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测量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希灿,齐建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9748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测量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测量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测量学的任务与作用1
1.1.1测量学的概念1
1.1.2测量学的分类1
1.1.3测量学的任务2
1.1.4测量学的作用2
1.1.5测量学的发展概况2
1.2地球的形状与大小4
1.2.1水准面与大地体4
1.2.2参考椭球体4
1.2.3参考椭球定位4
1.3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5
1.3.1地面点的坐标5
1.3.2地面点的高程8
1.4地球曲率对基本观测量的影响9
1.4.1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9
1.4.2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9
1.4.3地球曲率对水平角度的影响10
1.5测量工作概述10
1.5.1测量的基本工作10
1.5.2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10
1.5.3测量的几个基本概念10
本章小结11
思考题11
第2章 水准测12
2.1水准测量的原理12
2.1.1高差测量12
2.1.2高程计算12
2.2微倾水准仪及其使用13
2.2.1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13
2.2.2水准尺和尺垫14
2.2.3水准仪的使用15
2.3普通水准测量16
2.3.1水准点与水准路线16
2.3.2水准测量的实施17
2.3.3水准测量的校核方法18
2.4四等水准测量19
2.4.1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19
2.4.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20
2.5水准测量成果的内业计算22
2.5.1水准测量成果的内业计算步骤22
2.5.2闭合水准路线计算22
2.5.3附合水准路线计算23
2.5.4支水准路线计算23
2.6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24
2.6.1圆水准器轴的检验与校正24
2.6.2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25
2.6.3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25
2.7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26
2.7.1仪器误差26
2.7.2观测误差26
2.7.3外界条件影响26
2.8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27
2.8.1自动安平水准仪27
2.8.2电子水准仪27
本章小结28
思考题28
第3章 角度测量30
3.1角度测量原理30
3.1.1水平角测量原理30
3.1.2竖直角测量原理30
3.2 DJ6光学经纬仪及其使用31
3.2.1 经纬仪的构造31
3.2.2经纬仪的读数方法32
3.2.3经纬仪的使用34
3.3水平角测量35
3.3.1测回法35
3.3.2方向观测法36
3.4竖直角测量37
3.4.1竖盘构造37
3.4.2竖直角及指标差的计算方法38
3.4.3竖直角的观测方法39
3.4.4竖盘指标自动补偿装置40
3.5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40
3.5.1长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40
3.5.2十字丝的检验与校正41
3.5.3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41
3.5.4横轴的检验与校正42
3.6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43
3.6.1仪器误差43
3.6.2观测误差43
3.6.3外界条件的影响44
3.7电子经纬仪简介44
3.7.1电子经纬仪的结构与功能45
3.7.2电子经纬仪的测角原理45
本章小结47
思考题47
第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48
4.1钢尺量距48
4.1.1丈量工具48
4.1.2直线定线48
4.1.3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49
4.1.4距离丈量的精度50
4.2视距测量50
4.2.1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50
4.2.2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52
4.3光电测距52
4.3.1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52
4.3.2相位式光电测距仪工作原理53
4.3.3光电测距仪的使用54
4.3.4光电测距仪的成果整理54
4.3.5手持激光测距仪简介55
4.4直线定向55
4.4.1标准方向的种类55
4.4.2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56
4.4.3直线定向的方法57
4.5坐标方位角推算与坐标计算59
4.5.1坐标方位角推算60
4.5.2坐标增量计算60
4.5.3坐标正算60
4.5.4坐标反算61
本章小结61
思考题61
第5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63
5.1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63
5.1.1测量误差的概念63
5.1.2测量误差的来源63
5.1.3测量误差的分类63
5.1.4偶然误差的特性64
5.2衡量精度的标准66
5.2.1平均误差66
5.2.2中误差66
5.2.3极限误差67
5.2.4相对误差67
5.3误差传播定律67
5.3.1倍数函数68
5.3.2和差函数68
5.3.3线性函数69
5.3.4一般函数70
5.4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71
5.4.1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71
5.4.2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71
5.4.3由改正数计算中误差72
5.5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73
5.5.1距离测量的精度73
5.5.2水准测量的精度73
5.5.3角度测量的精度74
本章小结75
思考题75
第6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77
6.1控制测量概述77
6.1.1平面控制测量77
6.1.2高程控制测量78
6.2导线及技术指标79
6.2.1导线的布设形式79
6.2.2导线的技术指标80
6.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80
6.3.1踏勘选点80
6.3.2边长测量81
6.3.3角度测量81
6.3.4高程测量81
6.3.5导线定向81
6.4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81
6.4.1闭合导线坐标计算81
6.4.2附合导线坐标计算84
6.4.3支导线坐标计算85
6.5高程控制测量86
6.5.1三、四等水准测量86
6.5.2三角高程测量86
本章小结88
思考题88
第7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传统测绘方法90
7.1比例尺及其精度90
7.1.1比例尺的种类90
7.1.2比例尺精度91
7.2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91
7.2.1地物符号91
7.2.2地貌符号93
7.3测图前的准备工作96
7.3.1图幅的划分96
7.3.2图纸的准备97
7.3.3展绘控制点97
7.4碎部测量97
7.4.1碎部点的选择97
7.4.2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98
7.4.3经纬仪测绘法测图98
7.4.4地物、地貌的测绘100
7.5地形图的检查、整饰与清绘102
7.5.1地形图的检查102
7.5.2地形图的整饰与清绘103
本章小结103
思考题103
第8章 全站仪、GPS与数字测图105
8.1全站仪及其使用105
8.1.1全站仪概述105
8.1.2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105
8.1.3全站仪的使用106
8.1.4全站仪的存储管理108
8.1.5全站仪导线控制测量108
8.2全球定位系统组成与定位原理109
8.2.1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109
8.2.2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特点110
8.2.3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111
8.2.4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模式112
8.2.5 GPS控制测量113
8.3数字测图117
8.3.1数字测图及其特点117
8.3.2数字测图系统及其分类117
8.3.3地面数字测图作业模式118
8.4地面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120
8.4.1全站仪法野外数据采集120
8.4.2 GPS RTK野外数据采集120
8.5地面数字测图的内业数据处理123
8.5.1 CASS 9.0软件操作界面123
8.5.2数据传输124
8.5.3平面图绘制与属性注记125
8.5.4等高线绘制与编辑125
8.5.5数字地图的分幅与输出126
本章小结126
思考题126
第9章 地形图的应用128
9.1概述128
9.1.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28
9.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128
9.2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129
9.2.1梯形分幅和编号129
9.2.2矩形分幅和编号133
9.3地形图的识图134
9.3.1图名与图号134
9.3.2接图表134
9.3.3图廓和坐标格网线134
9.3.4其他图外注记135
9.4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136
9.4.1确定点的平面位置136
9.4.2确定点的高程137
9.4.3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137
9.4.4确定直线的方向138
9.4.5确定地面坡度138
9.5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138
9.5.1利用地形图绘制纵断面图138
9.5.2利用地形图选线139
9.5.3利用地形图确定汇水面积140
9.5.4利用地形图确定水库库容140
9.6面积量算141
9.6.1解析法141
9.6.2图解法141
9.6.3斜坡面积计算142
9.7地形图的修测142
9.7.1地形图修测概述142
9.7.2地形图修测的方法143
本章小结143
思考题144
第10章 施工放样的基本知识145
10.1概述145
10.1.1放样的原则145
10.1.2放样的精度要求145
10.1.3施工控制网的建立145
10.2放样的基本工作145
10.2.1水平角放样145
10.2.2水平距离放样146
10.2.3高程放样147
10.3放样点位的基本方法148
10.3.1直角坐标法148
10.3.2极坐标法148
10.3.3角度交会法148
10.3.4距离交会法149
10.3.5全站仪法150
10.3.6 GPS-RTK法152
10.4圆曲线放样153
10.4.1圆曲线主点的放样153
10.4.2圆曲线的细部放样155
本章小结155
思考题155
第11章 水利工程测量156
11.1渠道测量156
11.1.1渠道选线156
11.1.2渠道中线测量156
11.1.3渠道纵横断面测量156
11.1.4渠道土方计算160
11.1.5渠道放样161
11.2混凝土坝施工测量162
11.2.1坝轴线的测设162
11.2.2坝体控制测量162
11.2.3清基中的放样工作163
11.2.4坝体立模的放样工作163
11.3水闸的放样164
11.3.1水闸中心轴线的确定和工程控制的建立164
11.3.2水闸底板及基坑开挖线的放样165
11.3.3闸墩轴线和闸墩基础开挖线的放样165
11.3.4底板立模线和底板高程的标定166
11.3.5翼墙放样166
11.3.6上部建筑物轴线的标定166
11.4水工隧洞的施工测量166
11.4.1洞外控制测量166
11.4.2隧洞施工测量167
11.4.3洞内控制测量167
11.4.4竖井联系测量167
本章小结169
思考题169
第12章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170
12.1概述170
12.1.1施工测量的资料准备170
12.1.2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170
12.1.3施工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170
12.2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测量171
12.2.1平面施工控制网171
12.2.2施工高程控制173
12.3建筑物的施工测量173
12.3.1准备工作173
12.3.2建筑物的定位173
12.3.3建筑物的轴线控制174
12.3.4基础施工测量175
12.3.5墙体施工测量176
12.4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测量177
12.4.1基础定位与矩形控制网的设置177
12.4.2轴线投测177
12.4.3高程传递178
12.5地下管道施工测量178
12.5.1地下管道施工测量的任务178
12.5.2地下管道放线测设179
12.5.3地下管道施工测量179
12.6建筑物的变形观测181
12.6.1概述181
12.6.2建筑物的沉降观测182
12.6.3建筑物的倾斜观测184
12.6.4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184
12.7竣工总平面图的绘制185
12.7.1竣工测量185
12.7.2竣工总平面图的绘制185
本章小结186
思考题186
第13章 路桥工程施工测量188
13.1概述188
13.1.1道路工程测量的任务188
13.1.2桥梁工程测量的任务188
13.2路线中线测量188
13.2.1中线测量概述188
13.2.2中线桩点的坐标计算189
13.2.3中线实地测设190
13.3道路立交匝道测设191
13.3.1匝道的基本形式191
13.3.2匝道中桩坐标计算192
13.3.3匝道测设194
13.4竖曲线的测设194
13.4.1竖曲线测设数据计算194
13.4.2竖曲线测设195
13.5桥梁施工测量195
13.5.1桥梁施工控制测量195
13.5.2桥墩、桥台中心和轴线控制桩的测设196
13.6路基边桩与边坡放样196
13.6.1路基边桩放样196
13.6.2路基边坡放样198
13.6.3机械化施工路基横断面的控制198
13.7路面施工放样199
13.7.1路槽放样199
13.7.2路面放样200
13.7.3路拱放样200
本章小结201
思考题201
第14章 农林工程测量202
14.1平原土地平整测量202
14.1.1利用方格法平整土地202
14.1.2小范围的田面平整204
14.1.3利用地形图平整土地204
14.1.4小块田合并的田面平整205
14.2山地梯田规划和平整测量205
14.2.1梯田规划205
14.2.2梯田定线测量207
14.2.3水平梯田施工209
14.2.4条田的平整测量209
14.3果园定植测量210
14.3.1平原地区定植测量210
14.3.2山丘地区定植测量211
14.4园林主要工程测设212
14.4.1园林不规则建筑物测设212
14.4.2园路测设213
14.4.3公园水体测设213
14.4.4公园堆山测设213
14.4.5平整场地的测设213
本章小结214
思考题214
第15章 地籍测量215
15.1概述215
15.1.1地籍215
15.1.2地籍管理216
15.1.3地籍调查216
15.1.4地籍测量217
15.2地籍调查217
15.2.1地籍调查单元划分与宗地编号217
15.2.2土地权属调查218
15.2.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19
15.2.4土地的分等定级222
15.2.5变更地籍调查222
15.3地籍测量223
15.3.1地籍平面控制测量223
15.3.2界址点坐标测量223
15.4地籍图的测绘224
15.4.1地籍图的基本内容224
15.4.2地籍图的测绘225
15.4.3宗地图的绘制226
15.5面积量算与统计227
15.5.1面积量算227
15.5.2面积汇总与统计228
15.6数字地籍测量228
15.6.1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228
15.6.2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229
15.6.3数字地籍绘图软件介绍230
15.6.4数字地籍图的绘制231
本章小结231
思考题231
第16章 3S技术及其应用232
16.1 GNSS技术及应用232
16.1.1 GNSS的发展概况232
16.1.2北斗系统导航定位233
16.1.3 CORS技术235
16.1.4 GNSS技术的应用236
16.2 RS技术及其应用237
16.2.1遥感的概念及其特点237
16.2.2遥感过程及其技术系统238
16.2.3遥感信息获取239
16.2.4遥感图像处理240
16.2.5遥感技术的应用243
16.2.6最新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前景展望244
16.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应用245
16.3.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245
16.3.2 GIS的基本组成246
16.3.3 GIS的主要功能247
16.3.4 GIS技术的应用247
16.4 3S技术集成应用248
本章小结249
思考题249
参考文献250
热门推荐
- 566793.html
- 932882.html
- 1794686.html
- 2594826.html
- 358680.html
- 2000382.html
- 3383601.html
- 2983445.html
- 352731.html
- 2640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8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04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4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0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14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99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1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5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