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捷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46843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1
1.2文献综述6
1.2.1内生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6
1.2.2有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12
1.2.3给本书的启示21
1.3研究内容和方法23
1.3.1研究对象及目标23
1.3.2相关重要概念界定24
1.3.3研究方法和框架25
第2章 专业化分工与内生技术进步29
2.1经济增长的源泉:内生技术进步与分工29
2.1.1经济增长29
2.1.2内生技术进步30
2.1.3技术进步的来源32
2.1.4专业化分工34
2.2技术进步与专业化分工:效率角度的理解40
2.2.1分工效率40
2.2.1技术效率41
2.2.3分工效率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内生技术进步42
第3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分工演进46
3.1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过剩46
3.1.1二元经济的结构特征46
3.1.2二元经济下的劳动力过剩及其转移的理论评述48
3.1.3对我国二元经济下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58
3.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分工效率的推进60
3.2.1杨格定理:从就业角度的理解60
3.2.2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工本质62
3.3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分工的作用机制64
3.3.1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专业化水平64
3.3.2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迂回化65
3.3.3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行业(部门)多样化66
3.3.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工效率与技术效率67
第4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性转移与城市市场效率改进70
4.1基于人力资本的结构性就业70
4.1.1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70
4.1.2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特征72
4.2农村劳动力结构性转移:基于人力资本的就业与议价均衡76
4.2.1议价理论76
4.2.2结构性转移的理论分析78
4.3城市效率改进84
4.3.1行业(部门)的结构性:分工演进84
4.3.2人力资本提高86
4.3.3资源配置状况改善90
第5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服务业多样化94
5.1城市经济中的分工深化:多样化服务业的演进94
5.1.1行业多样化的界定94
5.1.2城市服务业发展:城市劳动力时间价值的变化95
5.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家政业兴起的理论分析98
5.2.1家政业的发展状况98
5.2.2理论工具:超边际分析方法99
5.2.4家政业产生的超边际分析105
5.3城市中的分工与效率改进112
5.3.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分工的驱动作用112
5.3.2城市效率改进114
第6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户职能分工116
6.1农户职能分工:劳动力剩余的矛盾116
6.1.1关于农业产业的界定116
6.1.2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户职能多样化的两难冲突117
6.1.3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户职能分工的关系119
6.2剩余劳动力转移:生产与经营的职能分工121
6.2.1农业专业化:经营商在交换过程中产生121
6.2.2经营商出现的本质:分工和专业化122
6.3农业专业化的理论分析:剩余劳动力转移内生农户职能分工124
6.3.1基本模型的建立124
6.3.2专业化形态与分工结构125
6.3.3结果的讨论128
6.4农户职能分工与农业产业分工深化129
6.4.1交易成本的节约129
6.4.2农业产业化132
第7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家庭内分工135
7.1农户家庭内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兼业化135
7.1.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家庭内分工135
7.1.2农户家庭内分工与兼业化现状137
7.2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家庭内分工的理论分析140
7.2.1理论工具:家庭分工理论140
7.2.2家庭内的分工过程:阶段博弈142
7.3农户家庭内分工的技术效应146
7.3.1转移劳动力的技术积累146
7.3.2未转移劳动力对新技术的内生需求147
第8章 从技术进步到制度创新149
8.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诱致性技术进步149
8.1.1诱致性技术进步模型149
8.1.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诱致性技术进步性质分析150
8.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技术效率提高的实例分析155
8.2.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的变化155
8.2.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技术效率作用:以农村为例156
8.2.3农村技术效率提高的经济效应160
8.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诱致性制度创新164
8.3.1诱致性制度创新的条件分析164
8.3.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需求167
8.3.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供给168
8.3.4制度调整与制度均衡169
8.4政策建议170
8.4.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基础:渐进式的户籍制度改革170
8.4.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人力资本的提高172
8.4.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因地制宜的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17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逻辑(结论)178
参考文献183
后记197
热门推荐
- 2357204.html
- 716219.html
- 47798.html
- 865898.html
- 1516527.html
- 2423376.html
- 2985173.html
- 3739497.html
- 2654123.html
- 3446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9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8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13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5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1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82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42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3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6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7546.html