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地层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地层学
  • 吴瑞棠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50375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地层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一、生态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1

第一章 生态地层学的概念及应用1

二、生态地层学的基础——古生物群落3

(一)群落的基本概念3

(二)古群落划分和分析中的几个问题7

(三)关于生态地层学分类的等级11

三、生态地层学的实际应用15

(一)提高地层划分的精度15

(二)分析和恢复古环境17

(三)对比不同地区的古环境21

(四)探索古生物群落的演变规律22

参考文献23

第二章 地震地层学的原理及研究方法28

一、地震剖面的形成28

二、反射界面及其地层学意义30

三、海平面升降史分析35

(一)振幅42

四、地震相分析42

(二)频率45

(三)速度46

(四)反射结构特征54

五、地震模型62

六、现状及前景66

参考文献67

第三章 稳定同位素地层学70

一、稳定同位素若干基本概念70

二、同位素地层学简史71

三、氧同位素地层学71

四、硫同位素地层学73

(一)现代海洋硫酸盐的硫同位素73

(二)古代海相硫酸盐岩的硫同位素74

(三)利用海相石膏δ34S值对比地层的实例75

五、碳同位素地层学78

(一)第三系—白垩系界线79

(二)三叠系—二叠系界线80

(三)寒武系—前寒武系界线83

参考文献90

一、磁性地层学的产生及其基本原理93

第四章 古地磁学与磁性地层学93

二、工作程序及工作方法94

三、磁性地层单位及地磁极性年代表96

四、磁性地层学的应用及典型实例99

五、现状与展望103

参考文线103

第五章 定量地层学104

一、地层学资料的数量化104

二、地质事件的顺序分析105

三、地层的时间对比111

四、二态聚类方法与地层划分对比118

五、岩石地层的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128

第六章 事件地层学的原理及应用130

一、基本原理及科学意义130

(一)概念及原理130

(二)与传统地层学的比较131

(三)事件地层学的科学意义132

(一)各种地质事件的特征132

二、事件地层学的基础——地质事件132

(二)地质事件在地层学中的应用及实例134

三、自然地层界线——事件界线……………………………………………(142 )(一)事件界线概念及产生的背景142

(二)事件地层界线实例143

(三)事件地层界线特点144

(四)研究事件界线的程序145

四、突破的关键145

参考文献146

第七章 地层的天文对比方法148

一、天文周期与地质旋回对比方法148

(一)米兰柯维奇假说149

(二)第四纪天文时间的岁差周150

(三)深海第四纪沉积物剖面150

(四)黄土剖面152

(五)第四纪以前的沉积154

(六)纹泥沉积与太阳黑子周期155

(一)天文地质事件的特点156

二、天文地质事件对比方法156

(二)陨击作用在类地天体地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57

(三)地球上的天文地质事件159

三、天文地层对比方法的潜力166

参考文献………………………………………………………………………… (166 )第八章 界线、界线层型与事件169

一、界线层型及其存在问题169

(一)标志点的选择170

(二)选择在哪种相区170

(三)新的规定171

(四)统、阶的大小范围171

二、事件与灾变界线172

(一)生物集群绝灭的特征172

(二)为D—C自然界线辩护173

(三)委员会界线与事件界线比较175

参考文献176

第九章 全球地质年表分析178

一、地层数字年龄研究的进展178

二、当代主要地质年表的特点181

(一)GTS年表181

(二)NDS年表183

(三)COSUNA年表186

(四)CGR年表187

(五)中国同位素地质年表190

三、几个理论问题192

(一)层型的权威性193

(二)数字年龄的两重性193

(三)域值的稳定性193

(四)人为标准的必要性194

参考文献195

第十章 地层学理论与实践196

一、地层学的两个范畴196

(一)外国地层规范的一般概况197

二、外国地层规范述评197

(二)法国、英国、联邦德国规范的特点200

(三)北美规范的新进展201

(四)苏联规范的现状204

三、年代地层单位对比与定义206

(一)年代地层单位对比的分辨率和精度206

(二)关于用界线层型给年代地层单位下定义方法的误解207

四、地层学传统理论的惰性对中国地层学现代化的屏障208

五、当代中国区域地层学的任务210

参考文献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