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拯救: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拯救: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
  • 谢永康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4876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阿多诺,T.W.(1903~1969)-否定(哲学) -辩证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拯救: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作者的话1

导论1

上篇 形而上学问题的辩证本质19

引言19

第一章 概念与非概念物——形而上学概念中的二律背反23

第一节 形而上学是什么24

一 “meta-”与形而上学的两重形象24

二 概念的诸要素30

三 批判与拯救:形而上学的双重目的35

第二节 第一哲学的主题40

一 “第一”的幻象41

二 第一哲学作为唯心主义45

三 第一哲学作为同一性体系50

第三节 非概念物的“踪迹(Spur)”与唯物主义55

一 “非存在(me on)”的不可消逝性56

二 非概念性作为概念59

三 形而上学批判与“辩证”的唯物主义63

第二章 起源与有效性——形而上学的认识论之维69

第一节 认识论的元问题70

一 原理(arche)的“源(Ur-)”矛盾70

二 认识论作为“起源哲学(Ursprungsphilosophie)”74

三 起源作为一种“社会行为”81

第二节 认识论的诸范畴84

一 “先验领域”作为“真空地带(Niemandsland)”85

二 “我思(Ich denke)”与“我们(Wir)”89

三 对“自在之物”的态度95

第三节 “认识的乌托邦”99

一 “起源即是目标”100

二 “星丛(Konstellation)”105

三 “摹仿(Mimesis)”109

第三章 肯定与否定——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问题114

第一节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目的115

一 作为形而上学的“肯定”辩证法115

二 否定作为“规定了的否定(bestimmte Negation)”121

三 否定作为“非—同一性(Nicht-identitaet)”126

第二节 辩证法的诸观念130

一 中介与反思130

二 时间与逻辑136

第三节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克服的诸路径140

一 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法传统141

二 辩证法与现象学149

三 辩证法与实证主义155

中篇 形而上学批判的社会内容163

引言163

第四章 理论与实践167

第一节 从“主体与客体”到“理论与实践”168

一 形而上学“理论”中的“实践”内容169

二 形而上学条件下的“实践”173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法177

一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178

二 理论的独立性182

三 理论的批判还是“伪行动(Pseudo- Aktivitaet)”185

第三节 否定的辩证法作为意识形态批判191

一 意识形态作为科学和假相191

二 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批评195

三 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性质198

第五章 神话与启蒙202

第一节 什么是启蒙203

一 启蒙作为形而上学的“实践”203

二 神话的启蒙意义207

三 启蒙的神秘性及其祛魅210

第二节 启蒙作为伦理学问题214

一 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法215

二 尼采:道德的谱系与辩证法219

第三节 启蒙辩证法的当代模式(Modelle)223

一 文化工业(Kultur Industrie)224

二 反犹主义(Antisemitismus)228

第六章 解放与拯救的乌托邦232

第一节 辩证法与拯救主题233

一 辩证法的历史性结构233

二 解放作为科学和政治目的242

三 乌托邦的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248

第二节 否定辩证法的乌托邦精神252

一 形而上学批判与乌托邦252

二 “颠倒的神学(inverse Theologie)”256

三 和解(Versoehnung):不是乌托邦的乌托邦260

下篇 形而上学问题的未完成性267

引言267

第七章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271

第一节 哲学范式的转换272

一 形而上学的诊断272

二 和解(Versoehnung)还是交往(Kommunikation)277

三 主体—客体还是主体间性281

第二节 生活世界概念及其反思285

一 生活世界作为“第三者”(Dritter)285

二 生活世界、感性世界(sinnliche Welt)和社会289

第八章 现代性还是后现代性——否定的辩证法与后现代主义295

第一节 现代、后现代与形而上学问题296

一 现代性诊断与形而上学297

二 “后一现代”:一种含混的超越意向302

第二节 亲和性与差异306

一 主体死了!?306

二 批判与解构311

三 非—同一性与多元性316

结束语:辩证法的潜力321

主要参考文献323

附录330

后记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