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公共性景观价值体系与规划控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城市公共性景观价值体系与规划控制
  • 王敏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0734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城市-景观-研究;城市规划-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公共性景观价值体系与规划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1

1.1 研究背景1

1.1.1 城市公共性景观的蓬勃发展1

1.1.2 城市公共性景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7

1.1.3 城市发展关注城市公共性景观11

1.2 研究内容14

1.2.1 研究范畴14

1.2.2 学术构想与研究思路15

1.2.3 研究内容16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文献综述17

1.3.1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辨析17

1.3.2 相关研究与发展趋势27

1.4 研究方法36

1.4.1 逻辑方法36

1.4.2 多手段研究方法36

1.5 研究框架37

2 城市公共性景观解读38

2.1 概念与特性38

2.1.1 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公共属性38

2.1.2 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城市”特征40

2.2 实体构成元素认知45

2.2.1 以植物为主体的绿色元素45

2.2.2 以水体为主体的蓝色元素50

2.2.3 可变色元素53

2.3 发展动因分析56

2.3.1 表层推动力56

2.3.2 深层推动力59

2.4 小结:城市公共性景观概念图式(图2.4)62

3 城市发展与城市公共性景观价值63

3.1 现代景观价值体系的三元分离与融合63

3.2 城市发展的需要与城市公共性景观的角色64

3.2.1 城市发展64

3.2.2 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分析65

3.2.3 城市公共性景观的角色70

3.3 以城市发展为主体的城市公共性景观价值83

3.3.1 价值关系分析83

3.3.2 作为城市开发的推动力84

3.3.3 作为城市社会的协调力86

3.3.4 作为城市安全的保障力89

3.3.5 多维动态的城市公共性景观价值系统93

3.4 小结:迈向更广阔的价值领域94

4 呼应城市发展的城市公共性景观评价97

4.1 呼应城市发展的城市公共性景观评价分析97

4.1.1 社会评价的范畴97

4.1.2 主客体关系分析97

4.1.3 评价的基本形式与方法98

4.1.4 多指标综合评价99

4.2 呼应城市发展的城市公共性景观评价指标体系99

4.2.1 以经济效益为指向的评价指标100

4.2.2 以社会发展为指向的评价指标101

4.2.3 以生态安全为指向的评价指标102

4.2.4 多指标综合103

4.3 压力—指向—状态(Pressure-Orientation-State,POS)评价方法105

4.3.1 压力——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106

4.3.2 指向——城市公共性景观的目标价值与指标选择106

4.3.3 状态——城市公共性景观的价值描述与指标测定107

4.4 实证分析:常熟虞山北路景观规划设计的POS评价108

4.4.1 项目概况108

4.4.2 压力分析108

4.4.3 指向确认109

4.4.4 状态评定Ⅰ——现状价值认知112

4.4.5 状态评定Ⅱ——规划价值预测114

4.5 小结:一种整体动态的评价机制114

5 景观参与与城市公共性景观价值的实现116

5.1 城市公共性景观领域的“参与”理念116

5.1.1 景观参与的概念116

5.1.2 景观参与的类型与层次117

5.1.3 景观参与的意义121

5.2 景观参与行为分析122

5.2.1 景观参与行为的社会学分析122

5.2.2 景观参与行为的经济学分析123

5.2.3 景观参与行为的行政学分析125

5.3 景观参与的保障因素126

5.3.1 知能因素:景观参与的专业保障127

5.3.2 信息因素:景观参与的社会保障127

5.3.3 机制因素:景观参与的法制保障128

5.4 参与理念下的城市公共性景观规划设计129

5.4.1 开放规划设计视野,扩大景观参与领域129

5.4.2 完善规划设计体系,降低景观参与成本130

5.4.3 普及和强化市场观念,提高景观参与效用130

5.4.4 规划设计阶段景观参与的技术方法130

5.5 小结:展望景观城市132

6 城市公共性景观规划控制的理论与实施框架134

6.1 景观控制134

6.1.1 景观控制的概念134

6.1.2 景观控制的原则135

6.1.3 景观控制的手段136

6.2 景观规划控制理论分析138

6.2.1 景观规划控制的一般过程138

6.2.2 城市公共性景观信息的采集与输入138

6.2.3 城市公共性景观信息的分析与处理140

6.2.4 城市公共性景观控制信息的输出与执行141

6.3 城市公共性景观规划控制实施策略142

6.3.1 与城市规划体系相衔接的实施框架142

6.3.2 通过融入城市发展的景观系统整合144

6.3.3 基于一般开发管理制度的景观开发控制146

6.3.4 追求城市文脉和景观品牌的景观特色强化148

6.4 小结:提升景观价值的规划设计思维转变和方法调整152

7 万州滨江北路景观系统整合的实践154

7.1 项目背景154

7.2 万州滨江北路景观现状分析研究155

7.2.1 万州滨江北路景观系统构成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155

7.2.2 万州滨江北路景观系统整体问题识别161

7.3 万州滨江北路景观价值目标定位与分析162

7.3.1 万州滨江北路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162

7.3.2 万州滨江北路景观系统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62

7.4 万州滨江北路景观系统整合措施165

7.4.1 把沿路土地发展战略纳入道路景观整体构成165

7.4.2 视觉景观敏感区段划分及滨江景观总体控制167

7.4.3 滨江路景观意象控制及功能结构布局168

7.4.4 生态格局强化绿道意识,恢复“山水之城”的山水联系169

7.4.5 沿江景观立面的综合协调170

7.4.6 景观节点的序列性体现万州文化特点171

7.5 小结:以城市公共性景观建设为契机的城市综合发展172

8 济南泉港新城景观开发控制的实践173

8.1 项目背景173

8.2 泉港新城景观现状分析研究173

8.2.1 泉港新城景观现状调查173

8.2.2 泉港新城景观总体规划亟待进一步细化和落实174

8.3 泉港新城景观价值目标定位与分析175

8.3.1 泉港新城景观发展目标细化175

8.3.2 引入景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的必要性176

8.4 泉港新城景观开发控制措施177

8.4.1 用地控制177

8.4.2 景观功能控制179

8.4.3 绿量控制180

8.4.4 游人容量引导181

8.4.5 景观朝向引导181

8.4.6 建筑建造控制182

8.4.7 交通指标控制182

8.4.8 街道空间景观视觉感受控制184

8.5 小结:从数量到质量的坚实一步186

9 张家港暨阳湖生态园区景观特色强化的实践188

9.1 项目背景188

9.2 暨阳湖生态园区景观现状分析研究189

9.2.1 暨阳湖生态园区现状调查189

9.2.2 暨阳湖生态园区景观现状特征剖析190

9.3 暨阳湖生态园区景观价值目标定位与分析191

9.3.1 暨阳湖生态园区开发目标与景观经营理念191

9.3.2 暨阳湖生态园区景观品牌特征分析与创建191

9.4 暨阳湖生态园区景观特色强化措施192

9.4.1 总体格局展现流水之美192

9.4.2 以水为核心的生态保育计划196

9.4.3 分期综合开发建设202

9.5 小结:高效益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204

10 结论与展望205

10.1 研究结论205

10.2 创新点207

10.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208

参考文献211

附录A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26

附录B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231

附录C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奖标准2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