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资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工资学
  • 翟清智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0821X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资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工资学研究的对象及与其它经济学科的关系1

一 工资学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个人消费品分配规律的科学1

二 工资学同其它经济学科的关系4

三 社会主义工资学研究的内容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个人消费品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2

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理论的形成13

二 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理论与实践17

三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理论的丰富与发展2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资学研究的方法22

一 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方法22

二 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23

三 比较研究的方法27

四 定性定量研究的方法28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3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劳动的特点30

一 社会主义劳动是生产资料基本公有条件下的联合劳动31

二 社会主义劳动是计酬劳动37

三 社会主义劳动不具有直接社会性39

四 社会主义劳动还存在差别40

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就业具有不充分性44

第二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劳动特点的意义49

一 劳动差别是确定工资差别的基础49

二 劳动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相关50

第三章 社会主义工资的实质与职能54

一 资本主义工资的性质55

第一节 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55

二 资本主义工资量的决定57

三 调节资主义工资运动的经济规律60

四 少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高工资现象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61

二 社会主义工资的特点6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工资的实质65

一 社会主义工资定义的变化6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资的基本职能73

一 激励职能74

二 调节职能76

三 补偿职能77

第四章 社会主义工资分配的原则80

第一节 调节社会主义工资运动的经济规律80

一 制约社会主义基本工资运动的经济规律81

二 制约和调节超额劳动报酬的经济规律84

三 制约和调节津贴的经济规律86

四 制约工资增长的经济规律8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90

一 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的历史演变90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9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100

一 全民所有制经济分配方式101

二 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105

三 私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105

四 个体经济的分配方式10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职工收入构成的新变化109

一 工资在劳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下降110

二 财产收入在非劳动收入中有所增加111

四 职工收入结构的发展趋势112

三 各种补贴在福利收入中逐渐减少112

第五章 工资水平115

第一节 不同层次的工资水平及其决定因素115

一 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116

二 地区职工工资水平122

三 部门、行业职工工资水平126

四 企业职工工资水平127

五 职工最低工资水平129

第二节 工资水平的调控130

一 对工资水平调控的必要性131

二 工资水平调控模式的转换134

三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工资水平的调控138

第三节 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水平143

一 工资与物价144

二 工资与物价挂钩146

三 工资与物价挂钩的形式与方法147

四 解决我国工资与物价关系的基本思路150

五 实行部分工资指数化后果分析152

第六章 工资制度156

一 我国工资制度计划模式形成的历史157

第一节 产品经济条件下的工资制度157

二 产品经济条件下工资制度的具体形式165

三 对传统工资制度的评价175

第二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工资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179

一 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180

二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183

第七章 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实践186

第一节 企业第一层次分配的改革186

一 企业第一层次改革的模式187

二 实行“半挂钩”模式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形式188

三 实行“全挂钩”模式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形式190

四 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需要完善和解决的几个问题202

第二节 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210

一 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210

二 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出现的具体形式214

第八章 工资形式及结构242

第一节 计时工资243

一 计时工资制的具体形式和计算方法244

二 计时工资制的特点和局限性246

三 计时工资制必须不断完善247

第二节 计件工资249

一 计件工资的特点和作用249

二 实行计件工资的条件251

三 计件工资的形式253

四 计件工资的计算与分配258

五 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计件工资的新特点264

第三节 奖金265

一 奖金是计时、计件工资的必要补充形式266

二 奖金的性质与特点267

三 奖金形式269

四 奖励条件269

五 奖金的来源与分配270

第四节 津贴271

一 津贴的性质和特点271

二 津贴的种类272

第五节 工资结构275

一 各种工资形式组成有机工资结构的客观基础276

二 工资结构的内部层次及相互关系279

三 工资结构的改革方向281

四 工资结构未来发展的趋势282

第九章 劳动的计量284

第一节 劳动计量的对象284

一 个人有效劳动是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计量的对象284

二 社会主义劳动直接计量的困难286

三 社会主义劳动计量的间接性287

第二节 计量劳动的尺度295

一 产品经济条件下计量劳动的尺度296

二 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计量的尺度297

第三节 社会各类人员劳动的计量311

一 企业各类人员劳动的计量312

二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劳动的计量324

第十章 工资计划、统计及分析328

第一节 工资计划328

一 工资计划的作用329

二 编制工资计划的指导思想330

三 工资计划的编制方法333

一 工资统计的作用342

第二节 工资统计342

二 工资总额统计344

三 平均工资的统计347

第三节 工资分析351

一 工资计划执行情况的定量分析351

二 对工资计划执行情况和工资统计资料的定性分析364

第十一章 工会与工资36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参与工资工作的必要性366

一 工会是工人阶级在为提高自己工资的斗争中产生的366

二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参与工资工作的客观条件368

三 社会主义国家工会参与工资工作的曲折历史37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会参与工资工作的基本任务383

一 全国总工会、产业工会、各级地方工会参与工资工作的基本任务384

二 企业工会工资工作的基本任务386

第三节 工会参与工资工作的形式和方法394

一 全国总工会、产业工会、各地方工会参与工资工作的基本形式394

二 企业工会参与工资工作的基本形式397

三 工会参与工资工作的方法403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目录4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