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70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642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及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作用14
第一章 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14
第一节 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14
一、革命新高潮,统一战线新形势14
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17
三、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代表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18
第二节 统一思想认识,共商建国大计20
第三节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召开24
一、筹备会概况24
二、商定新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名单27
三、拟定新政治协商会议文件草案29
第二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32
第一节 宣告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性盛会32
第二节 为新中国奠基的三个历史性文件41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41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45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46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与开国大典47
第四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历史意义49
第三章 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建立及其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斗争中的作用51
第一节 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及建立工作机构51
第二节 协助政府动员人民开展各项社会改革运动54
一、土地改革运动55
二、协助政府镇压反革命59
三、开展“三反”、“五反”运动61
第三节 动员人民反对美国侵略,保卫祖国安全,发起并推动抗美援朝运动65
一、谴责美国侵略行径,志愿军赴朝66
二、发起并推动抗美援朝运动67
三、抗议美国进行细菌战和强迫扣留中朝战俘,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而努力69
四、组织赴朝慰问工作71
第四节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73
一、推动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73
二、支持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74
三、推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工作76
四、支持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会议78
五、发表《为解放台湾联合宣言》,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79
第四章 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创建和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而努力81
第一节 协商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项81
一、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81
二、国家事务中重大事项的协商82
第二节 调整关系,巩固和增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89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统一战线内部的阶级关系89
二、人民政协在调整阶级关系中的作用91
三、人民政协在协调党派关系中的作用96
第三节 推动和帮助各界人士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97
一、在变革世界的实践中人人需要改造97
二、组织学习,推动各界人士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99
三、参加社会改革的实践,在实际斗争中改造思想101
第四节 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准备103
第二编 人民政协继续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和所经历的挫折112
第五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的组织和职能的变化112
第一节 关于召开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的提出和准备112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仍有存在必要112
二、关于召开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的决定113
三、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等问题的讨论115
第二节 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的召开116
第三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主要内容120
一、人民政协的性质120
二、人民政协的任务和共同遵守的准则121
三、人民政协的组织结构123
四、人民政协地方委员会的设置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123
第六章 为实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所进行的工作125
第一节 协助政府推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125
一、协商有关调整公私关系的方针政策和法规125
二、沟通思想,组织学习,推动工商业者的思想改造128
第二节 协商有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其他方面的重大措施130
一、关于农业合作化的两个文件的协商131
二、关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协商131
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草案)》的协商132
四、关于战犯、战俘处理问题的协商133
五、关于宽大处理和安置城市残余反革命分子的协商134
六、关于文字改革问题的协商135
七、关于建立宁夏、广西两个民族自治区的协商136
第三节 政协委员的视察工作139
第七章 知识分子政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144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执行144
一、知识分子问题的提出144
二、推动和贯彻知识分子政策的一次会议——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146
三、知识分子政策在政协工作中的贯彻落实148
第二节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和贯彻149
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149
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宣传、推动和贯彻152
第三节 整风、反右派斗争和交心运动154
一、帮助共产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及其后果154
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整风交心运动的影响156
第八章 调整关系,加强团结159
第一节 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160
一、一个扩大的、团结前进的委员名单160
二、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与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同时召开161
三、政协全国委员会增设新的工作机构163
第二节 三年经济暂时困难时期贯彻“弛”的方针164
一、推动和运用“神仙会”方法进行形势教育和思想教育164
二、结合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广泛听取意见,沟通政策思想,改善关系167
三、对非共产党的政协委员、各界有代表性人士及其家属给予各种生活照顾169
四、协商讨论右派分子的摘帽和在非共产党人士中进行甄别平反问题170
第三节 采取措施进一步调动各方面人士的积极性171
一、加强联络工作,密切与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的联系,增强团结,调动他们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171
二、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中调动各界人士的积极性173
三、对特赦人员进行安置175
第四节 贯彻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178
一、关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发展的讲话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部署178
二、“左”倾错误思想对政协工作的影响180
第九章 十年动乱中的人民政协182
第一节 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182
第二节 周恩来采取措施保护民主人士184
第三节 政协工作初步恢复187
一、组织民主人士学习、参观187
二、组织纪念活动和参加重大节日活动188
三、协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188
第三编 人民政协工作的恢复和发展194
第十章 人民政协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4
第一节 人民政协恢复工作194
一、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政协开始恢复工作194
二、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195
三、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政协工作逐步恢复196
四、积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学习讨论198
第二节 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阶段198
一、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新形势下提出新的方针和任务199
二、政协工作为三大任务服务取得显著成绩201
第三节 适应新形势,修改政协章程208
一、认真组织章程修改工作208
二、新章程的重要特点209
第四节 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加强与民主党派的联系211
第十一章 开创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218
第一节 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新阵容的产生218
一、协商通过参加单位和委员名单218
二、选举产生新的领导机构219
第二节 进一步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221
一、定期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和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221
二、组织和参加各种民主协商会223
第三节 发挥人才聚集的优势,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献计出力224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献计献策225
二、组织委员参观视察,促进地区经济建设227
三、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28
第四节 大力推动为政协委员落实政策的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231
第五节 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234
一、发扬爱国精神,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235
二、对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开展多种形式的联络工作,广交朋友,宣传政策236
三、通过各种活动,增进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同胞情谊237
第六节 开展人民外交活动,增进同各国人民的友谊237
一、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人民外交活动,联系范围不断扩大238
二、积极宣传国家的各项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239
三、在对外交往中注意体现政协的特点,不断扩大政协的影响240
第四编 政协全国委员会的经常性活动248
第十二章 各工作组的工作248
第一节 工作组的创建248
第二节 工作组的工作概况249
一、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工作组250
二、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工作组251
三、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开始后的工作组253
第三节 新时期工作组的活动内容256
一、采取宣传和学习相结合的方针,宣传、贯彻国家宪法、法律和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256
二、反映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256
三、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57
四、开展法制宣传,协助法制建设258
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联络,增强团结,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服务259
六、开展“三胞”联谊工作和对外友好活动260
第十三章 提案工作263
第一节 提案工作的历史概况263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提案工作264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提案工作265
三、新时期的提案工作265
第二节 新时期提案工作的发展266
一、进一步明确了提案的性质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267
二、建立了提案工作常设机构——提案工作委员会,提出对委员提案实行“三不限制”的原则268
三、密切同承办单位和政协委员的联系,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推动提案的办理和落实268
四、加强了政协内部工作的配合和协作,使提案工作与工作组的活动相结合,并密切了与地方政协的联系269
五、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案工作的制度化建设269
第三节 提案在新时期的作用270
第十四章 学习、教育和宣传工作273
第一节 学习工作273
一、学习工作是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273
二、学习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277
三、学习工作的基本经验281
第二节 统一战线系统的最高学府——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83
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建立和发展283
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恢复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86
第三节 爱国统一战线的喉舌——《人民政协报》288
第十五章 文史资料工作293
第一节 文史资料工作的开创293
第二节 文史资料工作的任务294
一、文史资料的征集294
二、文史资料的整理研究298
三、文史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299
第三节 文史资料工作的方针301
第四节 文史资料工作的作用304
第五编 人民政协地方委员会309
第十六章 政协地方委员会的沿革309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309
第二节 政协地方委员会313
第十七章 政协地方委员会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319
第一节 协商委员会的活动319
一、协商并提出对同级人民政府的建议319
二、接受与反映人民的意见322
第二节 政协地方委员会的重要会议和调查研究工作325
一、开好政协各种会议,协商地方重要事务326
二、深入调查研究,主动献计献策329
第三节 政协地方委员会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发展过程333
第十八章 政协地方委员会的各项重要工作338
第一节 促进人民大团结,巩固人民民主专政338
一、团结地方各界人士,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338
二、调整关系,促进团结341
三、落实各项政策,加强爱国统一战线346
第二节 组织学习,推动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348
一、学习组织机构的情况349
二、学习的形式、内容和参加者349
三、学习的方针和方法351
第三节 组织各界人士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353
一、组织推动各方面人士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353
二、组织推动各方面人士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357
第四节 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开展宣传联谊活动和“三引进”工作361
一、解除顾虑,广交朋友,积极开展“三胞”联谊活动361
二、为“三引进”牵线搭桥362
结束语364
附录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大事年表369
附录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438
附录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447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451
附录五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457
附录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472
附录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历届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委员名单480
附录八 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557
附录九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560
彩色插图目录567
后记571
热门推荐
- 3099379.html
- 1182694.html
- 1798963.html
- 3535607.html
- 1523635.html
- 243545.html
- 3751593.html
- 2416044.html
- 481761.html
- 3548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4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4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1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4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5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0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6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8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2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