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研究
  • 马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1479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研究对象2

二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3

三 研究方法5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概述7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概述7

一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7

二 实体层面和程序层面的两种法律关系7

三 法律关系中的客体9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11

一 关于客体概念的不同学说12

二 客体概念分析15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价值和功能21

第一节 客体研究有利于规范国家追诉机关和审判机关的任意性21

一 控审分离原则21

二 禁止重复追诉原则23

三 客体研究可促进上述原则的可操作性23

第二节 客体研究有利于保障被告人人权25

一 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的有效行使25

二 保障被告人不被重复追诉26

第三节 客体研究有利于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拓展26

一 刑事诉讼基本范畴的研究27

二 刑事诉讼模式对客体影响的研究27

三 新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和新客体的研究28

四 证明与诉讼理论的结合研究28

五 客体特性与犯罪论的结合研究28

六 民事诉讼标的的类比研究29

第四节 客体研究有利于指导实务问题29

一 客体研究指导实务的切入点29

二 客体研究能够指导的实务问题30

第五节 客体研究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履行国际公约义务31

一 国内法与国际公约冲突的两个问题31

二 我国的国际公约义务33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相关概念和近似概念34

第一节 客体相关概念简要比较34

一 第一组概念——“认识”“证明”和“查明”“认证”35

二 第二组概念——“证明对象”和“认证对象”39

三 第三组概念——“诉讼对象”“侦查对象”“审查起诉对象”和“审判对象”40

四 第四组概念——“起诉对象”“审判对象”和“辩护对象”42

五 第五组概念——“自然事实”“案件事实”“犯罪事实”和“公诉事实”43

六 第六组概念——“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44

七 第七组概念——“单一性”和“同一性”45

第二节 客体近似概念简要比较47

一 四个近似概念——“刑事诉讼客体”“审判对象”“公诉事实”和“诉因”47

二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诉讼客体之简要比较48

三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审判对象之简要比较49

四 公诉事实与诉因之简要比较50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刑事诉讼客体50

一 刑事诉讼客体的含义50

二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刑事诉讼客体之关系52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外在形式58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外在形式——审判对象58

一 审判对象的含义58

二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审判对象的关系59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在不同法系的表现形式62

一 大陆法系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表现形式62

二 英美法系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表现形式63

三 日本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表现形式66

第五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内在实质68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与认识68

一 刑事诉讼中认识和证明的区别68

二 对刑事诉讼实质的探索和分析70

三 刑事诉讼与刑事证明77

第二节 客体内在实质的分析79

一 客体的内在实质——审判阶段80

二 客体的内在实质——审查起诉和侦查阶段81

三 客体内在实质的整体分析84

第三节 程序法事实的三维度分析——新的证明对象、裁判对象和客体87

一 程序法事实发挥作用的三个维度88

二 程序法事实的概念和种类89

三 新的程序性裁判和新的裁判对象91

四 新的证明对象和新的程序法事实证明94

第四节 新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和新的客体96

一 新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和新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96

二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外延再探索100

第六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刑事诉讼模式102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刑事诉讼模式的相互关系102

一 不同刑事诉讼模式客体表现形式之比较102

二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刑事诉讼模式的相互关系103

第二节 两种刑事诉讼模式和客体的区别之一——控审分离、司法机关职权和诉权104

一 区别要素一——控审分离的差别104

二 区别要素二——法官职权和检察官职权的差别105

三 区别要素三——诉权与审判权力量对比的差别105

第三节 两种刑事诉讼模式和客体的区别之二——证明与诉讼(审判)关系106

一 定罪证明三段论与量刑证明三段论106

二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证明与审判关系上的差别110

第四节 两种刑事诉讼模式和客体的立法及实践差别111

一 实务问题一——客体变更112

二 实务问题二——禁止重复追诉118

第七章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与中国实务问题126

第一节 中国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实践126

一 中国法客体的内涵和外延126

二 中国法客体的两个特征127

第二节 中国法中的客体实务问题129

一 我国现行法关于控审分离和客体变更问题的规定129

二 我国现行法关于禁止重复追诉问题的规定134

三 对上述两原则现行法规定的分析136

第三节 客体变更的实务问题——公诉变更137

一 实务问题和现行法规定137

二 两高司法解释中的若干问题140

第四节 客体变更的实务问题——法院(官)变更起诉罪名142

一 实务问题和现行法规定142

二 我国法院变更起诉罪名的争鸣144

三 我国法院变更罪名的多种样态146

第五节 客体变更的实务问题——法院(官)变更公诉事实147

一 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147

二 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149

第六节 客体变更的实务问题——改革思路151

一 公诉事实与法律评价变更的界限151

二 客体变更改革的总体思路153

三 客体变更改革的配套制度154

第七节 禁止重复追诉的实务问题——审判监督程序155

一 实务问题和现行法规定155

二 审判监督程序与禁止重复追诉的矛盾156

三 审判监督程序改革的若干思路158

结语160

参考文献163

一 中文著作163

二 中文论文170

三 外文译著183

四 英文著作188

五 英文案例189

六 日文著作190

索引191

致谢1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