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志龙,刘宏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2584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地下建筑物-城市规划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城市空间与城市地下空间1
1.2城市规划与地下空间规划1
1.3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3
1.3.1节约城市土地资源4
1.3.2节约城市能源、水资源8
1.3.3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10
本章注释16
2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发展综述18
2.1国内外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18
2.2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和需求量研究19
2.2.1国外研究成果及实践19
2.2.2国内研究成果和实践21
2.3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后发优势22
2.3.1城市地下空间具有后发居上的可能性22
2.3.2后发优势的经济与政府背景23
2.3.3影响后发优势的现实因素及对策23
本章注释25
3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27
3.1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和原则27
3.1.1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27
3.1.2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28
3.2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29
3.2.1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29
3.2.2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特点30
3.3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31
3.4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重点和期限划分33
3.5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33
本章注释35
4地下空间资源评估36
4.1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目的与意义36
4.2评估理论与方法36
4.3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37
4.4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数量计算模型37
4.4.1城市地面建筑物下地下空间资源计算模型37
4.4.2城市道路、广场下地下空间开发模型39
4.4.3城市绿地地下空间开发模型39
4.4.4城市水体下地下空间开发模型40
4.4.5城市高地、山体地下空间开发模型40
4.4.6城市其他情况的地下空间开发模型41
4.5案例解析:无锡市主城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41
4.5.1评估的范围与区域划分41
4.5.2基本地质环境情况42
4.5.3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47
4.6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数量计算50
4.7无锡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结论与建议52
4.7.1评估结论52
4.7.2地下空间资源的配置和重点发展区域53
本章注释54
5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预测55
5.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目的55
5.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意义55
5.2.1有利于构筑资源节约型和谐城市55
5.2.2有利于打造布局紧凑型立体城市56
5.2.3有利于创建环境友好型宜居城市57
5.3地下空间需求预测理论58
5.4层次分析法需求预测的理论与方法64
5.4.1研究总体思路65
5.4.2需求概念分析65
5.4.3需求影响因素分析66
5.4.4需求影响要素分析67
5.4.5需求模型的建立79
5.4.6需求预测的计算81
5.5案例分析:武汉市主城区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88
本章注释104
6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与形态106
6.1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结构与形态106
6.1.1城市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结构的演化方式107
6.1.2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109
6.2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110
6.2.1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原则110
6.2.2功能类型111
6.2.3复合利用分类111
6.2.4主要功能112
6.3城市地下空间发展阶段与功能类型112
6.3.1城市地下空间发展阶段与特征112
6.3.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各发展阶段规划要点113
6.4城市地下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114
6.4.1可持续发展原则114
6.4.2系统综合原则115
6.4.3集聚原则116
6.4.4等高线原则116
6.5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117
6.5.1国外地下空间布局理论117
6.5.2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形态118
6.5.3城市地下空间布局方法121
6.6城市地下空间的竖向分层125
本章注释127
7城市地下交通规划128
7.1概述128
7.1.1地下交通与城市生态环境128
7.1.2城市地下交通的综合效益分析129
7.2地下交通设施规划方法129
7.2.1地下交通设施的分类130
7.2.2地下交通设施规划遵循的原则130
7.2.3地下交通设施的规划思路131
7.2.4地下交通设施规划的布局131
7.3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规划133
7.3.1城市地铁路网规划133
7.3.2地铁车站规划138
7.4地下步行系统规划145
7.4.1地下步行系统的组成145
7.4.2地下步行系统布局146
7.4.3地下步行系统规划要点152
7.5地下停车系统规划158
7.5.1我国当前城市停车现状158
7.5.2地下停车的价值160
7.5.3停车场选择模型161
7.5.4地下停车系统规划162
7.5.5地下停车系统的形成165
7.5.6地下公共停车场(库)与私有地下车库连接后的管理问题170
本章注释171
8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173
8.1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布局174
8.1.1布局特征与原则174
8.1.2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要求176
8.2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要点178
8.3其他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186
本章注释189
9地下市政设施规划190
9.1概述190
9.2地下市政设施规划方法191
9.2.1规划原则191
9.2.2规划思路192
9.3地下综合管沟193
9.4综合管沟的经济分析197
9.4.1综合管沟的经济效益197
9.4.2综合管沟的环境和社会效益197
9.4.3综合管沟的防灾效益198
9.5综合管沟的组成和分类198
9.5.1综合管沟的组成198
9.5.2综合管沟的分类200
9.6综合管沟规划203
9.6.1地下综合管沟的规划原则203
9.6.2综合管沟的规划策略203
9.6.3综合管沟的规划可行性分析205
9.6.4规划布局208
9.6.5规划设计基本要求209
9.6.6综合管沟特殊部位211
9.6.7综合管沟与其他地下设施交叉212
9.7地下市政站场规划213
9.7.1地下市政站场建设概况213
9.7.2地下市政站场分类214
9.7.3地下市政站场规划215
本章注释217
10城市地下物流系统规划219
10.1概述219
10.2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功能与构成223
10.2.1管道形式地下物流系统223
10.2.2隧道形式地下物流系统224
10.2.3地下物流系统的功能225
10.3城市地下物流系统规划226
10.3.1地下物流系统226
10.3.2地下物流的防灾作用(以北京交通为例)232
10.3.3地下物流系统规划的可行性分析(以北京为例)234
本章注释236
11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规划237
11.1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效益237
11.1.1完善小区服务功能237
11.1.2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238
11.1.3丰富居住区的建筑环境艺术238
11.1.4减少居住区环境污染239
11.1.5改善居住区交通环境239
11.1.6增强居住区防灾抗灾能力240
11.2居住区地下空间主要功能240
11.3居住区地下空间规划基本原则和要点243
11.3.1基本原则243
11.3.2规划设计要点243
11.4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244
本章注释246
12历史文化保护下的地下空间开发248
12.1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现状248
12.1.1城市化发展中历史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248
12.1.2历史文化保护与地下空间资源的关系249
12.2历史文化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模式254
12.2.1文化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模式254
12.2.2文化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策略与内容258
12.2.3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引导261
本章注释264
13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防灾266
13.1综合防灾现状分析266
13.1.1国外现状综述266
13.1.2国内现状综述269
13.2地下空间主动防空防灾理念273
13.2.1地下空间综合防灾的地位273
13.2.2地下空间主动防灾理念的含义275
13.2.3地下空间在防灾中的主要功能275
13.3地下空间的抗灾特性276
13.3.1地下空间的抗爆特性276
13.3.2地下空间的抗震特性277
13.3.3地下空间对地面火灾的防护能力278
13.3.4地下空间的防毒性能278
13.3.5地下空间对风灾、洪灾的减灾作用279
13.4地下空间综合防灾规划引导内容281
13.4.1地下空间防空281
13.4.2地下空间抗震284
13.4.3利用地下空间防化学事故289
13.4.4地下空间防生命线系统灾害293
13.5主要结论295
本章注释296
全书参考文献298
热门推荐
- 3793654.html
- 3733612.html
- 101973.html
- 3727239.html
- 3186051.html
- 1664192.html
- 1049814.html
- 2485278.html
- 1633108.html
- 1814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3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0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2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6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7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0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2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4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