二 全国官物水运的中心港50
三 商业贸易的集散港52
四 郑和下西洋的基地港53
一 上新河与龙江码头区的兴起56
第二节 港区布局的变化56
二 漕粮码头的分布58
第三节 明中叶以后南京港的逐渐衰退60
一 通过港口的漕粮日趋减少60
二 驿传水站制度遭到破坏62
三 进出港商货呈下降趋势63
四 河道变迁对港口的影响68
第四节 明清时期南京港口的机构和制度71
一 竹木抽分场和钞关的设置71
二 塌房的出现73
三 牙商的演变75
四 港口救生局参与港政管理76
第二篇 近代部分(1840年~1949年)85
第四章 南京港向近代港口过渡和帝国主义的入侵控制(1840年~1908年)85
一 英舰入侵港区与《南京条约》的签订86
第一节 辟为通商口岸的经过86
二 《天津条约》强索南京口岸和开埠的搁置88
三 清军对南京城的破坏和开埠再次搁置90
四 港口被迫正式对外开放92
第二节 南京港向近代港口过渡93
一 商轮开始来港贸易93
二 轮船在港行驶规章的提出95
三 轮船在港开办客运业务97
四 第一座轮船码头的出现99
五 公用轮船码头的设置和陆上交通的改善103
第三节 帝国主义对南京港的控制105
一 外商抢占港区有利地盘105
二 外商在下关设置码头……………………………(109)三 帝国主义通过金陵关控制南京港111
四 外国航业在港口占绝对优势113
一 中外航运企业经营状况和民营小轮业的发展116
第四节 港口开放初期的客货经营和港埠建设116
二 港口开放初期的货物流量、流向118
三 进行与港口配套的市政建设121
第五章 港口在铁路通车后的发展和停滞(1908年~1937年)132
第一节 沪宁、津浦铁路通车对港口的影响132
一 港口货物吞吐量骤增132
二 浦口码头的兴起136
三 下关港区的扩展和繁荣139
四 港口关连行业的发展141
五 南京港民营航业的发展和外国航运势力的消长143
第二节 浦口码头的开放和南京港口管理的加强147
一 浦口港区自行对外开放147
二 参与港务管理的机构149
三 对港区岸线及码头的管理153
四 对码头装卸工人的管理155
五 对港区内河小轮驳的管理158
六 对码头秩序的整顿159
第三节 港口发展的停滞及其原因160
一 货物吞吐量波动徘徊160
二 码头及配套建设进展缓慢164
三 南京的航运业、报关业和转运业日衰168
四 南京港发展停滞的原因170
第四节 近代码头工人队伍壮大和封建把持制的加强173
一 码头工人的来源及组织形式173
二 封建把持制度的加强176
三 码头工人的劳动和生活状况178
第六章 港口沦为日本的侵华基地(1937年~1945年)189
第一节 侵略者对南京港的破坏和控制189
一 入侵给南京港造成的破坏189
二 日本侵略者军事管制南京港191
第二节 为扩大侵略而进行的港口建设193
第三节 日本侵略者对港口商运业务的垄断196
一 在南京港经营的日本航业机构196
二 伪政权对南京港的经营管理199
三 港口商业运输萧条200
第四节 日本统治下的港口装卸状况202
一 经营码头装卸业务的机构202
二 日军的暴虐统治204
三 三井码头战俘大暴动205
第七章 抗战胜利后港口的异常忙乱(1945年~1949年)211
第一节 接收日伪资产,中国航运业复员211
一 接收港内日伪航运业资产211
二 中国航业机构恢复经营214
三 恢复金陵关和设立航政局南京办事处217
一 复员运输和遣返日俘日侨219
第二节 繁重的突击性运输及其对港口的影响219
二 持续不断的军运业务221
三 突击性运输对港口商业性运输的冲击222
第三节 南京口岸的收回和重新开放225
一 美、英政府宣告放弃在华内河航权225
二 重开南京口岸的提出和舆论的强烈反对226
三 太古码头使用权的纠纷228
第四节 坍岸和军事行动对港口的破坏229
一 连续坍岸造成的严重损失229
三 连续岸收效甚微的治理231
三 国民党军队撤退时对港口的破坏233
第一节 没收官僚资本产业,建立国家所有制码头239
一 接管南京招商局、航政局和联和航运公司239
第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港口的开始(1949年~1952年)239
第三篇 现代部分(1949年~1986年)239
二 没收官僚资本产业的码头及设备241
三 征用外资码头及附属设施244
第二节 迅速恢复港口生产246
一 抢修码头,打捞沉船246
二 恢复港口客货运业务248
三 治理浦口码头坍岸251
四 整顿对江驳运业务253
第三节 设置港务管理机构254
一 港务机构设置的经过254
二 初步整顿港务工作256
三 对私营航业及木帆船业的扶持改造259
第四节 废除码头的封建把持制度261
一 码头上的封建残余势力261
二 彻底废除封建把持制度262
一 接管铁路码头和三民煤场265
第九章 港口在生产改革中迅速发展(1953年~1957年)265
第一节 扩大港口统一管理的范围265
二 统一管理码头装卸工人267
第二节 改革装卸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269
一 调整劳动组织269
二 改进操作方法制定装卸定额269
三 废除力资收入拆帐制实行计件工资制271
四 加强劳动保护改善集体福利273
第三节 推行港口生产作业计划275
一 建立调度指挥系统275
二 推行装卸作业计划277
三 执行船舶运行图和港口技术操作程序278
第四节 有计划地进行港口设施建设279
一 大规模的沉排护岸工程279
二 扩建煤炭码头和新建旅客候船室281
三 港口开始配置装卸机械283
四 港务设施配套建设284
第五节 开办联运、中转业务实行路港联合办公286
一 开办海、江、河联运和中转业务286
二 路港联合办公288
第六节 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港长负责制291
第十章 港口在“大跃进”运动中的得失与调整时期的提高(1958年~1965年)294
第一节 “大跃进”掀起的机械化热294
一 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命运动294
二 机械使用管理上的问题297
第二节 港务管理的变化299
一 管理体制的下放与上收299
二 港务管理趋向分散302
三 厂矿码头的发展和港界遗留的问题303
一 巩固原有设备能力健全技术管理制度306
第三节 以加强技术管理为中心的港口内部调整306
二 精简职工、合并机构、调整港口生产布局308
三 建立健全港口机械、水工建筑维修机构309
第四节 建成机械化煤码头311
一 建设机械化煤码头的依据311
二 机械化煤码头建设的经过313
三 机械化煤码头投产后的作用及遗留问题316
第五节 港口客货运量的变化317
第十一章 南京港在“文化大革命”动乱中的艰难发展(1966年~1976年)320
第一节 动乱时期港口的生产状况320
一 港口吞吐量大幅度波动320
二 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受到冲击破坏322
三 劳动力严重缺乏、职工队伍素质下降323
一 动乱时期港口建设出现的困难325
第二节 为适应机械作业而进行的设备改造325
二 设备改造的主要项目、效果和存在问题326
第三节 机械化煤码头的坍岸及抢救330
一 坍岸隐患的形成330
二 坍岸的紧急抢护和损失331
第四节 港口试办新式运输业务334
一 试办成组运输334
二 试办小型集装箱业务335
三 市内装卸搬运的联合作业336
第五节 石油中转区建成338
一 迅速发展的长江沿岸炼油工业338
二 建设栖霞山石油中转区339
三 石油中转的工艺和效益340
四 二期工程的动工和中辍341
第六节 地方港口管理机构的设置342
一 地方港口的发展演变342
二 地方港口的管理机构和经营规模343
第十二章 南京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77年~1986年)345
第一节 大规模地建设新港区345
一 建设长江上最大的原油中转港区345
二 规模空前的新生圩外贸港区工程350
第二节 加强对老港区的挖潜改造354
一 扩大港口煤炭通过能力354
二 改造件杂货码头及黄沙码头360
三 改善港口客运条件362
四 厂矿码头和地方港口码头的改造扩建364
第三节 加速改善港口技术设备和配套设施368
一 更新改造港口装卸机械368
二 增设锚地和港务船舶370
三 完善港口通信导航体系372
四 改善对船舶的补给供应 加强港区环境保护374
一 调整领导班子377
第四节 整顿港口领导机关和职工队伍377
二 完善经济责任制 建设新型的管理制度380
三 整顿港口职工队伍382
第五节 南京港管理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384
一 南京港口体制的基本状况384
二 实现港航分管386
三 港口内部组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387
四 对港埠设施、生产设备实行租赁制388
第六节 南京港发挥多种功能390
一 全国内河吞吐量最大的枢纽港390
二 从海轮进江分流到港口对外轮开放392
三 港口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397
结束语402
附录404
1 南京港大事记404
2 南京港务管理局历任主要领导人名单421
热门推荐
- 2523731.html
- 753244.html
- 79459.html
- 3872814.html
- 661357.html
- 946754.html
- 2996355.html
- 2519473.html
- 3069154.html
- 2490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8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9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5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51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6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9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70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3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1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3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